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相丨全国劳动模范曹军明:毫米级匠心守护铁路命脉

时间:2025-05-02 17:28:59  来源:西部网  ©原创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世相丨全国劳动模范曹军明:毫米级匠心守护铁路命脉

曹军明是宝鸡供电段的一名接触网工,他所在的6C分析工区主要负责铁路接触网设备的检测,通过6C系统传回的各种检测数据进行资料分析,及时发现隐患和形成报告。

fcc3ab832620f9c02a4e72583daf941d.png

“这些零部件的状态一定要注意,微小的操作失误都可能影响行车安全。”在中国铁路西安局集团有限公司宝鸡供电段实训基地里,曹军明正仰着头为年轻员工讲解接触网导线接头的连接方法。在获得“全国劳动模范”称号后,曹军明更加明确了自己的责任与担当。从秦岭隧道的潮湿深夜,到分析室里的数据海洋,他用一双“火眼金睛”诠释了新时代铁路人的匠心。

a8a6d3ec4ca010924dfa66471e9dec45.png

曹军明是宝鸡供电段的一名接触网工,他所在的6C分析工区主要负责铁路接触网设备的检测,通过6C系统传回的各种检测数据进行资料分析,及时发现隐患和形成报告。“接触网就像血管,电力就像血液,它们安全稳定地供应才能使整个铁路系统平稳地运行。”曹军明解释,6C系统就像一双敏锐的“电子眼”,对接触网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精准监测。

6652b6612b9ff2a8feaca9da72c0c27b.png

同事们常说,“老曹盯屏幕的样子,像在给铁路‘把脉’。”在大家眼里,曹军明是6C系统的“活字典”,从设备参数到故障规律,从数据分析技巧到系统操作细节,他都能信手拈来。有问题的时候,工友们都会来问问老曹。凭借精湛技艺与高度责任心,曹军明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铁路接触网设备安全保驾护航。回首过往,他的铁路职业生涯并非一帆风顺,从初入行业的青涩懵懂,到如今在专业领域的独当一面,其间有着诸多不为人知的奋斗历程与成长蜕变。

0e8368455903a8c1b8d664f155206d75.png

时间回到1996年,怀揣着对铁路事业的憧憬,21岁的曹军明从郑州铁路机械学校毕业,被分配到宝鸡供电段元龙接触网工区。初到工区,简陋、偏僻的工作环境,以及寒冷、荒芜的自然环境让他心里一凉。曹军明回忆说,“报到的第一天我心里就有挺大落差,怎么和我想象中高大上的铁路工作不太一样。”

300bb8d4803667d7540df97d9d4eedd4.png

安顿下的曹军明拿着一本《接触网安全规程》和一副扳手,开启了自己的铁路职业生涯。由于缺乏经验,在深夜的工区宿舍,曹军明常常蜷缩在被窝里,借着手电筒微弱的光,逐字逐句地研读规程,努力汲取专业知识。在师傅许河清手把手地教导下,曹军明渐渐熟悉了业务,也能上手操作一二。

119e12081f51de440dac9b81253bfc8c.png

一次寒冬深夜的抢修任务中,曹军明跟随师傅爬上15米高的接触网支柱排查故障。零下十几度的寒风如刀割般刺骨,手指冻得几乎失去知觉,但他咬牙坚持直到故障排除。这次经历让曹军明深刻体会到,接触网检修是“毫米级工程”,导线高度误差超过5毫米,就可能引发受电弓打火;补偿装置调整偏差超过10毫米,便会影响供电稳定性。“那个时候,我真正体会到为什么说铁路供电是列车安全运行的‘生命线’。”曹军明说,这也让他对“精益求精”有了更深刻地理解。

3b5944d928f989b90ebc9c2b8eb02b17.png

随着维修经验不断积累,曹军明从什么都不懂的小伙子成长为工区的“业务骨干”。2010年,曹军明工作的一区段接触网频繁出现轻微电弧。许多人认为只要符合标准就没问题,但曹军明却敏锐地察觉到这背后可能隐藏着更严重的问题。于是他带着团队在现场连续蹲守一周,终于发现一处导高误差仅3毫米的隐蔽缺陷。“3毫米看似微不足道,但列车以120公里时速通过时,这误差可能会被放大成致命的风险。”为此,曹军明带领团队重新标定全线导高数据,成功将该区段故障率降至零。

e70c97d6439cd4b3457c9d43e16c714e.png

在工作中,曹军明不仅有严谨认真的态度,还充满了创新精神。宝鸡供电段管内原隧道鸣笛标是用铁线绑扎在支柱上,时间一长,铁线易锈蚀断裂,导致标志牌掉落,影响行车安全。曹军明和团队成员经过现场调研和反复论证,采用固定角钢加固法进行改造,有效避免了此类问题。

