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尝过“AI大厨”炒的菜吗?

时间:2024-12-16 08:17:08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你尝过“AI大厨”炒的菜吗?

“‘AI大厨’解决了餐饮领域中高时长工作、高成本运作等痛点,我们相信AI餐饮机器人将获得广泛应用

3b5379ae4870a73037a71efdb5bfbaf6.jpeg

北京市海淀区京张铁路遗址公园内的“煎饼果子机器人”。

去餐馆吃饭,不少消费者体验过AI语音点餐、AI机器人送餐,但是“AI大厨”炒的菜,你尝过吗? 炒菜、炸鸡块、摊煎饼、包包子……AI餐饮机器人参与后厨掌勺,给餐饮行业带来新变化。

炒出的菜兼具色香味

将猪肉丝、青笋丝和木耳丝等原料放入备料盒并点击“鱼香肉丝”选项后,AI餐饮机器人立马忙活起来:预热、放油、按序加料、快速翻炒,很快厨房内香气四溢……在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一家餐饮店内,“AI大厨”仅用63秒便炒制出一盘色香味俱全的鱼香肉丝。

“味道不错,出餐也快。如果老板不告诉我,我尝不出这菜是机器人炒的。”一位顾客这样评价。在餐厅后厨,5台AI餐饮机器人各显神通,煎、炒、烹、炸一应俱全,回锅肉、麻婆豆腐、酸菜鱼等菜肴频频受到顾客好评。

“AI餐饮机器人模拟人工制作手法,力求还原手工美食的风味与口感。”久秉机器人(北京)有限公司董事长于钦玮说,“AI大厨”制作的食品,味道并不逊于真人厨师。

不久前,“美膳狮”智能炒菜机器人与湘菜厨师杨孙之间的对决,引发行业广泛关注。两位“大厨”共同炒制了三道菜:XO酱笋炒海螺、小炒黄牛肉和辣椒炒肉。在色香味方面,二者不相上下。机器人在效率上更胜一筹,花费时间仅为3分8秒,而杨大厨则用了9分32秒。

餐饮企业降本增效

使用“AI大厨”成为许多餐饮企业降本增效的新途径。

一名餐饮店店主分析:以辣子鸡为例,人工烹饪需8至10分钟,人力成本7元至13元;“AI大厨”则仅需3.5分钟,能源成本约0.5元。AI餐饮机器人的购置和维护成本并不高。特别是对于窗口式的大宗菜肴供应,AI餐饮机器人具有明显优势。

中国饭店协会发布的《2024中国餐饮业年度报告》显示,65.7%的被调研企业将数字化纳入发展规划,AI在餐饮业中的应用场景正在不断丰富。

“‘AI大厨’解决了餐饮领域中高时长工作、高成本运作等痛点,我们相信AI餐饮机器人将获得广泛应用。”于钦玮表示。

今年11月,江苏省江阴市首家全流程智能AI餐厅——澄颐享AI社区餐厅启用。在敞亮的后厨内,AI餐饮机器人忙着加料、旋转、翻炒,简单菜品只需要3分钟就完成,复杂菜品需要半小时左右。“机器人通过二维码识别送过来的净菜原料,模拟人工炒菜环境,实现全流程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江阴澄颐享餐饮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杨丽表示,“AI大厨”的引入可以大大节约社区食堂的运营成本。

如今,已有AI餐饮机器人开始“持证上岗”。不久前,北京市海淀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向享刻智能技术(北京)有限公司颁发了具身智能机器人食品经营许可证。北京经开区行政审批局向久秉机器人(北京)有限公司颁发了利用自动设备从事食品经营热食类食品经营许可证。业内人士表示,北京市在全国率先探索为“AI厨师”发证,将推动AI技术加速进入餐饮行业。

人机协作是发展趋势

“AI厨师”能取代真人厨师吗?

享刻智能公司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陈震认为,现阶段不少菜品的标准化程度高,非常适合无人化操作,机器人能保证餐品的出品质量与一致性。

但在烹饪爱好者罗键看来,“AI厨师”掌勺终究少了点“锅气”。他认为,原料与火候的互动来自厨师的经验积累,这种风味并非机器能简单复刻。

业内专家认为,随着智能技术的进步,技能要求较低的工序可以被机器人取代。但在创意与菜谱研发方面,AI餐饮机器人尚不能取代真人厨师。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人机协作将是餐饮行业的发展趋势。一方面,借助智能技术,一些高技能厨师能够从繁重的日常操作中解放出来,专注于菜品创意与精致制作;另一方面,随着技术不断迭代,如引入知识图谱、机器学习等先进技术,未来的机器人或将具备指导厨师调整菜品味道和烹饪参数的能力。相较传统的厨房设备,具身智能餐饮机器人智能化程度高,可以完成场景感知、理解、操作等一系列复杂任务,推动餐饮产业实现数字化升级。

据《人民日报·海外版》

编辑:呼乐乐

网站简介 |  本网动态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我要投稿 |  联系我们 |  工作邮箱 | 不良信息举报 |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本网站法律顾问:陕西洪振律师事务所主任 王洪
陕ICP备0701214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706142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0103号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南路336号 联系电话:029-85257337(传真) 商务电话:029-85226012 投稿邮箱:news@cnwest.com
Copyright ©2006- 西部网(陕西新闻网) WWW.CNWEST.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