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4日,省委宣传部、省政府新闻办举办新闻发布会,省卫生健康委发言人围绕“以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抓手、深化‘三个年’活动、推动高质量发展”主题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扎实推进
推进国家和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第五批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项目,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榆林医院二病区正式开工。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西北)西安市儿童医院获批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5个。科学规划陕南、陕北、关中东西部4个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加快推进建设,每个项目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2亿元,着力解决群众就近治疗疑难重症问题。
推动医疗集团和医共体建设。宝鸡、铜川、延安出台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建设试点实施方案,建立试点工作协调管理机制,完成网格化布局设置。以省为单位全面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纳入县域经济发展统计口径的83个县(市、区)建设医共体119个。
加强基层卫生健康服务。持续深化“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全省69.5%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达到国家服务能力标准。卫生健康、医保部门联合推进集采药品“以镇代村”采购工作模式,81%村卫生室纳入医保定点,基层群众用药及报销更加便捷。
健全公共卫生体系。加快推进疾控体系改革,全省10市、107县(区)疾控局全部完成挂牌组建,10市、93县(区)完成疾控中心和卫生监督机构整合。今年以来,全省无甲类传染病报告,乙、丙类传染病发病率较去年同期分别下降20.24%、40.20%,均处于低水平流行。
推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强化综合医院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获批国家中西医协同“旗舰”科室建设项目18个、国家妇幼中医药特色建设单位3个,加快推进3个国家中西医协同“旗舰”医院试点项目建设。
推动检查检验结果互认
深化薪酬制度改革,持续抓好“两个允许”政策落实,按照公立医院公益目标任务完成情况,统筹考虑当地经济发展情况、同级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水平和公立医院的事业发展需求,核定当年绩效工资总量。在核定薪酬总量内,允许公立医院自主设立薪酬项目、自主分配,并向群众急需且人才短缺的科室倾斜。
推动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全省检验结果互认项目进一步扩增,三甲医院检验结果互认项目101项,其他二级以上医疗机构互认项目60项,414家医疗机构438个临床实验室检验项目结果实现全省互认。在安康市开展医学影像检查互认试点。
“三医”协同发展和治理得到加强
省卫生健康委、省医保局、省药监局建立医疗医保医药协同治理机制,推动解决医保支付方式改革、药品耗材采购和供应保障等重点事项。
健全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省级统筹调剂若干措施的通知》,从建立医保基金省级统筹调剂制度入手稳步推进基本医保省级统筹工作。
加快推进支付方式改革。出台《关于加强省内异地就医住院费用管理的指导意见》,将省内异地住院费用纳入支付方式改革。印发《关于中医优势病种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加快推进中医优势病种有效落地。扎实开展药品耗材集中带量采购。落地执行2批国采药品耗材、8批省际联盟(省级)药品耗材集采项目中选结果,完成3批国采药品耗材、5批省际联盟(省级)药品耗材续签和接续工作。全省累计执行集采药品769个、医用耗材29大类,平均降幅超过50%。(记者 张毅伟)
编辑:王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