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欧洲的“团结”只流于表面,实则缺乏统一的身份认同。当前欧洲正面临多重挑战,包括大国竞争、俄乌冲突、能源危机等。如果继续对俄罗斯封闭、对美国怀疑、对中国消极,欧洲可能陷入孤立状态。欧洲必须扭转“零和”观念,正视中国崛起,重视对华关系,在国家层面寻求政治对话,开拓合作领域,共同应对全球挑战。
本文为中国观察智库独家约稿,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日报中国观察智库。
作者:康斯坦丁诺斯·格里瓦斯 (Konstantinos Grivas)
希腊军事学院地缘政治学教授战争理论与分析部门主任
要研究欧洲和中国的经贸关系,分析它们之间的竞争与协作关系的特征,就不能只谈中欧,而应该在更广泛的地缘政治背景下进行研究。同样,中欧关系的好坏,以及欧洲如何“解读”中国,不是中欧自己就能决定的,而是深受西欧国家目前对待俄罗斯和美国的态度影响。
如今,欧洲正经历一个极具挑战的时期。旷日持久的乌克兰危机让欧洲人持续感受到来自俄罗斯的威胁。更重要的是,它造成了美俄之间前所未有的裂痕,这种裂痕甚至在冷战时期都没有出现过。尽管欧洲各国之间政治制度不尽相同,地缘政治方面存在竞争,甚至历史上打过无数场仗,但一直以来,欧洲人心中多少总是有一种“欧洲大一统”的观念。然而现在,情况变了。
在俄罗斯和西欧(包括许多中欧和东南欧国家)之间,一种深深的疏离感已经形成。此外,多年来的欧洲一体化进程让许多欧洲人将“欧洲”的概念缩小到“欧盟”,他们认为这个“小欧洲”正在受到外敌——也就是俄罗斯的威胁。与此同时,欧盟其实远未实现统一的身份认同,而内部的相互敌意和猜疑却放大了,尤其是几年前希腊爆发经济危机期间,欧盟主要经济体德国对待希腊的冷酷态度,在希腊人(其实不光是希腊人)看来好像是征服者对待被征服者一般。
因此,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两个欧洲”:一个是“统一的欧洲”,它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可以垄断“欧洲”一词,幻想把俄罗斯排除在欧洲大门之外;另一个是“多疑的欧洲”,团结只是人为制造出来的肤浅表象,实则内部矛盾重重。总而言之,欧洲就像是一个“缩小版”的、“删减版”的“半成品”。
图片来源:中国日报
与此同时,欧洲与美国的关系也处于一种微妙的状态。一方面,乌克兰危机强化了欧洲对美国军事力量的依赖;但另一方面,人们越来越担心,美国正在利用欧洲推进自己的地缘政治议程,重塑其对欧洲的霸权,把欧洲目前本就有限的一点独立性也剥夺掉。
此外,乌克兰危机和中东地区的长期不稳定也给欧洲经济带来了严重挑战,主要原因是欧洲的能源供应问题。这也引发了另一个问题。欧洲人痴迷于所谓的“绿色发展”,对核能比较反感,这让欧洲的能源基础设施从未像今天这样捉襟见肘。煤电被妖魔化了,核裂变发电也被妖魔化了,核聚变发电技术还遥遥无期,来自俄罗斯和中东的石油天然气要么被切断,要么极其脆弱,人们只能把仅有的希望寄托于可再生能源上——但这显然不能满足欧洲的能源需求。
综上所述,欧洲的认同感和凝聚力陷入危机,欧盟被多重危机团团包围,经济面临严重问题。
这还不算,这个本已深陷重围的欧洲还要疲于应对来自中国的“挑战”。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崛起,中国不可避免地成为欧洲在经济和工业领域的竞争对手和合作伙伴。所谓“国际关系”,本就应该是参与者之间竞争和协同作用的混合体。早在1648年《威斯特伐利亚条约》签订后,欧洲就呈现出多极化趋势,当时的欧洲各国就对这一点非常清楚。自那时以来,欧洲国家之间的关系一直是不断变化的协同效应和竞争关系的混合体。然而时至今日,“统一的欧洲”似乎已经忘记了这一点。
图片来源:中国日报
此外,主张二元对立的摩尼教一直以来是欧洲文化的一个重要元素,欧洲的种种地缘政治行为都建立在这个隐藏的基础之上。西方文化源于基督教,而西方基督教的一个基本元素是摩尼教对世界的解读。受此影响,西方国家把同其他国家的关系视为“零和”博弈——要么全面竞争,要么完全结盟,如果是对手,那么必须予以妖魔化。
因此,当代欧洲很难在现实和理性的框架内看待同中国的关系。一个内部团结岌岌可危的“半成品”欧洲、一个自绝于俄罗斯的“小欧洲”,它对美国持怀疑态度,对内部持怀疑态度,自然也对中国持怀疑态度。欧洲惯于在“绝对竞争或结盟”的摩尼教框架内看待国际关系,更加剧了这种怀疑。
只要乌克兰和中东的冲突还在继续,欧洲这种偏执的不安全感和怀疑就不会停止,反而会不断增长。尽快在这些地区建立和平——哪怕是脆弱的和平,也是至关重要的。
但比这更重要的是,要在中欧之间强化一种“合作的观念”。首先要认识到,欧洲决不能陷入与中国的竞争关系中。一个对俄罗斯封闭、对美国怀疑、对内部也怀疑、对中国消极的欧洲,有可能最终走向孤立,甚至自我毁灭。
与中国合作的框架如何构建?这需要中欧双方深刻理解乌克兰危机,明白独立自主制定外交和经济政策的必要性,进而通过国家层面展开合作。
图片来源:中国日报
编辑:韩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