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哈尔滨2月16日电(记者王鹤)2025年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在哈尔滨圆满落幕,这场冰雪盛会不仅展现了体育运动的魅力,更让世界记住了中国志愿者的热情与专业。5875名赛事志愿者为来自世界各地的运动员、技术官员、媒体和观众提供了优质高效的服务,赢得了各方的高度赞誉。
本届亚冬会志愿者的选拔与培训堪称高标准,时间的指针拨回到2023年,哈尔滨获得2025年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举办权,随后志愿者的招募工作便紧锣密鼓地展开。
志愿者招募通知吸引了众多大学生踊跃报名。志愿者选拔面试工作中,哈尔滨理工大学志愿者主管教师于牟金泽既是组织者,又是面试官。“志愿者代表着亚冬会的形象,也代表着城市的形象,我们必须从多个维度全面考察,挑选出优秀的人才。”于牟金泽说。信息技术服务是赛事顺利开展的关键支撑,经过层层严格筛选,275名赛事信息技术领域的志愿者脱颖而出。
2月11日,志愿者和吉祥物“妮妮”在比赛前与观众互动。新华社记者 胡星宇 摄
在一次次“模拟”测试中,志愿者团队不断磨合、调整、提升,从最初的生疏到逐渐默契,从手忙脚乱到有条不紊,逐渐成长为一支专业队伍。实时监控通信设备、保障赛事计时计分系统精准无误、维持媒体直播图像的稳定……赛事期间,选拔出的志愿者们承担了多项重要任务,为亚冬会的信息技术服务保驾护航。
亚冬会组委会人力资源与志愿者服务部副部长李岩峰介绍,针对冬季体育项目特点,本届亚冬会选拔了500余名掌握滑雪滑冰技能的志愿者。招募了具有医疗卫生、信息技术、媒体服务等领域专业知识的志愿者2000余名。在赛会期间,他们在自己熟悉的领域开展了专业的志愿服务。
为提高志愿者赛事服务水平,黑龙江省共青团举办亚冬会高校骨干教师培训班,指导各高校制定本校培训方案,开展心理调适、应急救护等14门通识培训,录制培训课程,组织赛事志愿者线上学习和测试。
2月14日,运动员、演员、志愿者在闭幕式上一起欢庆。新华社记者 赖向东 摄
亚冬会开幕式现场,各国运动员依次入场,有序集结,而后又整齐入席落座。在这激动人心的背后,是服务于开幕式运动员入场志愿者们的无数次引导练习。
友好示意,精准指引。距开幕式开始前40分钟,组织各国运动员候场;距开幕式开始前15分钟,前往看台准备迎接;开幕式开始后11分钟,引领第一支代表队进入看台……“我要做的就是让来自中国澳门队的运动员们在一分半的时间内全部落座。” 来自哈尔滨工业大学的志愿者闫畅说。
有的运动员尝试用中文说出“你好”,有的运动员兴奋地展示手中的徽章。简单的语言、真诚地微笑、默契地配合,运动员和志愿者短短几分钟的互动,留下的是难忘的回忆与青春的光彩。“节目演出中,有一名马来西亚的运动员询问冰灯有什么寓意,我告诉她冰灯是每个人心里最纯真的梦,是冰雪孕育的希望。”负责引领马来西亚运动员的志愿者孔凌说。
2月14日,志愿者代表们在闭幕式上。新华社记者 黄博涵 摄
哈尔滨师范大学团委创新创业部部长、志愿者经理许鑫说,这段志愿服务经历无疑是人生中一段难忘的旅程,志愿服务不仅仅是给予他人帮助,更是在奉献中实现自我成长。
14日晚,随着主火炬塔“雪韵丁香”缓缓熄灭,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正式落下帷幕。“丁香花献给默默付出的志愿者代表。”闭幕式上,随着会场上响起音乐,全场目光聚集在台上的志愿者代表身上。冰雪盛会落幕,但城市中的人们会记得,那一抹泛着青春活力的“志愿蓝”是台前幕后最温暖的韵脚。
编辑:呼乐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