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5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节目播发报道《新春走基层:泾河大峡谷里的工地搭档》,聚焦东庄水利枢纽工程建设者的春节坚守。报道采访扎实,用丰富的音响呈现春节假期工地的繁忙景象,致敬一线劳动者。报道当天还在《新闻纵横》《新闻晚高峰》等重点节目滚动播出。
点击音频,收听报道
冬日的泾河大峡谷,白色的雾气沿着河流慢慢升腾。东庄水利枢纽工程的建设工地上,缆机司机陈富贵正在缆机平台的操控室里紧张地工作。只见她沉着稳定地操控高空中的混凝土吊罐,将其吊运到大坝的浇筑点。
陈富贵:往哪儿走?
郭鹏程:应该在一百四十几差不多。
近十年的工作经验让陈富贵在缆机操控中“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保证每一次混凝土投放都准确无误。
“这个操作要求比较高,不允许有分心分神,有的时候因为信号传递不清啥的,咱们注意到了就要把手柄该回零的回零。”
缆机操作任何一丝细微的疏忽或判断失误,都能引发严重的安全事故。工作多年来,凭借细腻的观察力和精湛的专业操作技能,陈富贵成功处置了多起潜在的隐患。
“3号空挂一档,起2档……”
对讲机中说话的人叫郭鹏程,是一名缆机指挥员,也是缆机司机陈富贵的搭档。郭鹏程是一名“00后”,入行只有两年多,不过,他已经积累了丰富的指挥和调度经验。在他看来,缆机指挥员像缆机司机的“眼睛”一样,对缆机操作的“盲区”进行精准指挥。
“我们作为司机室的眼睛,报话首先一定要清晰,司机室能听得明白,报话机的杂音太大,司机室是不会动车的。”
东庄水利枢纽工程是目前全国唯一在建的具有调水调沙功能的大型水利工程。工程建成后将有效解决渭河河道淤积和洪水灾害问题。
缆机起落、吊臂往来……春节假期的施工现场,依旧一片繁忙景象。目前,东庄水利枢纽工程大坝最高坝段已达到187米,达到总高230米的81%,累计浇筑量超140万方。春节期间,有近200名建设者坚守在岗位上,确保工程建设安全有序推进。对于远方的家人,他们满心思念。而看着自己参与的工程不断取得进展,他们也是满心自豪。
郭鹏程:“看着我自己浇筑的大坝它一点一点长起来,我觉得我很有成就感,很自豪。”
陈富贵:以现在的施工进度的话,今年是我们在东庄(工地)的最后一个年,我们这些参与国家级(水利工程)大坝建设,还是感觉比较自豪的。
总台记者:温超
起点新闻记者:董少波 黄璞
编辑:王曦 李荇 李洋
审核:许革武 李彤
编辑:韩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