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中国·运载千秋|江淮潮评:“皖”风吹过大运河,寻脉千年文化里的皖韵悠悠

时间:2024-06-30 17:52:28  来源:中安在线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何以中国·运载千秋|江淮潮评:“皖”风吹过大运河,寻脉千年文化里的皖韵悠悠

流淌2000多年、生生不息的中国大运河,是中国历史的见证者,文化的传承者,既是水脉,更是文脉

一提到运河,你首先想到的是哪一条?是连接太平洋与大西洋的巴拿马运河,还是沟通地中海与红海的苏伊士运河?

虽然这两条运河也很有名,但无论是比河道长度,还是比修建年代,中国的大运河都远超它们,是全球运河界当之无愧的C位大佬。

就在本周,世界运河大会在波兰北部运河城市比得哥什举行,曾多次探访中国大运河,内河航道国际组织总编辑大卫·爱德华兹-梅向记者展示了他的研究著作《文明之镜——中国大运河》,他说:“京杭大运河是中国工程师的骄傲”。

流淌2000多年、生生不息的中国大运河,是中国历史的见证者,文化的传承者,既是水脉,更是文脉。

巴基斯坦驻华大使莫因·哈克曾说,“当我漫步在此,我似乎可以听到古人购买商品时讨价还价的声音,可以看到诗人在灯火倒影中寻找灵感的景象,可以感受到家人们聚集在河岸边讲述自己的故事。运河就像讲故事的人,它使这些历史叙事得以保留,让我们可以与历史携手同行。”

从古至今,运河边从不缺行走的人。今天的安徽,依旧把大运河安徽段当作文化瑰宝来守护,既探寻传承千年的文化基因,又升华独具安徽特质的运河气派。

世界上的运河有很多,中国大运河只有一个;通济渠很长,中国现存段最为完整的“活态运河”只有泗县这一段。

淮北濉溪县柳孜运河遗址、宿州通济渠泗县……在世界文化遗产名录里,我们依稀可见桨声灯影的盛景。

“汴水之畔”超算中心,陶铝新材料为城市新发展“塑形”……在逐浪新质生产力的潮流中,我们清晰地看见古老运河的新生。

一步一个脚印,洞穿文化的本质,搭上发展的快车,大运河文化的传承和交流在江淮摇曳动人。

编辑:胡一瑾

网站简介 |  本网动态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我要投稿 |  联系我们 |  工作邮箱 | 不良信息举报 |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本网站法律顾问:陕西洪振律师事务所主任 王洪
陕ICP备0701214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706142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0103号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南路336号 联系电话:029-85257337(传真) 商务电话:029-85226012 投稿邮箱:news@cnwest.com
Copyright ©2006- 西部网(陕西新闻网) WWW.CNWEST.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