蹴鞠与足球:古今相连精彩依旧

时间:2021-04-22 08:53:11  来源:西安新闻网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蹴鞠与足球:古今相连精彩依旧

在中国古代,蹴鞠这种最早形式的足球,深受上至皇帝下至平民的喜爱。陕西体育博物馆展示汉代宫苑蹴鞠场示意图。汉代蹴鞠比赛是在长方形的场地上,两端各有六个球门,一共十二个,称为鞠室


在中国古代,蹴鞠这种最早形式的足球,深受上至皇帝下至平民的喜爱。

陕西体育博物馆馆藏的汉代与唐代蹴鞠(仿制) 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郝钟毓 摄

陕西体育博物馆展示汉代宫苑蹴鞠场示意图。

了解文物背后的故事

绿茵场上,一个小小黑白足球的滚动,能牵动世界无数球迷的心。而在中国古代,蹴鞠这种最早形式的足球,深受上至皇帝下至平民的喜爱,人们对这项运动的激情,毫不亚于如今我们熬夜看世界杯的疯狂。这次,就让我们在博物馆来一场穿越之旅,去看看蹴鞠运动的前世今生。

古代蹴鞠无所不有 有品牌有球星还有俱乐部

蹴鞠,也称作蹹鞠,又叫“蹋鞠”“蹙鞠”等,是中国古代的一种足球活动。“蹴”、“蹹”、“蹋”、“蹙”均是用脚踢的意思,而“鞠”就是球。

古代时候的蹴鞠究竟是什么模样呢?在陕西体育博物馆,我们见到了一组汉代、唐代蹴鞠的仿制模型。“有史料记载,战国时期,蹴鞠就已经成为相当流行的娱乐活动了,而汉、唐及两宋时期,更迎来了蹴鞠运动发展的高潮。”讲解员岳明洁告诉记者,汉代蹴鞠由四片皮革轧制而成,略呈橄榄球形,内充毛发,为实心球。唐代蹴鞠由八片皮革缝制而成,更接近于圆形。唐代蹴鞠的内胆用动物膀胱制作,用嘴吹气,扎结起来,缝好外壳,就可以踢了。

“内胆的发明使得唐代蹴鞠球体更圆润,富有弹性而轻捷,能踢得很高。”岳明洁告诉记者,从实心到空心,是世界足球史上划时代的进步。唐诗有云:“八片尖皮砌作球,火中燂了水中揉。一包闲气如常在,惹踢招拳足未休。”由于充气鞠的出现,蹴鞠活动开始向高空发展,并出现了多种多样、趣味横生的踢球方法,极大地促进了运动技术的提高。同时,球体变得轻巧,女性和孩童也得以参加。 “到了宋代,蹴鞠已经发展为使用十二片牛皮包裹,弹性相当不错。缝制技术极为高超,不漏针脚,呈现浑圆。如果你看看今天的足球,就会发现同样也是十二片皮革包裹而成。”

岳明洁告诉记者,在西汉时期,足球不仅得到贵族阶级的喜爱,也是城市下层人民喜爱的娱乐活动,在桓宽的《盐铁论》中说,西汉社会承平日久,“贵人之家,蹴鞠斗鸡”为乐,一般的人们也是在“康庄驰逐,穷巷蹴鞠”。汉朝的达官贵族家中还专门养了会踢球的“鞠客”,类似于今天的球星。可见,在西汉时期,足球活动的社会面更为扩大了。由于蹴鞠运动的兴盛,汉代还出现了研究这项运动的专著,汉代曾有人写了一部《蹴鞠二十五篇》,这是我国最早的一部体育专业书籍,也是世界上的第一部体育专业书籍。

而在西安博物院,还藏有一件非常难得的东汉时期蹴鞠俑。透过展示柜,只见眼前的这件陶俑形态颇具动感,形象地刻画出一个正在奔跑的人体,而为什么将这件陶俑命名为“蹴鞠俑”呢?西安博物院教育推广部副部长张莉告诉记者,“这就需要各位观众再仔细一点,将目光聚焦于这件陶俑的右脚,他的脚面上黏有一个橄榄型的小球,正是一个正在带球奔跑中的蹴鞠队员。”

“蹴鞠发展至宋代更具专业化,出现了专门制作鞠的手工业作坊,出售各种品牌的商品鞠。其种类仅《蹴鞠谱》一书的记载就有24种,而《蹴鞠图谱》记载有41种。同时,社会上还出现了专门的蹴鞠机构,如‘齐云社’‘圆社’等,可以说是中国最早的足球俱乐部组织。”

陕西体育博物馆馆藏汉代与唐代蹴鞠(仿制)。汉代蹴鞠由四片皮革轧制而成,略呈橄榄球形,内充毛发,为实心球。唐代蹴鞠由八片皮革缝制而成,更接近于圆形。

长安城内足球热 古代蹴鞠规则已十分完善

那么在古代,蹴鞠的运动规则是怎样的呢?在陕西体育博物馆,就展示着汉代宫苑蹴鞠场示意图。岳明洁告诉记者,汉唐时期,是古代体育运动的大繁荣大发展时期,此时作为都城的长安城内球类运动丰富多彩,是蹴鞠运动发展的重要时期。

