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市榆阳区:汇聚青春力量 为高质量发展注入青春动能

时间:2023-09-19 14:14:50  来源:西部网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榆林市榆阳区:汇聚青春力量 为高质量发展注入青春动能

今年暑期,共青团榆阳区委从302名“返家乡”大学生中选拔出107名乡镇(街道)团组织兼职副书记,投身古塔镇“灯塔计划”、鱼河峁镇“爱心学堂”等13个青年志愿服务项目,搭建起在外学子与家乡常态化联系的温暖桥梁,成为青年助力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的生动实践

西部网榆林讯(记者 李明 通讯员 刘耀隆)青春“返家乡”,榆阳“雁归来”。今年暑期,共青团榆阳区委从302名“返家乡”大学生中选拔出107名乡镇(街道)团组织兼职副书记,投身古塔镇“灯塔计划”、鱼河峁镇“爱心学堂”等13个青年志愿服务项目,搭建起在外学子与家乡常态化联系的温暖桥梁,成为青年助力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的生动实践。

榆林市榆阳区籍大学生秦睿感慨地说:“见识到家乡的智慧化农田、智能化养殖、轻工业发展以及储氢技术,倍加自豪!”

建渠道 花开蝶自来

“我们将在实践岗位上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家乡的共青团和青年工作贡献青春力量!”7月20日,在2023年“雁归榆阳·青创未来”大学生“返家乡”暑期社会实践调研暨乡镇(街道)团组织兼职副书记岗前动员会上,团十九大学生代表、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叶旭龙满怀信心地说。

当天的动员会后,107名大学生团组织兼职副书记先后来到陕西大地种业集团、榆阳区上河湖羊养殖基地、榆阳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和金鸡滩镇白舍牛滩村参观走访,对榆阳近年来在现代智慧农业、高端能化产业、农旅融合振兴等领域取得的成就有了初步了解。

如何发挥团组织桥梁纽带作用,打造大学生服务家乡发展建设新模式?共青团榆阳区委给出答案:面向“返家乡”大学生开展乡镇(街道)团组织兼职副书记招募,真正把有思想、有能力、有经验的优秀青年大学生选出来、用起来。

“我们联合区委组织部,将线上报名的302名榆阳籍返家乡大学生根据居住地划分,按照‘人岗适配、择优录取’原则进行招募。”共青团榆阳区委书记张悦介绍。

a46e2500780ac27a49abe55556509cb9.png

榆阳区籍大学生为群众宣讲文明礼仪知识

搭平台 归雁展风采

“老师,谢谢你们带着我在彩色的画纸世界中畅游!”这是来自榆阳区古塔镇小学生李强的心声。暑假里,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温暖地洒进古塔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时,李强和同伴们就开启了元气满满的一天,和志愿者老师一起跑操,共读历史故事。

青山路街道榆龙社区举办“赓续红色血脉·厚植爱国情怀”主题党团日活动、沙河路街道榆康社区开展“巧笔绘民俗·妙心扬文化”民俗文化绘画活动、鱼河峁镇柏盖梁村打造“爱心学堂”……一批团组织活动如雨后春笋般广泛开展。

区级机关团委大学生兼职副书记王艳峰发挥新媒体专业优势,精心挑选全区42处社会实践打卡点,设计制作《榆阳区青少年社会实践地图》火爆出圈,让孩子们有了夏日好“趣”处。

在“返家乡”活动过程中,共青团榆阳区委持续做好基层团组织大学生兼职副书记的管理和服务工作,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乡情、感知社会、热爱家乡、服务群众,确保“返家乡”大学生在基层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

21425fff2fcc37ae1cf15f90f3ae7672.png

榆阳区籍大学生志愿者为孩子们教授艺术课

聚人才 筑巢引凤栖

为了激活人才“一池春水”,榆阳区印发《榆阳区人才引领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榆阳区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三十条政策措施》等系列政策文件,设立“重大科技创新”“优秀人才”“有突出贡献人才”三大奖项,累计兑现科技研发奖补资金达2000万元。

党有号召,团有行动。共青团榆阳区委以“社区青春行动”全国第二批试点工作为契机,联合区委组织部在新明楼街道三官会社区挂牌成立榆阳青年人才服务中心,建立榆林籍“双一流”高校青年学子联络群、在外高校学子区域联络站。

据共青团榆阳区委《关于优秀大学生返榆来榆发展意愿的调研报告》统计数据显示,全国近100所院校在读本科、硕士青年学生中,具有返榆来榆发展意愿的占比70%;“985”“211”重点院校青年学子,具有返榆来榆发展意愿的占54.1%,其中榆林籍占96.2%。

“我们将着力构建青年科技、技能、经营管理、乡村振兴、公益人才培养的‘1+5’工作格局,积极为青年就业创业、交友联谊、城市融入搭建服务平台,为榆阳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青春力量。”共青团榆阳区委书记张悦说。

编辑:任晓彤

网站简介 |  本网动态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我要投稿 |  联系我们 |  工作邮箱 | 不良信息举报 |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本网站法律顾问:陕西洪振律师事务所主任 王洪
陕ICP备0701214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706142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0103号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南路336号 联系电话:029-85257337(传真) 商务电话:029-85226012 投稿邮箱:news@cnwest.com
Copyright ©2006- 西部网(陕西新闻网) WWW.CNWEST.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