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网讯(记者 杨晏宁)《诗经》有云:“昼尔于茅,宵尔索绹”。这句流传千年的诗句,描绘的是先民们割取茅草、搓绳编织的场景,那简单的劳作中,蕴含着无尽的智慧与匠心。而这,正是草编技艺的起源。
12月10日,“黄河女儿行——探寻中国历史文化之源中的三秦‘她光芒’”主题采访调研活动走进渭南市临渭区巧娘草编手工艺农民专业合作社,探寻非遗传承人陈春苗是如何用一双巧手,“编”出美好生活,将传统草编技艺发扬光大的。
在巧娘草编合作社内,收纳筐、挂件、摆件、扇子等各式各样的手工艺品琳琅满目。
收纳筐、挂件、摆件、扇子等各式各样的手工艺品琳琅满目,走进巧娘草编合作社,仿佛踏入了一个草编艺术的世界。现场,十几名“巧娘”正在赶制一批收纳筐,她们围坐在一起,每个人身边都摆放着少量晾干的玉米皮和小麦秸秆。搓、辫、拧、盘,有条不紊。“临渭草编的主要材料是麦秆、玉米皮,最开始是编草帽,后来结合了实用性与装饰性,品类丰富到近百种,2017年还被认定为省级非遗项目……”提起临渭草编,陈春苗滔滔不绝。
巧娘制作草编
为了传承和发展草编技艺,陈春苗早年曾多次走访市场,参加各种手工艺品展会,她发现装饰性草编越来越受人们的欢迎, 于是就开始研究怎么样把传统草编和现代人的审美结合起来。“社会在发展,人的消费观念也在转变,我们必须要不断创新才能更好地传承这项传统手工技艺。”
但是,陈春苗的传承之路也并非一帆风顺。“刚开始做草编家里不支持,觉得不务正业,也不挣钱。”陈春苗称,并且,村里的姐妹也不相信她,不相信跟着一起做草编能挣钱,于是她挨家挨户去解释。
陈春苗告诉记者,草编不受人员、条件限制,操作简单,男女老少皆可。“我不能看着村里的姐妹一天没事干,坐在那闲谝浪费时间。草编技术简单,大家都能干,还能挣点零花钱。”
于是,陈春苗提出了“以非遗传承带动技能扶贫”的模式。在她的带领下,越来越多的妇女加入到了草编行业中来。“我为她们提供技能培训,还采取线上答疑、上门服务等多种形式,实现了‘一带一’‘一带多’‘多带一’的帮带方式。”陈春苗称,在她的帮助下,很多妇女如今已成为了草编技艺的传承者与推广者。
据了解,自合作社成立以来共开展培训150多期,参训人员10000余人,辐射带动周边500多户,带动相关产业扶贫400余人。部分脱贫户残疾人户均年收入达2万余元,2023全年销售收入突破300万元。
“未来,我们还会继续投身草编事业的传承与发展,把草编文化传播出去。”陈春苗表示。
编辑:刘思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