在汉代,皇宫内开始出现“专业足球场”,被称为“鞠城”,设有围墙和看台。汉代蹴鞠比赛是在长方形的场地上,两端各有六个球门,一共十二个,称为鞠室。比赛时分为两队进行,每队六名守门员,每人把守一个鞠室,另外每队在场中还有六名运动员进行争抢踢夺,以将球踢入对方鞠室,多者为胜。汉代蹴鞠为一种身体对抗性的比赛,因广泛应用于军队练兵,得到了很大推广。

汉代之后,蹴鞠由于形状、重量发生了变化,能够踢得更高,更具娱乐性,因此其玩法与汉代相比有较大的不同,主要发展出了三种形式。第一种是以表现个人技巧为主的、非对抗的,既可自娱,又可娱人的娱乐性、表演性蹴鞠。在汉画像石、画像砖上及其后来的一些美术作品中,经常见到这类蹴鞠形式的描绘。唐宋以后又称这类蹴鞠为“白打”,类似于现在人们口中的“花式足球”,即踢球时,用头、肩、背、腹、膝、足等部位接触球,灵活变化,随心所欲,可使 “球终日不坠”。

第二种是在球场上进行的以对抗竞赛为主的竞赛型蹴鞠,两队人员参赛,比赛中设置有裁判员,以纠偏正误。运动员服从裁判,虽被判罚,也没有怨言。球场比赛裁判公正,象征朝廷执法也应该这样,公平公正,不徇私情。

第三种是带球门的比赛,双方由直接对抗变成了间接对抗。这种形式是从唐代开始的。球门设在场地的中央,为两根数丈高的竹竿,竿上结网形成高高的球门,上部留一直径为一尺左右的洞,称为“风流眼”。两队人分站在球门的两边,比赛时队员用各种有难度的姿势将球踢进洞里,每个球队中有球头、骁球、正挟、头挟,分工明确,讲求团队合作,中国古代足球就此锁定“技术流”。唐人仲无颜在《气球赋》中描写了时人足球赛的情景“寒食景妍,交争竞逐,弛突喧闹,或略地以丸走,乍陵空似月圆。”

韦庄在《长安清明》中说:“内宫初赐清明火,上相闲分白打钱。”韦应物《寒食后北楼作》中“遥闻击鼓声,蹴鞠军中乐”的诗句,说明除了民间和宫廷,军队中亦开展踢球活动。

宋代以后,蹴鞠逐渐没落。清朝建立以后,爱好溜冰的满人还将其与滑冰结合起来,发明了冰上蹴鞠的花样运动形式。直到1863年,现代足球运动在英国诞生,揭开了足球发展的又一历史篇章。

前国际足联主席布拉特曾说:“足球起源于中国,并从那里传到了埃及,而后又从埃及传到希腊、罗马、法国,最后才传到英国。”“这就说明,蹴鞠作为古代足球的起源,得到世界的公认。另外值得一提的是,2006年5月20日,蹴鞠已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张莉告诉记者。

陕西足球全运会战绩不俗 蹴鞠展览将与国际观众见面

说起现代足球的演进,陕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的杨竞老师告诉记者,经过历史的一系列演变,现代足球最终诞生于英格兰。如今,足球已经成为了全球最具热度的体育项目之一。1863年,英国足球总会(The FA)成立于伦敦;1904年,国际足联成立;1930年,国际足联世界杯大幕开启,这一赛事逐步成长为全球最受关注的赛事之一。

足球项目于1900年第二届巴黎奥运会首登奥运舞台,成为奥运会首个团队项目。之后,除1932年洛杉矶奥运会外,从未缺席奥运。1996年奥运会的百年庆典,八支女足队伍亮相亚特兰大,女子足球成为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

“1959年,足球便登上第一届全运会舞台。陕西男足在第一届全运会男足决赛阶段比赛中获得第六名,1959年第一届全运会至1987年第六届全运会从未缺席决赛阶段比赛。2009年在山东举办的第十一届全运会上,陕西男足在决赛中不敌东道主屈居亚军;但按照规则,亚军计金牌,成就了陕西足球的全运首金。2017年第十三届全运会男子足球城市组比赛中,西安队力克哈尔滨队夺冠。”记者在对杨竞老师的采访中了解到,陕西足球在历届的全运会赛场上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今年的第十四届全运会足球项目共设男子U20、男子U18、女子成年和女子U18四个组别的比赛。作为东道主,陕西队将参加全部4个组别的比赛,直接进入决赛阶段。同时,在十四运群众赛事中,足球项目共设男女十一人制、五人制和沙滩足球共12个组别,各组别预、决赛将于2021年5月至9月举行。

