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海拔5070米禁区里的“生命之屋”

时间:2025-02-03 17:31:39  来源:新华社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新春走基层|海拔5070米禁区里的“生命之屋”

“拉萨分会场的歌舞表演开始啦,大家快来看!”除夕之夜,63岁的白玛仁增兴奋地招呼着家人,围坐在电视机前一起看春晚。虽然屋外寒风呼啸,但屋里暖意融融。

白玛仁增的家在西藏山南浪卡子县打隆镇推瓦村,海拔5070米。这里常年天寒地冻,空气里的含氧量仅为平原地区的一半,全年平均气温在零下5摄氏度左右,群众生产生活长期面临严峻的高寒缺氧挑战。2024年,浪卡子县筹集资金160多万元,建设“生命之屋”35间,实现室内恒温恒氧。

d212b4093811ae22eeefd59acc3ea2b9.jpeg
2月1日,推瓦村村民在“生命之屋”吸氧。(受访者供图)

“以前屋里比外面好不了多少,经常感觉头晕、喘不上来气。”白玛仁增说。在“生命之屋”建成之前,村民们居住在土木结构的房屋中。这些房屋保温性能差,寒风从窗缝中吹进来,村民们不得不盖上厚重的被子。“要是睡着了,牛粪烧完了,冻得真是透骨。”白玛仁增说。

为了改善极高海拔地区群众生活质量,浪卡子县于2024年1月10日在推瓦村2户群众家中试点安装“生命之屋”。房屋墙体使用太空保温板,搭配双层真空保温玻璃窗,地板下铺设远红外发热圈。同时,每户配备小型供氧设备,改善高寒缺氧带来的身体不适。

经过试用,供暖供氧的新型住房成了群众的“暖心房”“康养房”,推瓦村也成为西藏首个实现全村供暖供氧的村子。

“自从住进了‘生命之屋’,我感觉身体好多了。”白玛仁增感慨地说,“现在屋里有暖气也有氧气,呼吸顺畅多了。”

“生命之屋”给村民生活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改善:即使室外温度低至零下20摄氏度,室内仍能保持恒温20摄氏度左右。24小时耗电量约10度,平均花费仅2.45元。

2ee8c30189ab2496b990e6adfb7b0446.jpeg
推瓦村“生命之屋”内的客厅。(受访者供图)

“以前夜里要醒好几次,现在‘生命之屋’里,能一觉睡到天亮。”村民卓玛央吉笑着说。

“生命之屋”不仅守护了村民的健康,也为推瓦村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推瓦村紧挨着热门游客“打卡地”——普莫雍错,村里计划在即将到来的第二届普莫雍错“蓝冰之约”活动中推出民宿服务。目前,已有26户村民将自家打造成接待游客的民宿。推瓦村党支部第一书记贺垚说:“我们要让更多的人走入‘禁区’领略高原之美,体验极高海拔村民的新生活。”

编辑:高佳槐

网站简介 |  本网动态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我要投稿 |  联系我们 |  工作邮箱 | 不良信息举报 |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本网站法律顾问:陕西洪振律师事务所主任 王洪
陕ICP备0701214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706142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0103号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南路336号 联系电话:029-85257337(传真) 商务电话:029-85226012 投稿邮箱:news@cnwest.com
Copyright ©2006- 西部网(陕西新闻网) WWW.CNWEST.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