【行走黄河 见证榆林实践】清涧县:加强黄河流域治理 谱写生态发展新篇章

时间:2022-12-28 10:04:22  来源:西部网-陕西新闻网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行走黄河 见证榆林实践】清涧县:加强黄河流域治理 谱写生态发展新篇章

清涧,位于榆林市最南端,黄河与无定河在此交汇,地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县域内除了小面积川台地和残塬地外,绝大部分都属于峁梁沟壑,历来水土流失严重。近年来,清涧县坚持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深入推进铁腕治污攻坚行动,着力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

为全力筑牢生态屏障,清涧按照“生态立县、产业富县、文旅兴县”的发展战略和打造“黄河流域生态治理示范县”目标,将生态环境保护与文化旅游、传统农业有机结合,在治理生态环境的同时,推进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通过中央、省、市、县林业重点项目建设凝聚合力,打造生态宜居环境,夯实“底色”,用“生态画笔”描绘“绿色清涧”的崭新风采。

打造生态振兴示范村

走进榆林清涧县乐堂堡便民服务中心李家沟村,干净整洁的道路延伸开来,道路两边五颜六色的花朵开得格外灿烂。孩子们在花丛中快乐地玩耍,波光粼粼的小河中,一群白鹅自在地在水里游过,宛如一幅惬意的田园乡村画卷。

清涧县积极打造生态振兴示范村,将“生态美”与“百姓富”有机结合。位于清涧县城北二十公里处的李沟村与242国道接壤,交通便利。今年以来,李家沟村不断改善人居环境,新建路边围墙2000米,窑洞挽花拦180孔,卫生改厕75户,修建花园13亩,把乡村变公园、田园变乐园。实现了“山上花果山、山下米粮川、河里养鱼鸭”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三效统一”,使村庄成为产业兴旺、人丁兴旺的美丽乡村、宜居乡村和活力乡村。

自开展人居环境整治以来,该村人居环境得到极大改善,村民讲卫生、讲文明的意识也得到提升。同时吸引了周边大量游客前来观光,带动了农产品的销售,进一步提高了村民的收入。

惠建军是村里的红梅杏种植大户,人居环境整治给他带来了真金白银的实惠。“去年总共才挣了2万多块,今年多挣了将近2万块。”惠建军美滋滋地说,村子变得干净漂亮,吸引来了好多游客和客商,不仅减少了运输成本,还增加了收入。

加强黄河流域治理

清涧地处黄河中游、无定河下游,作为黄河流经地之一,近年来,清涧县不断加强沿黄区域生态治理,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全面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并提出建设黄河流域生态治理示范县的目标,坚持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作为永续发展大计,不断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据了解,2022年沿黄防护林提质增效项目将在沿黄公路沿线实施山体绿化1405亩,设计栽植侧柏10.4万株、黄刺玫5.2万株,着力提高项目区绿化覆盖率和生态质量。清涧县双庙河便民服务中心徐家畔村从4月初开始,在沿黄公路山体上栽种了900多亩7万多株侧柏,为沿黄防护林提质增效。

在沿黄防护林提质增效项目张家畔段山体绿化现场,工人们在陡峭瘠薄、植被稀疏的石榻上栽植侧柏。在沿黄防护林提质增效项目建设全力推进的同时,清涧县沿黄公路两侧实施的连翘林带建设也已完成栽植,即将成为四季有绿、色彩丰富的生态长廊。“届时,清涧段沿黄区域的生态环境质量将会得到很大的改善,同时也会给周边的群众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清涧县林业局相关负责人说道。

2021年,陕西全面启动黄河流域陕西段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按照“有口皆查、应查尽查”要求,依据排污口三级排查技术指南等规定,摸清各类排污口的分布及数量、污水排放特征及去向等基本情况,建立台账清单,实行动态管理。“截至目前,清涧县累计排查黄河干流支流排口4个,其中雨洪口、滩涂口3个,经复测支流排口各项指标都不超标;存在支流排口问题1个,为无定河支流混合排口,2021年4—6月为V类水,其主要超标物为化学需氧量。”清涧县委常委、副县长高正刚说。

群山连绵、翠绿掩映谓之“清”,溪水环绕、穿岩透底称之“涧”。如今的清涧,山清水秀名副其实。城内五水相映、五山簇拥,城在山中、水在城中。清涧县境内林草覆盖率达到46%,“以水四定”坚守着清涧对绿水青山的向往,“清泉石上流,鸟鸣深涧中”演绎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编辑:史耀晖

网站简介 |  本网动态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我要投稿 |  联系我们 |  工作邮箱 | 不良信息举报 |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本网站法律顾问:陕西洪振律师事务所主任 王洪
陕ICP备0701214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706142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0103号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南路336号 联系电话:029-85257337(传真) 商务电话:029-85226012 投稿邮箱:news@cnwest.com
Copyright ©2006- 西部网(陕西新闻网) WWW.CNWEST.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