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风雪高原行丨热巴舞跃动雪域 非遗传承焕新彩

时间:2025-02-10 17:03:21  来源:新华社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新春走基层·风雪高原行丨热巴舞跃动雪域 非遗传承焕新彩

  西藏昌都市丁青县尺犊镇乌巴村文艺演出队在跳热巴舞(1月5日摄)

新华社拉萨2月9日电(记者黄耀漫)新年伊始,在西藏昌都市丁青县尺犊镇的草坝上,乌巴村文艺演出队正在热火朝天地排练。尽管寒风凛冽,但激昂的鼓点和热烈的音乐,让这片土地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60岁的阿尼,作为祖化热巴舞第七代传承人,对在此次市里组织的热巴舞比赛夺冠信心满满。提及热巴舞,这位老人立刻打开了话匣子,一边讲述一边情不自禁地手舞足蹈,眼中闪烁着炽热的光芒。

36cb1a30a4679be7b2f97fe5158af47c.png

阿尼在跳热巴舞(1月5日摄)。新华社记者 丁增尼达 摄

这一传承了千年的藏族传统舞蹈是一种鼓舞,也是一种融说、唱、舞、杂技为一体的综合性表演艺术。与悠扬舒缓的锅庄舞不同,热巴舞的腾跃、旋转动作极具视觉冲击力,鼓钹的铿锵声中尽显高原儿女的豪情壮志。每逢藏历新年或丰收庆典,热巴舞都是最隆重的文化盛宴,深受当地群众喜爱。

2006年,热巴舞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丁青县也因此被誉为“热巴艺术之乡”。目前,全县已有68个村(社区)成立了热巴文艺演出队。

在阿尼的记忆里,小时候劳动结束后,兄弟姐妹们总会围坐在母亲身旁,听她讲述热巴舞的故事。从那时起,热巴舞的种子便在阿尼心中悄然种下。14岁时,阿尼开始跟随母亲学习热巴舞,这一跳便是46年。“农忙后,全村人围着篝火起舞,鼓声一响,疲惫都化为了力量。”他说。

e8691e45676caad8a059a6dd4f8dab89.png

西藏昌都市丁青县尺犊镇乌巴村文艺演出队在跳热巴舞(1月5日摄)。新华社记者 丁增尼达 摄

阿尼表示:“热巴舞深受群众喜爱,我希望用自己的经历传承和发展好这门艺术。”如今,阿尼在村里带领着40名学生,每年还会带着表演队外出参加十余场演出。令他欣慰的是,他的首批弟子已开始收徒教学,当地学校也主动邀请他的学生担任舞蹈教师。

32岁的索朗巴姆跟随阿尼学习热巴舞已有16年,热巴舞也为她打开了一扇通往外界的大门。

索朗巴姆小时候经常在电视上看到北京天安门,到北京看看是她小时候的梦想。因为学习热巴舞,她走出了村庄,走出了丁青,走出了西藏。2021年,她同村里的文艺队一起,在北京人民大会堂表演。回忆起当时的场景,她激动地说:“跳舞结束后,大家抱在一起哭,那是开心的泪水。”

fc3d3dd9c7915e0d21956c1f50613507.png

西藏昌都市丁青县尺犊镇乌巴村文艺演出队在跳热巴舞(1月5日摄)。新华社记者 丁增尼达 摄

如今,热巴舞不仅是节庆活动的“标配”,更在全国各地绽放光彩。高原的阳光下,鼓声依旧铿锵。阿尼站在场边,看着年轻舞者飞扬的衣袂,布满皱纹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这位与热巴舞相伴46载的老艺人深知,扎根于雪域高原的文化之树,正在新时代的春风中舒展新枝。

编辑:张娟

网站简介 |  本网动态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我要投稿 |  联系我们 |  工作邮箱 | 不良信息举报 |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本网站法律顾问:陕西洪振律师事务所主任 王洪
陕ICP备0701214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706142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0103号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南路336号 联系电话:029-85257337(传真) 商务电话:029-85226012 投稿邮箱:news@cnwest.com
Copyright ©2006- 西部网(陕西新闻网) WWW.CNWEST.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