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何曾是两乡——写在2025陕台文化交流周活动开幕之际

时间:2025-07-08 07:52:59  来源:陕西日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明月何曾是两乡——写在2025陕台文化交流周活动开幕之际

据统计,2024年以来,陕西已聚集两岸青年交流逾2000人次,其中台湾青年超1300人次

夏日的西安,石榴花盛开在大街小巷。7月8日,以“弘扬中华文化,谱写青春华章”为主题的2025陕台文化交流周在此拉开帷幕。这场年度盛事,不仅是文化的互鉴,还是青春的嘉年华,更是两岸中华儿女情谊交融的“会客厅”。

“华夏山川根脉连,一脉相承天地宽;秦岭遥思阿里山,云海叠千帆,黄河涛声应和着,日月潭呢喃……”一曲《陕台秦思》,见证着陕台两地跨越山海的文化共鸣、血脉共振。

两岸一家亲,陕台亲上亲。在台湾彰化县,一个名为“陕西村”的村落至今保留着陕西的古老习俗。陕西村祠堂里高悬的楹联“五千年文化相传根深叶茂,三百年伦常悠叙源远流长”,是祖辈离乡的见证,更是文化根脉未曾断裂的宣言。台湾建筑大师李祖原设计的法门寺合十舍利塔,在三秦大地庄严矗立。这一祠一塔隔海相望,共同守护着华夏文明生生不息的血脉。

心若相近,海峡即为通途。自1987年台湾开放探亲以来,这条情感的通道日益宽阔。寻根祭祖的香火、文物巡展的辉光、校际合作的桥梁、青年互动的笑声、基层参访的足迹……彰化陕西村乡亲重回故土,台南李氏宗亲陕北溯源,两岸心手相牵。

陕西始终怀揣“两岸一家亲”的暖意,尊重、关爱、造福台湾同胞,落实同等待遇,诚邀台胞共享发展硕果。台胞李明在陕经营企业多年,深有感触:“陕西对台胞的关爱实实在在,创业热情和创新精神在这里能开花结果。”在陕台胞家庭扎根三秦沃土,深度融入现代化建设,有的荣膺“三八红旗手”“最美家庭”,有的参与盛会,有的亮相国庆庆典,归属感与幸福感与日俱增。

今年春节的铜川社火创新大赛,上演了一场跨越海峡的文化对话。在陕台企宇腾科技带来的电音“三太子”闪亮登场,其动感节奏与古老民俗奇妙交融,与当地翻腾的舞龙、威武的舞狮同台献艺。海峡两岸的民俗火花在此刻碰撞。

从冬到春,陕台之间的文化纽带不断延展。

今年2月至5月,“盛世壁藏——唐代壁画文化特展”跨越海峡,在台中、新北、新竹等地绽放盛唐风华。新竹阳明交通大学艺文中心顾问洪惠冠深情寄语:“文化交流让两岸民众共享中华文明的无价瑰宝。”

4月初,作为清明公祭轩辕黄帝的重要篇章,第十八届海峡两岸文化艺术展在西安盛大启幕,405件两岸艺术精品争奇斗艳。台湾书法家陈铭镇现场挥毫,墨香中寄予深情:“期待以艺术为桥,让两岸同胞越走越近、越走越亲。”

山海隔不断,两岸共潮生。从民俗的狂欢到艺术的对话,再到非遗的传承,文化成为两岸同胞交流的媒介。

近年来,陕西以“两岸一家亲”为舵,精心打造18个对台交流基地,用心培育“相约长安·青春同行”文化交流周、海峡两岸大学生汉唐文化冬令营等品牌活动,让两岸同胞在中华文化长河的滋养中,共鸣共情,携手前行。

当历史的浪潮奔涌向未来,青年就是那澎湃的浪花。融合发展,青年先行——陕西将此信念化为行动,将台青工作置于交流融合的核心位置,多层次交流格局已然成型。

“长安回望 携手可期”两岸大学生交流营中,青春梦想扬帆起航;两岸青年艺术工作营内,创意火花竞相迸发;创业就业主题实践场上,抱负激情彼此激荡;赛艇文化研习营中,同舟共济的汗水洒落江河。

今年年初,在西安交通大学,2025海峡两岸大学生迎春联欢会暖意融融。歌舞交织演绎陕台情缘,非遗体验深化心灵共鸣。台湾大学生洪宇辰身着汉服,说出心中所想:“志同道合的伙伴与新灵感的碰撞,是此行最美的收获。”

台湾青年刘乐妍已是第二次踏上陕西这片热土,参与“山乡花开·秦巴有约”乡村振兴采访直播。行走大陆10年,足迹遍布10余个省份,她已化身为两岸农业合作的桥梁。“愿我的声音让更多台湾乡亲看见大陆乡村新貌,为祖国乡村振兴注入台湾青年力量。”她说。

为延揽台湾青年英才,陕西栽下梧桐引凤凰,创建台湾青年就业创业基地。自今年1月起,先后发布实习岗位460个、就业岗位980个。政策激励与服务优化双管齐下,搭建坚实舞台。省台办主任姚金川在与台湾青年恳谈时承诺:“我们将拓展平台、优化服务,助力台湾青年在陕筑梦、追梦、圆梦,成为陕台交流的闪亮使者。”

据统计,2024年以来,陕西已聚集两岸青年交流逾2000人次,其中台湾青年超1300人次;安排实习260人次,促成就业50人。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千年之前王昌龄的喟叹,已成为今日陕台青年跨越山海、双向奔赴的生动写照。当秦岭的风拂过阿里山的林涛,当黄河的浪呼应日月潭的波光,这座由文化根脉铸就、被青春携手架设的连心桥,必将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阔征程中绽放不朽的光华。

以梦为马,诗酒趁年华。盛会序幕将启,青春之约可期。长安城中,新的篇章正待两岸青年共同执笔书写。记者 郑斐

编辑:张娟

网站简介 |  本网动态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我要投稿 |  联系我们 |  工作邮箱 | 不良信息举报 |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本网站法律顾问:陕西洪振律师事务所主任 王洪
陕ICP备0701214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706142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0103号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南路336号 联系电话:029-85257337(传真) 商务电话:029-85226012 投稿邮箱:news@cnwest.com
Copyright ©2006- 西部网(陕西新闻网) WWW.CNWEST.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