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网讯(特派新疆记者 陈嘉欣)从只有两位成熟技术人员的新厂,到累计产值超100亿元的“超级大厂”,这里用12年进行了从制造到“智”造的生动实践。近日,西部网·陕西头条记者跟随“十年大道向西行”网络媒体丝路采风团走进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头屯河区)陕汽新疆汽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陕汽新疆公司),看杰出技术专家蔡阿宁如何带领团队讲好汽车的中国“智”造故事。
蔡阿宁接受记者采访
无悔扎根新疆十二年 带出40余位徒弟
今年38岁的蔡阿宁成长于陕汽老厂区麦李西沟,由于从小耳濡目染陕汽老厂的汽车文化,大学毕业后就加入陕西汽车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在陕汽西安厂区从事汽车装配工艺技术工作。2011年,集团在新疆建了新厂,急需技术人员支持。蔡阿宁毫不犹豫地报了名,和一众陕西“乡党”来到离家两千多公里远的乌鲁木齐。
回想公司组建之初,蔡阿宁告诉记者,“那时成熟的技术人员仅有两位,在陕西我还只能算是一名新员工,来到这里就要担任新的角色,给这里的新员工做技术培训和指导。”蔡阿宁说,刚来的时候新人数量多,问题也多,许多人对生产流程都不熟悉,几乎每件事情都需要自己亲历亲为。
工作中的蔡阿宁
“其实我也有很多不会的地方,但是大家管我叫师傅,我就必须要有个师傅的样子,自己不断钻研,搞明白问题后再给大家讲解。”蔡阿宁说,汽车行业非常需要新知识的学习和经验的积累,为了让新来的年轻员工尽快上手,自己在学习新技能之后,会手把手地教授、演示。就这样,十二年的时间里,蔡阿宁已亲手带出了40余位徒弟,而培养一位徒弟可以独立进行工作,往往需要小半年的时间。
精益求精打造“一带一路”上的“中国名片”
“在拿到销售订单后,我们需要将其设计转化为装配流水线的BOM(物料清单),判断哪些零件会相互影响,再根据汽车零件对性能的影响程度平均分配......”谈起自己的工作内容,蔡阿宁滔滔不绝。经过多年历练,她已成为陕汽新疆公司的技术质量部副部长。
从生产工艺准备、技术文件编制、工艺验证再到技术支持服务、过程质量管理、售后问题解决,蔡阿宁和同事们夜以继日地推进生产工作计划,联合解决生产线上的每一项技术问题,助推陕汽新疆公司的生产线投产工作。
蔡阿宁向记者介绍自己的工作内容
在汽车组装的每一个环节,蔡阿宁都会和同事一遍遍地仔细核查,及时处理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确保每一个工序都符合工艺标准和质量要求。这份对汽车生产精益求精的态度,在来疆的13年间里蔡阿宁从未改变过。
“如今我们的产品得到越来越多客户的认可,这对我而言是十分骄傲的事情。”蔡阿宁表示。正是基于像蔡阿宁这样严谨、奉献的工作作风,陕汽新疆公司不断创新发展,以其领先的技术和卓越的品质,备受中亚市场青睐,成为“一带一路”上亮丽的“中国名片”。
编辑:胡一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