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西安计划建设209个应急避难场所

时间:2023-03-03 09:17:10  来源:西安晚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今年西安计划建设209个应急避难场所

3月2日,西安市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委员会检查组一行对未央区、高新区和西咸新区应急避难场所开展了实地检查,扎实推进全市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工作,全面提升应对突发性重大灾害事件的能力

8b505d6d727240c7f23a553c476b49b1.jpeg

未央区第一学校内的应急场所引导标识牌

校园、公园等场所在危急时刻是应急避难的“安全港”,那么,这些地方的应急物资储备、供电、供水等是否到位?3月2日,西安市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委员会检查组一行对未央区、高新区和西咸新区应急避难场所开展了实地检查,扎实推进全市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工作,全面提升应对突发性重大灾害事件的能力。

平时是校园 遇灾难变成避难场所

2日下午,伴随着琅琅的读书声,西安市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委员会检查组一行走进未央区第一学校。这里平时是学校的教育用地,一旦发生灾难时也是城市的避难场所之一。检查组一行对这一应急避难场所内的应急供水、应急供电、应急医疗和卫生防疫、应急物资储备等方面情况进行了检查。

据悉,西安市未央区第一学校占地3.55万平方米,位于未央区北辰大道与启源四路西南角,周围交通和地理条件优越。这所校园的有效避难面积9000平方米,可为6000人提供10天以内的安置,人均避难面积为1.5平方米。整个区域设有应急棚宿区、应急物资供应区、应急医疗救护区等区域。

休闲娱乐的广场设有应急停机坪

当天下午,检查人员一行还对西咸新区秦汉新城秦文明广场避难场所和高新区人才公园进行了检查。秦文明广场内有应急停机坪让人眼前一亮。

据悉,西咸新区秦汉新城秦文明广场有效避难面积15000平方米,可为6000人提供30天以上的安置,人均避难面积大于2.5平方米。其中,功能设置有应急停机坪、应急卫生间、应急物资发放区、应急棚宿区等。高新区人才公园避难场所面积约20600平方米,按每人2平方米计算该应急避难场所可容纳6866人,设置有应急棚宿区、应急物资发放区、应急指挥中心、医疗救护等功能区。

当天,针对三处应急避险场所在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检查组立即提出整改意见,要求进一步完善应急避难场所功能设置,补缺补差。同时,检查组要求,各有关部门要按照“平灾结合、统筹兼顾”的原则,在保持场所原有功能的基础上,优化设施配置和功能划分,加快应急避难场所建设进度,高质量高标准按时完成建设任务;做好生活必需品等物资应急储备工作,确保突发事件发生时能第一时间启动应急救助响应,开放应急避难场所,充分发挥应急避难场所的临时救助功能,及时、有效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西安目前共有应急避难场所384处

“校园、公园等成为应急避难场所,对我们老百姓来说非常方便,更加安心。”在高新区人才公园内,带着孙子在游玩的王大爷笑着说。目前,西安市共有应急避难场所384处,其中Ⅰ类应急避难场所5处,Ⅱ类应急避难场所30处,Ⅲ类应急避难场所83处,社区应急避难场所56处,临时应急避难场所210处。

2022年全市共建设完成175处应急避难场所,其中,新建应急避难场所164处,升级改造应急避难场所11处。按照分类统计,I类应急避难场所2处,Ⅱ类应急避难场所17处,Ⅲ类应急避难场所54处,社区应急避难场所56处,临时应急避难场所46处。

据悉,2023年,全市计划推进209个应急避难场所的建设任务,其中Ⅰ类应急避难场所17个,Ⅱ类应急避难场所21个,Ⅲ类应急避难场所73个,社区应急避难场所68个,临时应急避难场所30个。

文/图 记者王涛 见习记者王卉

编辑:王瑜

网站简介 |  本网动态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我要投稿 |  联系我们 |  工作邮箱 | 不良信息举报 |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本网站法律顾问:陕西洪振律师事务所主任 王洪
陕ICP备0701214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706142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0103号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南路336号 联系电话:029-85257337(传真) 商务电话:029-85226012 投稿邮箱:news@cnwest.com
Copyright ©2006- 西部网(陕西新闻网) WWW.CNWEST.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