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全媒+·匠心记 | 自治区周年庆系列之传统藏装:雪域儿女之大美

时间:2025-08-21 15:13:22  来源:新华社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新华全媒+·匠心记 | 自治区周年庆系列之传统藏装:雪域儿女之大美

新华社记者 晋美多吉 摄这是洛桑麦朗手绘的藏装制作要领(8月15日摄)

a80fd6ebd8e3a4df5b5d60652d790bf5.jpeg

藏族服饰历史悠久

在世代的传承中不断演变、发展

逐渐形成了如今丰富多样的款式和风格

藏装制作大体分为

面料选择与染色、剪裁、缝制

装饰、衬里与填充、腰带配件制作等步骤

作为藏族服饰的主要类别之一

拉萨服饰的基本特征鲜明

肥腰、长袖、大襟

右衽、长裙、长靴、编发

以及琳琅满目的金银珠玉饰品等

这些特征

不仅体现了藏族人民的审美观念

更与他们的生活环境和生产方式息息相关

2018年6月

拉萨服饰被列入

西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d04eddf71c8dd2b8b4861938b43f1cf0.jpeg

拉萨藏装缝纫合作社的妇女在制作藏服。(1983年4月12日发)新华社记者 土登 摄

63a476c3a5b094efb883b31ccd1cbb2d.jpeg

一家藏式服装店的女老板在拉萨八廓街上经营藏装。(2001年2月27日发)新华社记者 王颂 摄

1d6fb67124111b4a0e834ba9f3ed93f9.jpeg

藏东青年身穿新式藏服合影。(2002年4月12日发)新华社记者 觉果 摄

0a9403d130054734e6b227c548d3507c.jpeg

一名藏族姑娘在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市巴塘草原举行的传统服饰展演中。(2016年7月26日摄)新华社记者 张宏祥 摄

ad7e5c21d76c46ffc915cac25ff50d65.jpeg

这是在藏北当雄县公塘乡拍摄的盛装汉子。(2021年2月12日摄) 新华社记者 觉果 摄

c176f99dca6dea806c904aa5888c8041.jpeg

在四川省色达县,当地藏族群众穿着藏族服饰进行展示(拼版照片)。(2024年8月10日摄) 新华社记者 江宏景 摄

0d49fadb39b1196c04b891e69670b227.jpeg

在拉萨城北的

雪堆白传统手工艺术学校里

今年60岁的洛桑麦朗

正俯身指导两名学生

他手中的皮尺精准丈量

针脚细密如画——

这是40余年如一日的身影

60dfe49b91c54da42f6dda8f1b312e75.jpeg

洛桑麦朗(右)在学校指导学生裁剪布料(8月15日摄)。新华社记者 晋美多吉 摄

80109023ad3e736d6d6833ad7894d683.jpeg

这是洛桑麦朗手绘的藏装制作要领(8月15日摄)。新华社记者 晋美多吉 摄

7ce74af1de403cab38518ec664fabd4f.jpeg

洛桑麦朗(左)在学校指导学徒裁剪布料(8月15日摄)。新华社记者 晋美多吉 摄

ddd5ac8d19d689e484261513b4157a69.jpeg

洛桑麦朗(右)来到毕业学生开设的店铺里,询问生意情况(8月15日摄)。新华社记者 晋美多吉 摄

90746093529b5e6f3abd2f60fb52d591.jpeg

这是洛桑麦朗手绘的藏装制作要领(8月15日摄)。新华社记者 晋美多吉 摄

洛桑麦朗于1965年

生于昌都八宿县

13岁便从唐卡装裱

开始接触裁缝制衣

1983年

他赴拉萨系统研习服饰制作

“那时的藏装款式单一

色彩也单调”