23e7cf437256d76b24bed122b487fc51.png

接触网既有桥面风险标志,原用铁线绑在桥侧护栏上,固定不规范,经长时间风吹日晒,铁线锈蚀,标志极易掉落。他们又采用“V”型、长固定角钢及“U”型螺栓连接固定标志牌下部固定杆,将其挑至桥面外侧固定,确保了安全牢固。这样的例子在曹军明身上不胜枚举,他设计的许多技术发明都在全路推广,为铁路供电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了坚实保障。

4a8cb10a6e564a43806c982d476a7263.png

受技术限制,早期接触网维修工作条件艰苦。检修依赖人力,维修车辆难至,攀爬作业风险高,遇上寒冬酷暑或恶劣天气抢修,作业人员都要穿着厚重的检修服装,背着工具徒步前往。“每年冬天的秦岭隧道,低温使电线不断结冰,我们要在里面来来回回用棍子敲掉冰柱,因此被叫作‘打冰人’。”曹军明回忆,在从事接触网维修工作的二十余年里,从蜿蜒山坳到幽深隧道,自己和同事们用脚步丈量着铁路沿线的每一寸土地。

6d73c6b7646041931797ebf8d24cfbc9.png

2015年,铁路供电行业迎来数字化转型,6C智能分析系统的研发成为重点,曹军明也因扎实的维修功底调到了检测部门。面对海量缺陷数据标注的难题,曹军明选择用“笨办法”攻坚。他翻出20年积累的检修笔记,带领团队对照上万张照片逐条标注缺陷。经过两年时间的努力,他们整理出98个缺陷模块,构建起行业首个智能分析数据库。

d87567b6112b73310cfb70db5b8759d7.png

AI模型训练初期,系统常出现误判、漏报的情况。曹军明带队蹲守现场采集资料,不断完善数据库的模型。“以前系统一次传回来200多万张照片,需要30多个工作人员连续看20天;现在一个人10天左右就可以看完。”曹军明介绍,如今这套系统可实现自动分析检测照片,效率较人工提升95%,为铁路接触网“状态修”提供了核心技术支撑。

5818fac59c9bc2fa443963d8110d35b7.png

为了鼓励更多人参与技术创新,宝鸡供电段成立以曹军明同志牵头的创新工作室,2020年工作室被西安铁路局命名为“曹军明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2021年被国铁集团命名为“曹军明接触网工铁路技能大师工作室”。十年间,工作室完成22项重大科研项目,获省部级奖项9项。曹军明说,“这些年最令我欣慰的是带出了一批好徒弟,看着他们一个个都出息了,比我自己得奖还高兴。”据统计,曹军明累计培养技师285名、高级工1600余名,徒弟中涌现出3名全路技能竞赛冠军、5名“火车头奖章”获得者。

32d093caf6a9533b15e0f454d85acc25.png

脱下工装的曹军明,是妻子和孩子眼里耐心、温柔的丈夫和父亲。由于夫妻俩是铁路系统的双职工,彼此格外能理解对方工作中的不易。“我们的工作性质决定了小家很难经常团聚,但我和爱人都很支持对方的工作,总能相互慰藉,烦恼自然就少了。”在妻子值班的时候,曹军明会尽可能赶回家,为即将高考的儿子做好饭,当好孩子的“后勤部长”。

6782c00bb08a7f8283b1cdb3df8214bf.png

岁月更迭,初心如磐。曹军明用数十年如一日的坚守与奉献,在平凡岗位上书写着不平凡的篇章。从青涩学徒到行业大师,从手工检修到智能分析,他见证了中国铁路供电事业的跨越式发展,更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劳动最光荣”的时代精神。如今,他依旧扎根在6C分析工区,继续以“火眼金睛”守护着铁路接触网的安全,为中国铁路事业的蓬勃发展贡献力量。

3b5573b9333eddaebb019c3513adaf2f.png

世相,镜头里的陕西人。

起点新闻记者 贺桐 杜鹏 陈嘉欣 王靖升

审核 贾存真 李卓然

编辑:王瑜

网站简介 |  本网动态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我要投稿 |  联系我们 |  工作邮箱 | 不良信息举报 |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本网站法律顾问:陕西洪振律师事务所主任 王洪
陕ICP备0701214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706142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0103号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南路336号 联系电话:029-85257337(传真) 商务电话:029-85226012 投稿邮箱:news@cnwest.com
Copyright ©2006- 西部网(陕西新闻网) WWW.CNWEST.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