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3日,西安市河堤路天玑湖沿线,市民在露营。
“西安人不是在搭帐篷,就是在搭帐篷的路上。”春日升温,不用长途跋涉的本地游、近郊游成为“香饽饽”,“偷得浮生半日闲”的露营成为西安市民追求的时尚度假方式。
赏星、观月、玩水……露营精准切中了都市人“向野而生”的春日渴望。尤其是遇上周末,各个露营地更是“一位难求”。京东、天猫等平台显示,3月以来,露营相关用品搜索量和销量同比或环比大增,露营经济成为各方角逐的新风口。清明假期美团旅行数据显示,西安露营搜索量居全国前三,露营搜索量同比增长132%,露营基地搜索量同比增长146%。
需求井喷,露营成时尚新宠
黑色沙滩、驻唱歌手、鸡尾酒……因为“拿捏了年轻人的血脉”,西安市未央区3·Lin Camp城市集合营地成为新晋网红“打卡地”。
“露营能满足我对‘短暂逃离’生活烦恼与‘深度放松’的双重需求,特别放松。”4月10日,西安市民刘晓宁说,作为网络创作者,“拎包到店”就能感受露营松弛感的店铺是她的首选。
秦岭脚下,依山傍水,优越的自然资源为陕西露营产业发展提供了天然沃土,越来越多的市民扎起帐篷、支开天幕,在户外享受春日时光。
今年42岁的王刘军是一名资深露营爱好者。“专业露营老手更喜欢登山,登山杖一拿、冲锋衣一穿、徒步鞋一蹬、帐篷一背,大家成群结队在山林中探寻野趣。”他说。
近年来,除了免费开放的杜邑遗址公园、西安浐灞国家湿地公园等露营场地,西安市周边还涌现出一批营利性露营基地。“大部分露营地提供免费场地或收取少量场地费,需要大家自带帐篷等物品。这些露营地集中在长安、蓝田、鄠邑等地。”王刘军说。
随着消费者对露营地环境、配套设施的需求向个性化方向发展,“房车+露营”“音乐会+露营”“旅拍+露营”等特色露营产品层出不穷。
“成熟的营地自然风光优美,帐篷、越野摩托、垂钓等设施一应俱全,很适合家庭露营。这样的好地方很抢手,一般要提前预约。”王刘军说,多元化的露营场地为消费者提供了更丰富的选择。
供给多元,场景细分促发展
清风轻拂,天玑湖碧波潋滟。4月13日,在西安市河堤路天玑湖沿线,一顶顶帐篷错落分布。帐篷之下,洋溢着人们灿烂的笑脸。
“露营要搬不少东西,所以我们选择少走路、靠水边、停车方便的地方。”在天玑湖边露营的西安市民李婕向记者分享心得。
李婕是“全职宝妈”,为了让孩子全身心投入大自然的怀抱,今年她特意“升级”了露营装备。“我在网上买了帐篷、吊床、一次性碗筷等,总共花了300多元。”李婕说,户外装备市场品牌多、选择余地大,消费者完全能在预算范围内买到心仪的产品。
从简易户外野餐到专业野外露营,不同层次的消费需求推动露营市场的细分化,家庭露营、户外探险等场景的“装备组合”应运而生。
艾媒咨询数据显示,在2024年中国露营消费者花费较多的装备中,38.57%的消费者选择折叠椅与桌子,37.51%的消费者选择炉具、餐具,36.14%的消费者选择帐篷。
记者走访多家商场发现,一些商家将帐篷、登山杖、冲锋衣等摆放在“黄金位置”,一些商家将各类户外装备以场景化方式呈现,吸引不少消费者“沉浸式体验”。
“当前是露营高峰期,相比以往,消费者更注重产品性能、颜值。”迪卡侬(西安)体育用品有限公司销售员贺睿介绍,家庭露营消费者大多选择大型帐篷、户外游戏道具,户外探险露营消费者则选择高性能登山背包、照明设备、导航仪器等。
规范待立,加强监管谋长远
随着技术的不断升级,露营消费呈现出“装备进阶”的特征。
“天幕+投影仪+可监测PM2.5”的智能帐篷组成露营时尚新场景;车载冰箱、迷你卡式炉、烤肉锅等户外产品琳琅满目;饭团、水果拼盘、部队火锅等露营餐火爆……不少商家为消费者提供“一站式”服务。
艾媒咨询调研数据显示,预计2025年我国露营经济核心市场规模将上升至2483.2亿元。
露营经济“出圈”了,营区乱收费、破坏生态、营地宣传图和实际不符等问题随之而来。
在河堤路,环卫工人王会霞最近满心忧虑。“有些市民随意找块平整的草地扎起帐篷,垃圾随手扔。我们的工作量一天比一天大。”王会霞无奈地说,更让她提心吊胆的是,还有市民露营时毫无顾忌地使用明火烧烤。
记者走访多个露营地发现,乱丢垃圾、明火烧烤、侵占绿地等不文明现象屡见不鲜,在给露营地的环境带来破坏的同时,隐藏着巨大安全隐患。
“要对缺乏资质的经营性露营场所予以规范”“要对露营时破坏、污染环境等行为加强监管”“扩大优质露营场所的供给”……面对露营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诸多问题,专家们纷纷给出建议,倡导消费者以文明素养守护自然环境,用“无痕露营”新风尚记录美好时光。
编辑:呼乐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