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A-ECMO桥接人工心脏植入术助患者获新生

时间:2022-04-15 20:59:14  来源:西安新闻网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VA-ECMO桥接人工心脏植入术助患者获新生

一位终末期心脏病患者突发心源性休克,生命危在旦夕。在濒死状态下,西安交大一附院闫炀团队通过VA-ECMO桥接为其成功实施“人工心脏植入术”,助其重获新生。现年53岁的任先生,11年前因急性心肌梗死行冠脉介入治疗


一位终末期心脏病患者突发心源性休克,生命危在旦夕。在濒死状态下,西安交大一附院闫炀团队通过VA-ECMO桥接为其成功实施“人工心脏植入术”,助其重获新生。

现年53岁的任先生,11年前因急性心肌梗死行冠脉介入治疗。近两年相继出现胸闷、气短、下肢浮肿等症状,夜间不能平卧,被诊断为“终末期心脏病,心功能Ⅲ级”。任先生和家人四处求医,所有药物治疗手段都已穷尽,仍无法改善,唯一的希望就是“心脏移植”。但要找到一颗和他匹配的心脏,谈何容易?两年来,任先生一边治疗稳定病情,一边苦等合适的“心源”。

4月7日晚,任先生因心力衰竭急性发作被救护车送至西安交大一附院。4月8日凌晨,他的病情突然加重,出现心源性休克,大汗淋漓、意识不清、血压下降至70/40mmHg,生命危在旦夕。医院心血管外科闫炀团队急会诊后,紧急为其实施腋股中心转流VA-ECMO植入术,暂时保住任先生的性命。

据闫炀教授介绍,如果把人体比作一台机器,心脏就是这台机器的发动机,现在任先生的“发动机”出现不可逆故障,简单的“修理”已经解决不了问题,只能依靠体外膜肺氧合(ECMO)暂时代替心脏功能,但如果无法找到匹配的心源,心脏移植手术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是否可以换一颗人工心脏?”闫炀主任的一句话让几近绝望的任先生一家看到了希望。人工心脏又叫心室辅助装置(VAD),它的工作原理是将心房或心室的血液引流到辅助装置,通过人工血泵升压后,再回输到动脉系统,起到替代部分或全部心脏功能、维持血液循环的作用。人工心脏能够帮助患者恢复心脏功能或者过渡到心脏移植阶段,是延续终末期心力衰竭患者生命和改善其生活质量的重要措施。

4月12日上午,经过多次术前讨论,由闫炀教授主刀,麻醉手术部、心超室等多部门默契配合,为任先生成功实施西北首例“腋股动静脉转流VA-ECMO桥接下的人工心脏植入+主动脉瓣替换+二尖瓣成形+三尖瓣成形术”。手术历时近5小时,血流动力学监测显示,患者心脏功能和相关医学指标逐渐恢复平稳,从此,任先生拥有了一颗稳健跳动的充电式“人工机械心脏”。术后,任先生被送往心外科重症监护室进行康复治疗。

据悉,此次手术开创了多个第一:西北地区第一例未借助外力,由西北地区医院医生自主完成的人工心脏植入手术;第一次应用通过腋股中心转流VA-ECMO进行桥接的人工心脏植入治疗方案;西北第一例人工心脏植入同期多瓣膜替换和修复手术。手术的成功完成,标志着心外科在人工心脏植入领域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再次证明了西安交大一附院强大的多学科综合实力。

据了解,目前,心脏移植是重症和终末期心衰治疗的最有效手段。但移植面临供体严重缺乏、术后免疫排斥等问题,全世界范围内供需差距也非常大。据资料显示,我国终末期心衰患者约60-70万,但因供体严重不足,每年接受心脏移植手术的仅500名左右。

闫炀表示,人工心脏是最复杂、最精密的医疗器械,因其产品制造的技术难度和手术操作的难度,被誉为心脏外科“皇冠上的明珠”。“人工心脏是未来医疗领域必不可少的一种辅助医疗器械,它可以代替人体心脏,即使心脏停跳,患者依然能够维持生命。”这样一方面可有效弥补“心源”紧缺问题,作为桥接让患者等待移植;另一方面对于一些短期心衰、心功能有恢复可能的患者,也可以先用人工心辅助,待心功能恢复后再拆除。现阶段,人工心脏技术在国外已相对成熟,我国人工心脏研究虽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随着科技水平的进步以及医疗环境的改善,植入人工心脏将成为众多危重症心衰患者的新选择。

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王超 张黎娜

编辑:融媒体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 了解陕西大事 关注陕西头条

网站简介 网站团队 本网动态 友情链接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工作邮箱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新闻宣传自律管理承诺书

Copyright ©2006-2022 西部网(陕西新闻网) WWW.CNWES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法律顾问:陕西洪振律师事务所主任 王洪
陕ICP备0701214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1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706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