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看中国|一个村庄的生态逆袭与共富密码

时间:2025-05-08 09:41:14  来源:央广网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高质量发展看中国|一个村庄的生态逆袭与共富密码

白彦花镇塔汉其嘎查副书记宝音说

央广网巴彦淖尔5月7日消息(记者魏全民)步入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白彦花镇塔汉其嘎查林果产业园,大片果树迎来最美花期,微风拂过,花香沁人心脾,果园里村民高忠标正专注地修剪着果树。“我今年60多岁了,在这里打工五六年了,一个月能挣五六千块钱,挺好的。”

fa9ca2c7d342426a1a03b3d1c324dd75.jpeg

村民高忠标在修剪果树(央广网记者 魏全民 摄)

曾经,这里都是沙荒地。2020年,白彦花镇开启了一场“绿色变革”,建起了占地800亩的林果产业园,种植契丹香果、契丹红等优质抗寒苹果。2024年首批果品以极高的品质销往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并与鲜榨企业达成订单回收合作,销售渠道稳定畅通。

a57fb35a55864cea36e22bd765146a5e.jpeg

61658a7e31ffc9dc40a0f67283b1a65e.jpeg

曾经的沙荒地与现在的苹果林对比图(央广网发 章琴琴 摄)

“这块地是乌梁素海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山水林田湖草沙’其中涉林的项目,规划设计之初引入了既有经济效益又有生态效益的果树。管理过程中,我们让当地农户参与进来,进行修剪、施肥,带动农户经济收入。”乌拉特前旗林业和草原局产业办主任邬海涛说。

林果产业的落地生根,让沙荒地逐渐变成了一片生机勃勃的绿洲,发挥生态效益的同时,也成了村民的“绿色银行”。

1531971dfb8d3dd1993a7e3ec0a7ad1f.jpeg

林果产业园航拍(央广网发 王泽浩 摄)

“我们村集体有3300多亩沙荒地,2020年先流转了800亩,种植苹果树。去年见到收益后,今年我们又流转了2560亩,以后收益更多。”白彦花镇塔汉其嘎查副书记宝音说。

“去年是800亩苹果收益首次分红,我们村共有158人,共分到了331800元,6年后我们大约能分到1327200元,这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收益。”白彦花镇塔汉其嘎查村民朝格吉拉说。

a95b6cab3efaadfcd84d3c031aec6094.jpeg

契丹香果迎来花期(央广网发 刘弘 摄)

在发展林果产业的基础上,园区积极探索“林下经济”发展模式,种植生长周期较长的二月兰和芍药,与苹果形成“长短结合”的种植模式,构建起“树上硕果盈枝、林下药材生金”的生态经济格局,不断延伸林果产业的附加值。

fa4a088060ed7ad4164385b853c05c68.jpeg

苹果树下二月兰盛开(央广网发 谢佳卉 摄)

“预计在2026年乌拉特前旗将建厂,发展果品深加工产业,真正实现从种植到加工、销售的全产业链发展。”白彦花镇塔汉其嘎查副书记宝音说。

如今的塔汉其嘎查,实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的双赢,以绿色为底色,走出了一条“土地增绿度、村民增收入”的高质量绿色发展之路。

编辑:王瑜

网站简介 |  本网动态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我要投稿 |  联系我们 |  工作邮箱 | 不良信息举报 |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本网站法律顾问:陕西洪振律师事务所主任 王洪
陕ICP备0701214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706142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0103号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南路336号 联系电话:029-85257337(传真) 商务电话:029-85226012 投稿邮箱:news@cnwest.com
Copyright ©2006- 西部网(陕西新闻网) WWW.CNWEST.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