釉里见天青 一壶显婀娜

时间:2024-09-03 11:02:28  来源:群众新闻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釉里见天青 一壶显婀娜

“青釉贴塑人物纹执壶这样一批五代耀州窑瓷器,器表呈现出娇媚典雅、温润含蓄、美如青玉的韵味,这是耀州窑天青釉的典型特征

“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很多年轻人因为这句歌词第一次听到“天青色”。

在古代,天青色用来形容青瓷的颜色。天青釉是中国古代珍贵的单色釉品种,一般认为其始于传说中的柴窑,最早的天青釉实物则显现于汝窑。随着文物的不断出土,有学者指出天青釉实非柴窑与汝窑的“专利”,最早的天青釉应发轫于五代时期的耀州窑。

收藏于铜川博物馆的青釉贴塑人物纹执壶,胎质细腻、造型精美,施天青釉。8月28日,记者来到馆内,通过青釉贴塑人物纹执壶,探寻天青釉的魅力。

重温耀州往事

2019年,铜川新区未来城小区建设过程中发现了青釉贴塑人物纹执壶,后交由铜川市博物馆馆藏。如今,青釉贴塑人物纹执壶成了来这里参观的游客必看的文物之一。

8月28日,铜川博物馆展厅里,讲解员李清霞向游客介绍青釉贴塑人物纹执壶。游客靠近玻璃窗,仔细观察着这件1000多年前的文物。

李清霞说:“你们看,青釉贴塑人物纹执壶的腹部刻有五处壶门型开光,内贴塑坐姿人物。这些人物身形肥健、面目模糊,头长圆且微向右偏。他们身着宽袖长袍,袒胸露腹,盘着左腿,屈着右腿,赤脚。”

青釉贴塑人物纹执壶通高17厘米,壶身高14厘米,最大径居中。盖母口,盖高4.8厘米,盖口径6.2厘米,盖面边缘平直,圆弧盖顶上有宝珠形钮。壶身圆唇,敞口,粗长颈,斜肩。执壶肩部一侧有八棱形管状流,流对应一侧肩颈部贴塑扁平形长鋬。鋬由肩部上翘至壶口高度后,内翻下垂后再平折,与壶颈黏接。

游客中不少人还去了耀州窑唐宋遗址参观,大家对耀州窑瓷器的演变很感兴趣。

李清霞告诉大家,耀州窑自唐代开始烧制瓷器,这一时期的瓷器以黑釉、白釉、茶叶末釉以及花釉为主。中晚唐时期,耀州窑开始转为烧制青瓷。发展到五代,耀州窑青瓷烧造已经到达第一个高峰。可惜的是,五代时期耀州窑烧瓷史书失载。但可以明确的是,自唐以来,耀州窑开始生产包括青瓷在内的各种釉色品种瓷器。五代时期,产品逐渐转向以青瓷为主,质量相当高,有向外流通的条件。

《五代黄堡窑址》登记的1600余件青瓷标本中,明确具有天青釉特征的瓷器仅约占总数的5%。作为最早一批天青釉成品,青釉贴塑人物纹执壶保存完备,釉色清亮,具备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史学价值。

随后,李清霞带大家看了五代耀州窑里出土的带有“官”字的青瓷。“这是第一次在窑址中出现‘官’字款青瓷。考古学者推测,这一时期的耀州窑所产瓷器,使用者多是高级贵族或官吏。”李清霞说。

追溯贴塑工艺

耀州窑瓷器造型纹样丰富多样,构图美观合适,装饰手法新颖多变,工艺技巧娴熟精妙。青釉贴塑人物纹执壶造型独特,采用了贴塑工艺。

铜川博物馆考古研究部主任魏超告诉记者,贴塑工艺也叫贴花技艺,是用模具或捏塑的方法制作出各种人物、动物和花朵的浮雕造型,后用坯料泥浆贴在器坯上的一种手法。常见的纹样有仰覆莲瓣、人物、佛造像、蟠龙等,多装饰在瓶、壶、尊、灯、炉等器具上。

