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长安街看见“延安”

时间:2025-08-29 08:01:57  来源:陕西日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在北京长安街看见“延安”

8月25日,在北京市长安街东单路口东北角,装饰有延安宝塔山、窑洞等元素的主题花坛吸引市民游客拍照打卡

87e87e354fca6b8a7114f3e42a197be3.jpeg

8月25日,在北京市长安街东单路口东北角,装饰有延安宝塔山、窑洞等元素的主题花坛吸引市民游客拍照打卡。 本报记者 刘居星摄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近日,北京长安街沿线建国门到复兴门之间精心布置了10组立体花坛。

从‌“烽火岁月”到“繁荣发展”,从“保卫黄河”到“科技强国”,每组花坛都蕴含着深刻的历史意义和时代精神,成为市民游客缅怀革命先烈、见证发展成就的新地标。

8月24日至25日,记者沿着长安街采访,看到两组陕西元素的主题花坛。

从远处望去,东单路口东北角的主题花坛上,用绿植搭建的宝塔山、窑洞等元素高高耸立,冲锋陷阵的战士栩栩如生。

来自延安市宜川县的江雪兴奋地在花坛前拍照。“在北京看到了家乡的元素,感觉很亲切。”江雪说,“在延安这片红色土地上,我从小听着先辈的英雄故事长大。他们的事迹始终激励着我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忠诚奉献。”

今年5月,山西省大同市的高玲玲和老伴参观了延安革命纪念馆,重温革命先辈的奋斗历程。25日,他们在这组主题花坛前又看到了熟悉的场景。

“党中央在延安带领中国人民走向抗战胜利,让我们过上了和平安定的幸福生活。我们更要牢记这段历史,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高玲玲说。

来自江苏省无锡市的范跃宁两次来到“宝塔山”花坛下参观。他对延安有着特殊的情感。27年来,他利用休假等机会130次深入延安,牵线完成30多个扶贫项目,资助了60多名贫困学生。今年4月,范跃宁还联系中国人民解放军仪仗司礼大队国旗护卫队退役队员,在宝塔小学组织了一场特别的升国旗仪式。“传承和弘扬延安精神,就是要更好担当时代使命,把有限的精力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范跃宁说。

一到整点,主题花坛就会响起《保卫黄河》的旋律。

“这首歌是著名作曲家冼星海在延安窑洞里创作的,也是中华民族为抗战发出的怒吼。在民族危亡关头,它激励着中华儿女振奋起来,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北京市民刘刚说,他在大学合唱团的时候经常排练这首歌,今天带着上小学的孩子来参观,希望下一代能铭记这段历史,好好学习、建设国家。

花坛前,一位身着“永远的军礼”T恤的游客在给女儿讲解花坛细节。他叫王宇,曾经当过民兵,如今是一名影视行业从业者。

“每当听到这个旋律,我内心就十分激动,中华儿女不屈不挠、保家卫国的景象就会浮现在眼前。我时刻准备着,‘若有战,召必回’。”王宇说。

北京市民朱小白和爱人用一下午的时间从建国门走到复兴门,在每一组花坛前参观打卡。“这一组组花坛讲述了祖国从抗战到强大的历史。一路走来,自豪感油然而生。”朱小白说,“我们要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努力去做幸福生活的创造者。”

记者 刘居星 群众新闻网记者 雪野

编辑:韩睿

网站简介 |  本网动态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我要投稿 |  联系我们 |  工作邮箱 | 不良信息举报 |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本网站法律顾问:陕西洪振律师事务所主任 王洪
陕ICP备0701214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706142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0103号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南路336号 联系电话:029-85257337(传真) 商务电话:029-85226012 投稿邮箱:news@cnwest.com
Copyright ©2006- 西部网(陕西新闻网) WWW.CNWEST.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