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一渠清水润民心——探访中企承建的斯里兰卡水渠项目

时间:2024-08-28 14:35:13  来源:新华网客户端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通讯|一渠清水润民心——探访中企承建的斯里兰卡水渠项目

新华社记者 陈冬书 摄为解决部分地区旱季严重缺水问题,斯里兰卡政府制订了马哈韦利水安全投资计划,希望将斯里兰卡西南部丰富的水资源引入相对缺水的中部、北部和东部地区,中国建筑集团有限公司承建的斯里兰卡中部17公里水渠项目成为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10029e5bee3e085a2abbd281f9c14953.png

这是8月9日拍摄的17公里水渠一角。新华社记者 伍岳 摄

新华社科伦坡8月27日电 通讯|一渠清水润民心——探访中企承建的斯里兰卡水渠项目

新华社记者陈冬书 伍岳

8月,正午的烈日炙烤着大地,斯里兰卡中部地区加莱韦勒镇丰盈的河水已缩成几个小浅滩,数十只白鹭在水洼里徘徊。

然而就在不远处,汩汩清水正沿着4米多宽、2米多深的明渠流入农田进行灌溉。

8558d1cd2eb0dcd957c35a729668742d.png

这是8月9日拍摄的17公里水渠。新华社记者 陈冬书 摄

为解决部分地区旱季严重缺水问题,斯里兰卡政府制订了马哈韦利水安全投资计划,希望将斯里兰卡西南部丰富的水资源引入相对缺水的中部、北部和东部地区,中国建筑集团有限公司承建的斯里兰卡中部17公里水渠项目成为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今年5月,这个项目主体完工,水渠覆盖加莱韦勒镇周边的10个村庄,可灌溉农田近400公顷。

a764a8b70e8f73b9c61b205357791def.png

这是8月9日拍摄的当地旱季干涸的河床。新华社记者 伍岳 摄

“以往一到旱季,我们只能靠深井水灌溉田地。现在有了中国修建的水渠,水稻有望从每年一季变成两季,还能再多种一季蔬菜,生活更有盼头了!”年近六旬的加莱韦勒镇阿卢特韦沃村村民库拉塞卡拉说。

修水渠并非“水到渠成”。自2018年年底开工以来,项目经历了众多挑战。项目经理郭秉奎回忆,由于斯里兰卡政府规划的水渠主线穿越居民区,基础设施众多,施工过程面临重重困难。

d4d5942c5242f90829ca5dd02fbbc6fa.png

这是8月9日拍摄的当地旱季干涸的河床。新华社记者 陈冬书 摄

郭秉奎说:“有一段水渠临近学校,我们只能找时间施工,并最大程度减轻振动,降低噪音,在不打扰学校正常教学的情况下修完这段水渠。”

ced789056c166f3df590ac61666dc7a6.png

这是8月9日在斯里兰卡加莱韦勒拍摄的未被修缮的水渠。新华社记者 陈冬书 摄

中国建筑斯里兰卡分公司负责人刘兵全介绍,这个项目一直将工程建设与社会责任紧密结合,为当地提供了600余个就业岗位,并实施“鲁班工匠计划”,为当地培训技术工人80余名。

中方的真诚和尊重换来了当地民众的信任。“中国朋友施工完成后,都会把道路复原并绿化,或为村庄进行其他修缮,造福村民,所以我愿尽我所能,带动周边村镇村民,为中国朋友提供最大程度的支持和配合。”阿卢特韦沃村农业协会主席维杰孔说。

对许多当地人来说,水渠还带来了新的生活乐趣。傍晚时分,24岁的穆罕默德·努尔沙德下班归来,迫不及待地跑到水渠边与朋友游玩。他说:“这条水渠造福了镇上的农业生产,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快乐。”

b816cab52c5d001d0bc92f57b5e1ed9d.png

8月9日,当地民众在17公里水渠中嬉戏、洗涤衣物。新华社记者 伍岳 摄

67b01347a59d989807ea80d6f34d13c2.png

8月9日,当地民众在17公里水渠中嬉戏。新华社记者 伍岳 摄

12a169e631ab1cbee75de57766de4974.png

这是8月9日拍摄的17公里水渠。新华社记者 伍岳 摄

戏水、散步……日头不那么晒的时候,水渠边总有聊不完的话题。

编辑:齐悦

网站简介 |  本网动态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我要投稿 |  联系我们 |  工作邮箱 | 不良信息举报 |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本网站法律顾问:陕西洪振律师事务所主任 王洪
陕ICP备0701214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706142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0103号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南路336号 联系电话:029-85257337(传真) 商务电话:029-85226012 投稿邮箱:news@cnwest.com
Copyright ©2006- 西部网(陕西新闻网) WWW.CNWEST.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