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都下地抗旱了!一起来看农业强国的家底

时间:2024-06-19 09:07:00  来源:新华网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全都下地抗旱了!一起来看农业强国的家底

目前,这样的卷盘式喷灌机在邱县已有60余台,在全县农业抗旱、节约用水的关键时期起到了很大作用

连日来,我国北方持续高温,华北和黄淮等地出现旱情。正值“三夏”关键期,给农业生产带来不利影响。

d972712d6690465d20e9533a2fabf334.jpeg

6月15日,在河南省兰考县三义寨引黄总干渠渠首右岸黄河滩区,三义寨提水泵站将黄河水抽入商丘干渠(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李恒 摄)

针对高温天气及旱情,从中央到地方积极应对,全力抗旱。

农业农村部启动农业重大自然灾害四级应急响应,要求相关省份加强旱情调度,及时反映旱情和抗旱保播工作进展情况,组派专家组和农技人员指导落实造墒播种、播后浇“蒙头水”、坐水种、干播等雨等抗旱措施,确保夏播顺利开展。

农业农村部、水利部、应急管理部、中国气象局联合下发通知,要求各地立足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分区分类指导,细化实化措施,确保夏播作物种足种满,奠定秋粮和全年粮食丰收基础。

财政部会同农业农村部下达农业生产防灾救灾资金4.43亿元,支持河北、山西、江苏、安徽、山东、河南、陕西等7省受灾地区做好抗旱防灾救灾等相关工作。

……

各地农技人员也第一时间深入田间地头,为农户带来多项实招。

7f923dd3bb22039b240bcd21588c274c.gif

图为在河南省鹤壁市淇县北阳镇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农技人员走进田间地头,指导农户科学开展灌溉浇水。

在河南西峡县,农业部门专业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开展农作物高温抗旱田间技术指导,精准施策、多措推进,切实提升田地抗旱保障能力和水平。

在安徽颍上县,为了提高水稻栽插效率,当地投入了大马力的抽水机,并组织抗旱小分队深入田间地头,为农户提供灌溉设备的维修和养护。

山东省泗水县成立7个抗旱技术指导小组进村入户到田间,开展土壤保墒、作物栽培、蓄水保水、节水灌溉等技术指导服务。

河北省邯郸市永年区农业农村局组织126名农技人员成立了17支抗旱服务小分队,深入田间一线,根据土壤情况、种子特点、灌溉条件等,面对面为农户提供全面技术服务保障,协调抗旱中遇到的问题,确保夏粮应浇尽浇。

……

这些农技实招在短时间内有效缓解了农户的燃眉之急。

安徽固镇县杨庙镇任湖村种粮大户任启良称:“我们采取了这个滴灌设备,我算了一下,每亩用水量在十方左右就能满足出苗条件,以往的喷灌每亩需要用水量在30方左右,我们节约用水(每亩地)20方左右。”

今年70岁的赵贵喜是河南省西平县宋集镇张湾村种粮大户。他说,“目前地里玉米第一遍水都浇完了,加上14日的降雨,我流转的地块旱情已经得到了有效缓解。”

安徽省颍上县王岗镇金唐村种粮大户罗应地说,“现在像我这几百亩地两天两夜全部搞好,主要我们在抢时间。”

“我(的)600亩地全部用这个滴灌,主要这个(设备)很高效,最少能节水30%以上。”河南省鹤壁市淇县北阳镇种粮大户刘明元说道。

河南濮阳种粮大户周建士说,“今年我们能充分利用河水浇地,水量也充足,我们昼夜不停,全力浇水保苗,出苗率达到百分之八十五以上。”

除了农技人员带来实用农业抗旱知识和技术外,有关地区多措并举调度水源,并加大新装备、新技术的使用,力求最大程度减轻干旱带来的损失。

ca5d6927821b6a7bded6ca8a2db009f1.jpeg

6月14日,喷灌设备在河南省南阳市宛城区金华镇西谢营村高效示范农田为作物浇水。新华社发(高嵩 摄)

山东省统筹配置水资源,加强对抗旱水源的统一调度管理。截至6月15日,山东省水利厅指导156处大中型灌区充分利用水库、河道、机井等一切可利用水源,开展提引水灌溉,扩大灌溉面积,累计抗旱灌溉1187.69万亩。

除了开闸放流,很多地方还使用各种新装备、新技术以应对旱情、助力播种。

作为皖北地区产粮大县,在安徽固镇县,一些种粮大户今年新投入使用了多功能播种机。这种机械能够实现松土、播种、施肥、镇压、铺管一体化作业,使得粗细水管像血脉一样在农田里铺展开,由此将井水以滴灌的方式输送到每一寸土地,不仅有效地缓解了旱情,还节约了水资源。

在河北省邱县新马头镇后孝固村麦茬地里,一台卷盘式喷灌机正在骄阳下作业,大股的水流从出水口喷出。这台为抗旱立功的机械是县里新推广的灌溉设备。最大的优点在于省水,设置好辐射直径就可以喷灌。一个人就可以操作这样一台机器,平均一小时可以喷灌农田1.5亩。目前,这样的卷盘式喷灌机在邱县已有60余台,在全县农业抗旱、节约用水的关键时期起到了很大作用。

adf92fb401c5125d33e383bd2a0129e1.jpeg

6月16日,在山东省聊城市茌平区杜郎口镇百姓种植专业合作社,农民在田地里使用智能喷灌机浇水造墒。新华社发(马红坤摄)

多地的高标准农田建设在此次旱情应对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河南省驻马店市西平县老王坡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大型平移式喷灌机在已经出苗的玉米地里缓缓移动,长达数百米的钢架如同展开的喷灌“双翼”,大量喷头将细密的水花均匀地洒在田间。卷盘式喷灌机、指针式喷灌机等也齐上阵,依托多种智慧农业设施,高标准农田展现抗旱优势。喷灌机利用手机App即可操作,可以根据需要调整水流量大小、行走速度、喷头高度和角度等。

fbb02c3c06ca9eabd83a4ac8500da3fe.jpeg

5月29日,在河南省驻马店市西平县老王坡高标准农田,当地种粮大户联合农机合作社举行小麦开镰收割仪式。这是机收编队在收获小麦。新华社发(赵永涛摄)

农业强,供给保障必须强。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始终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头等大事。

从去年夏收时节黄淮罕见的“烂场雨”,到去年秋粮生产关键期华北东北局地发生的严重洪涝,再到当前夏播夏种阶段出现的多地旱情,最大程度减少农业损失,拼出产量来是共识是决心。

应对“烂场雨”,抢收抢晒,机械装备顶得上。应对当前旱情,抗旱保灌,水利设施跟得上。一家一户背后,是日益完备的农业防灾减灾体系。从中央到地方,一项项有力举措汇成合力,扎牢粮食丰收的篱笆。

760486872017da3c3cf5ef221025c8b0.jpeg

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确保平时产得出、供得足,极端情况下顶得上、靠得住。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我们有信心、有底气。

记者:王莹、冯文雅

编辑:王瑜

网站简介 |  本网动态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我要投稿 |  联系我们 |  工作邮箱 | 不良信息举报 |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本网站法律顾问:陕西洪振律师事务所主任 王洪
陕ICP备0701214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706142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0103号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南路336号 联系电话:029-85257337(传真) 商务电话:029-85226012 投稿邮箱:news@cnwest.com
Copyright ©2006- 西部网(陕西新闻网) WWW.CNWEST.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