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环抱,电力线路纵横交织;绿水相依,拦江大坝巍峨耸立。6月26日,在引汉济渭黄金峡水利枢纽并网工程现场,伴随着张力机巨大的轰鸣声,导线在牵引机的带动下,如游龙般向远方的铁塔延伸。
作为引汉济渭工程的“龙头”,黄金峡水利枢纽总库容2.21亿立方米,年供水能力10亿立方米,其电站装机容量13.5万千瓦。这项工程具备供水、发电等多重功能。
“2019年,国网陕西电力科学制定了引汉济渭黄金峡水利枢纽并网工程方案,计划从黄金峡水利枢纽出2回110千伏线路,接入330千伏洋县变电站,满足枢纽电站能源消纳与区域电网升级需求。”该工程负责人、国网陕西电力汉中供电公司施工项目经理田长银介绍,经过前期大量勘察准备,今年3月,黄金峡水利枢纽并网工程开启全面建设。
“电缆自330千伏洋县变电站出线后,经过龙亭镇、槐树关镇、黄金峡镇……”田长银站在工程路径图前,为记者详细讲解线路走向,“整个工程穿行于秦岭南麓,沿途地势起伏大、沟谷纵横,且穿越多个密集居住区,不仅施工难度大,还要确保居民正常用电不受影响。”
针对当地复杂的地形条件,施工单位研究决定,采用无人机放线技术,依托智能飞控系统精准投放导引绳。这种方式不仅可以突破地域条件限制,还将大幅减少架线误差,提升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
在槐树关镇万岭村施工现场,汉中供电公司电力人员张明亮手持控制器,精准操控一架无人机徐徐升起。机下悬挂的导引绳迎风散开,随无人机盘旋上升。绳索在空中摆动,经过多次位置调整,终于穿过线塔滑轮展放在铁塔上。紧接着,牵引绳又连着导线“爬升”。当牵引绳与导线成功连接起两侧铁塔的瞬间,一段崭新的110千伏输电线路便在这崇山峻岭间完成“空中对接”。
“过去人工放线,爬坡越岭耗时费力,3公里线路就得干上一周。尤其是遇上两山夹谷,硬拽电缆上山的话,电缆容易受损,沿线植被也易遭损毁。”趁着休息时间,张明亮告诉记者,现在仅需无人机出马,十几分钟就能完成一级牵引绳展放作业。
建设期间,汉中供电公司每日精准调度4个架线班同时施工,并依托数字化施工管控平台实时统筹资源、管控施工现场,确保工程安全、高质、高效推进。
引汉济渭黄金峡水利枢纽并网工程新建线路83.71千米、铁塔216座。截至6月30日,该工程1回110千伏线路组立铁塔108基、放线总长42.375千米,已实现1回线路全线贯通。黄金峡水利枢纽电站发出的电能将注入区域电网,有效破解佛坪县单电源供电困境,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绿色动能。(记者 肖倩)
编辑:王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