“值得一提的是,2015年10月,习近平主席访问英国之际,中国临淄足球博物馆与位于曼彻斯特的英格兰国家足球博物馆(The National Football Museum)正式建立伙伴关系,开展交流合作,共促足球文化交流传播,实现了古代蹴鞠与现代足球跨越时空的对接。”杨竞老师告诉记者,“目前,位于苏黎世的国际足联博物馆(FIFA World Football Museum)正在筹划古代球类活动特别展览,中国古代足球的雏形——蹴鞠,将再次获得与国际观众见面的机会。”

本组稿件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张杨/文 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郝钟毓/图

西北大学视觉传达专业 黄艳/漫画

扫码可观看解说视频

编辑:融媒体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 了解陕西大事 关注陕西头条
  • 恩施地心谷国庆推出“悬崖列车+地心奇航”,双节畅玩文化自然双盛宴

    忒色 游客在景区民宿的中秋装置前拍照这个假期,恩施地心谷凭借其独特的地质景观与深厚的文化底蕴,为游客提供一日尽览诗意山水、一夜梦回民族寨堡的完整体验,成为短途微度假的理想目的地 2025-09-22

  • 西安国际养老产业博览会开幕

    忒色 开幕式上,陕西省民政厅、西安市民政局分别发布《陕西养老产业蓝皮书(2025)》《陕西银发经济产业目录(2025)》和《2024年西安市老年人口、老龄事业和养老服务综合统计信息》,为产业发展提供权威数据支撑和政策指引 2025-09-20

  • 安康毛绒玩具创意设计国际大赛启动

    忒色 本届大赛旨在搭建全球资源对接平台,推动安康毛绒玩具产业由“制造”向“智造”转型升级 2025-09-15

  • 一座城和一群人的“护鸟情缘”

    忒色 在这一重要关头,金砖国家作为全球南方第一方阵,要坚持弘扬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金砖精神,共同捍卫多边主义,维护多边贸易体制,推进“大金砖合作”,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025-09-09

  • 恩施地心谷2025重磅升级 “悬崖列车+地心奇航”开启峡谷穿越新纪元

    忒色 恩施地心谷相关负责人称,希望通过“双新项目”升级景区设施与服务,并以“科技+自然+文化”的创新模式,为游客提供一场集视觉震撼、身心体验与文化沉浸于一体的难忘峡谷之旅 2025-09-08

  • 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推出三大主题展览

    忒色 据悉,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还将推出馆长讲展、数字展览等活动,邀公众重温抗战荣光,汲取前进力量 2025-09-05

  • 延安:红色圣地展新姿

    忒色 延安市宝塔区河庄坪镇打造“河庄坪村晚”,村歌村舞精彩纷呈、安塞腰鼓豪放激昂、乡村市集人声鼎沸……充满乡土气息与欢乐氛围的“村晚”为来河庄坪镇体验窑洞民宿的游客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陕北文化盛宴 2025-08-21

  • 展示经济活力 传播文化魅力 “西安故事”演绎新传奇

    忒色   8月6日,人民网推出报道《店里的“老外”越来越多了》,同样以“老外”热门打卡城市——西安为例,解读“中国的吸引力从何而来”,在这篇文图、视频报道中,外国游客在西安做陶俑、品美食、穿汉服,忙得不亦乐乎,折射出持续升温的“China Travel”热潮 2025-08-12

  • 2025第三届中国(西安)先进制造暨数字工业博览会开幕

    忒色 展会同期将举办第九届世界无人机大会西安峰会等重点活动,将邀请近百余名行业专家出席并发表演讲,为行业赋能,为产业发展建言献策 2025-07-25

  • 岐山:“寻周记” 让周文化浸润城市烟火

    忒色 当青铜器饕餮纹饰在研学少年的拓片中浮现,当《诗经》雅韵随啤酒泡沫升腾——这个夏天,岐山县以一场持续4个月的“寻周记”周文化系列活动,让沉睡3000年的周礼文明走出典籍、融入市井,在古今碰撞中奏响新的乐章 2025-08-11

  • 小镇文化焕发新气象

    忒色 长安镇副镇长朱晓静介绍,除了设立文共体分中心外,长安镇按照境内3条河流划分片区,组团式设立3个联合子中心,形成“1+3+N”的文化服务网络 2025-08-08

  • “蒲公英”社区工厂已覆盖陕西40余个社区(村)

    忒色 她创办的陕西嘉林乐世达文化创意有限公司,与宝鸡市渭滨区经二路街道携手设立“蒲公英”社区工厂,以文创手工钩织为支点,为就业困难群体提供灵活就业机会 2025-08-08

网站简介 网站团队 本网动态 友情链接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工作邮箱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新闻宣传自律管理承诺书

Copyright ©2006-2022 西部网(陕西新闻网) WWW.CNWES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法律顾问:陕西洪振律师事务所主任 王洪
陕ICP备0701214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1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706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