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网讯(记者 惠璇璇)9月6日,“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主题采访活动来到陕西省铜川市,五十余名中省记者实地调研采访,深入探索了铜川高质量发展新密码。
马咀村改造后的涂鸦墙
马咀村的特色产品展示
马咀村距耀州区城北约14公里,毗邻国家级水利风景区锦阳湖。依托地理优势和产业发展,该村正是铜川近年来高质量发展的见证与缩影。马咀村党总支副书记李雷介绍,马咀村共560户1890人,耕地面积6303亩,设施农业、苹果、乡村旅游是其主导产业,2022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094元。
从“烂杆村”到“水泥村”到“生态村”再到“旅游度假村”,目前,马咀村实现了四级转变,逐步迎来了“生态马咀、幸福马咀、富裕马咀”。
在耀州区食用菌综合试验推广基地菌棒培养室内,菌棒被冷藏保存
在铜川德祥实业有限公司,“菌”子产业带动了群众致富。铜川德祥实业有限公司投资5000万元,建设占地33.12亩集菌种研发、菌棒生产以及深加工为一体的技术核心区,建成年产1000万棒菌棒生产线和年产300万瓶的香菇酱生产线,建成菌棒冷冻打包、农产品分包车间。
同时,公司不断探索形成资金托管、入股分红、务工就业、“借棒还菇”等香菇产业助农帮扶模式,辐射带动庙湾、照金、石柱、瑶曲、小丘、孙塬、董家河和关庄等镇2000余户脱贫户发展香菇产业,为500余人解决就业问题,人均年增收1.2万元左右。
采访团认真聆听工作人员讲解。
记者团一路走一路拍一路写,用手中的笔和相机记录着陕西高质量发展的鲜活案例。工人日报社记者张千表示,工作之后来过陕西几次,每次都能感受到陕西的新变化。
“在今天的采访中,在马咀村和德祥实业有限公司的采访点位,工作人员都提到了一个细节:很多本地年轻人原本在外务工,看到家乡的产业发展、优惠政策等新形势后回到家乡,就地就业创业,无论是种植香菇、发展民宿、直播带货,都是在家门口就把钱赚到了手。这种变化让我感觉到年轻人不只有一种选择,留在家乡同样可以创造美好的生活。高质量发展会带来好未来,我相信这也是陕西高质量发展带给陕西人的新希望!”张千说。
此外,“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主题采访团还实地走访了铜川凯立稀贵金属催化剂生产线项目、陕西未来造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年产8000万只精密零部件智能制造等项目。
“今天在铜川采访了工业、农业和文旅的相关项目,我感到陕西经济运行呈现出结构向优、动能蓄积等特点。”经济日报社记者杨开新称,在此次调研采访期间,他将精选角度,做好经济形势报道与亮点分析,努力把陕西高质量发展的状态展现好。
编辑:王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