耀州窑青釉贴塑人物纹执壶上所采用的贴塑工艺受金银器影响产生。五代耀州窑造型以仿金银器最为突出。

在古代,金银器的制作代表了手工业技术的顶端。《新唐书·百官志》中记载,工人学习金银器制作需要四年,是诸多技艺中学习时间最长的。

为什么要仿照金银器制作工艺生产瓷器呢?这种流行风尚的历史原因,主要是普通人受阶级、财力限制,无法拥有金银制品,于是寻求低价材料,比如锡、陶瓷来做替代品。

耀州离当时最为繁华的长安距离近,意味着相比其他窑口,时下流行的艺术样式与风格能够在更快的时间内传到耀州,进而在瓷器上体现出来。

唐代金银器最为特别的便是捶揲工艺,就是利用金、银质地比较柔软、延展性强的特点,通过反复捶打、敲击,直至器形和纹饰成型。基于瓷器材质的不同,耀州窑工匠自然不能完全照搬捶揲工艺,但他们抓住了此种工艺的审美精髓,并结合了瓷器原料自身可塑性与黏结性强的特点,在五代时期开创了两种独具耀州窑特色的装饰艺术。第一种便是“贴塑”,给瓷器做加法;第二种为剔花,即在器物表面依据设计纹样进行剔刻,从而使纹样以立体浮雕的形式呈现。贴花与剔花,采用不同的方法,取得相同的装饰效果,有异曲同工之妙。

铜川市考古研究所所长仵录林介绍,五代时期,耀州窑黄堡窑场已全面掌握了翻胎制模贴塑工艺技法。模制是贴花的基础,在五代地层出土了大量的盅、杯、壶柄、壶盖及鱼、鸟等模具,同时出土了一批模制成形的贴塑纹样。模范的出现和模制工艺的发展,为贴花技法的出现创造了条件。

耀州窑陶瓷工匠贴塑纹样绝大多数源于自然,是现实生活中各种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事物。青釉贴塑人物纹执壶上的人物形象,表达了五代时期的人对隐逸境界的向往

探秘天青釉

凡亲眼看过青釉贴塑人物纹执壶的人,无不被其温润的气质吸引,这便是天青釉的迷人之处。

天青釉是五代耀州窑最著名的釉色。追溯天青釉的由来,要从后周世宗柴荣说起。明代谢肇浙的《五杂俎》记载,“柴窑世传柴世宗时烧者,所司请其色,御批云:雨过天青云破处,这般颜色做将来。”

明代张应文在《清秘藏》中指出:“论窑器必曰柴、汝、官、哥、定。柴不可得矣,闻其制云:青如天,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此必亲见,故论之如是其真。余向见残器一片,制为绦环者。色光则同,但差厚耳。”这里说明,古人认同柴窑是五大名窑之首,但真正的柴窑瓷器,最晚到明代已经很难见到了,只能从残瓷碎片中窥探一二。

中国古陶瓷研究会常务理事、耀州窑博物馆名誉馆长禚振西于20世纪70年代前往铜川黄堡,进行耀州窑考古发掘。她在主持发掘耀州窑遗址时,发现五代地层出土的天青釉瓷片标本非常符合古人对柴窑特点的描述。1985年,在中国古陶瓷研究会上,禚振西以“汝窑、柴窑与耀州窑的几个问题”为题进行了主题发言,首次提出耀州窑遗址出土的五代天青釉瓷很可能就是古人记述的柴窑青瓷,是最早的天青釉,可能影响了汝窑天青釉。

明代《格古要论》“柴窑” 条载:“柴窑,出北地,世传柴世宗时烧者,故谓之柴窑,天青色,滋润细媚,有细纹,多足粗黄土,近世少见”。禚振西指出,“北地”是郡名,耀州在历史上确属北地郡,历史文献及《耀州志》有详述,很多碑刻及史书中都称耀州地区为“北地”。

禚振西的观点不仅为后续的考古发现提供了理论基础,也为理解两大窑系间的渊源关系开辟了新路径。东方艺术博物馆馆长李彦君在《柴窑与耀州窑》一书中,提出了柴窑为多品种合称的新观点,挑战了传统的单一品种说,为大家理解柴窑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提供了新的视角。

“青釉贴塑人物纹执壶这样一批五代耀州窑瓷器,器表呈现出娇媚典雅、温润含蓄、美如青玉的韵味,这是耀州窑天青釉的典型特征。”魏超介绍,唐代耀州窑烧制的青灰釉是天青釉生产的基础,耀州窑灰白胎青瓷釉中氯化钾的含量高,是目前为止最早的钙碱类青瓷釉。到了五代,耀州青瓷烧制温度不断升高,易形成釉层的失透感,使得釉层呈现天青或粉青、淡天青。

为揭开柴窑神秘的面纱,陶瓷学者们从未停止探索的脚步。相信随着青釉贴塑人物纹执壶等更多天青釉文物的面世,柴窑的面目会更加清晰。(记者 师念 见习记者 李怡佳)

编辑:王瑜

网站简介 |  本网动态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我要投稿 |  联系我们 |  工作邮箱 | 不良信息举报 |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本网站法律顾问:陕西洪振律师事务所主任 王洪
陕ICP备0701214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706142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0103号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南路336号 联系电话:029-85257337(传真) 商务电话:029-85226012 投稿邮箱:news@cnwest.com
Copyright ©2006- 西部网(陕西新闻网) WWW.CNWEST.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