回忆往昔

老人语气中满是感慨

37125190e9aab49fe143485929d434e2.jpeg

之后

洛桑麦朗在拉萨市堆龙德庆区的

一所手工艺学校执教

他教授学生拉萨服饰制作技艺

也虚心向来自安多、康巴等区域的学生

请教当地藏装制作特色

这种博采众长的经历

让他成为精通西藏全域服饰制作技艺的大师

2019年

洛桑麦朗被授予

西藏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藏族服饰(拉萨服饰)代表性传承人的称号

2022年

他又被授予

首届拉萨市工艺美术大师称号

6ba78b938d4aa9c5e23b23c98f173bfd.jpeg

洛桑麦朗来到毕业学生开设的店铺里,现场示范制衣过程中的细节(8月15日摄)。新华社记者 晋美多吉 摄

3aa281bd12b8f65ca75b7298a61ba509.jpeg

洛桑麦朗来到毕业学生开设的店铺里,现场示范制衣过程中的细节(8月15日摄)。新华社记者 晋美多吉 摄

3dd4073fb6c3d580adda0a763ddb8d88.jpeg

洛桑麦朗(右)和毕业学生在甜茶馆吃午饭,同时现场回答学生的问题(8月15日摄)。新华社记者 晋美多吉 摄

b9eaeb2ada4960468ec9413b534a361a.jpeg

洛桑麦朗在检查做好的藏装(8月15日摄)。新华社记者 晋美多吉 摄

如今

洛桑麦朗培养的百余名学生

已如格桑花般绽放在高原各地

他编撰的汉藏双语《民族服装制作》

也成为藏装制作从业者的重要教材

2018年

洛桑麦朗与学生还参与了

西藏自治区民族艺术研究所的

藏族服饰大数据库项目

但他最珍视的

是藏装制作技艺的传承和发展

在他的鼓励下

年轻的设计师们正将非遗技艺与现代审美交融

198af44f1d58eec1f92f2b60ad387532.jpeg

洛桑麦朗在家中翻看服装制作相关书籍(8月15日摄)。新华社记者 晋美多吉 摄

7196fd5f2f05aa23b444d7490c4d36cd.jpeg

洛桑麦朗(左)在学校和学徒一起查验成品藏装品质(8月15日摄)。新华社记者 晋美多吉 摄

1b26b505b601580955fae6678464c0a1.jpeg

洛桑麦朗(左)在学校指导学徒(8月15日摄)。新华社记者 晋美多吉 摄

92fc7d908e224209851c53630423c7c9.jpeg

洛桑麦朗和学生在学校的教室里(8月15日摄)。新华社记者 晋美多吉 摄

如今

走在拉萨街头

来自天南海北的游客身着华丽的藏装

和当地老人身上的传统藏装相映成趣

形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

一袭藏装

半世匠心

当晨曦照亮布达拉宫的金顶

洛桑麦朗的剪刀又在布料上划出流畅的弧线——

这是传承者写给雪域高原的深情诗行

496f9f7838817c4fe4a7daff818dda63.jpeg

这是1月5日拍摄的首届西藏“衣脉相承”服饰文化周走秀现场上的西藏传统服饰秀。新华社记者 晋美多吉 摄

dba9a62655d37244565ba53d46426fc3.jpeg

模特在拉萨八廓街举行的“繁饰自然·衣彩拉萨——拉萨新年服饰秀”上巡游(1月3日摄)。新华社记者 晋美多吉 摄

02b36afe3feac093be9d64fcad45743e.jpeg

8月19日,本地市民在拉萨老城区休息,前面一名身着藏装的旅客在拍照。新华社记者 晋美多吉 摄

e61786417fdf05aa843a4b007a1ec177.jpeg

8月19日,一名游客在拉萨老城区身着藏装旅拍。新华社记者 晋美多吉 摄

610db5e62b97ab72db78c0f489ff9a0e.jpeg

8月19日,一名游客在拉萨老城区身着藏装旅拍。新华社记者 晋美多吉 摄

8b1d34aaa3cd48028ee270b501107388.jpeg

编辑:韩睿

网站简介 |  本网动态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我要投稿 |  联系我们 |  工作邮箱 | 不良信息举报 |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本网站法律顾问:陕西洪振律师事务所主任 王洪
陕ICP备0701214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706142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0103号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南路336号 联系电话:029-85257337(传真) 商务电话:029-85226012 投稿邮箱:news@cnwest.com
Copyright ©2006- 西部网(陕西新闻网) WWW.CNWEST.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