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居,方能乐业
住房乃民生之本
是百姓幸福生活的根源
希望里·奥体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
从解决新市民、青年人住房问题,到推动保障性住房筹集建设;从坚持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盘活土地资源,到推进“保交楼”、回迁安置、老旧小区改造……西安始终把住房保障作为推动民生改善的重要举措,保障性住房建设稳步推进,住房保障体系不断完善,住房保障能力持续增强。
今年全市累计筹集配售型保障性住房6080套,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3713套;计划开工老旧小区改造项目74个……让人民群众的安居梦、优居梦照进现实。
新市民、青年人
住有所居安家立业
希望里·奥体保障性租赁住房。
8月14日,记者在位于浐灞国际港融合路及港兴四路附近的希望里·奥体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见到了正在办理入住手续的小吴,她是新入职铁一陆港小学的一名老师,为了通勤方便,她果断地选择了这里。“听同事说,租房是件让人头疼的事儿,租金、位置、配套等都要权衡。”小吴说,听说学校附近有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她就毫不犹豫登记信息锁定了房源。说着,小吴就带着记者来到她租住的房间。69.14平方米的一室一厅干净明亮,屋内家具家电齐全。“房间面积虽然不大,但是该有的一样不少,甚至还配有衣帽间,对于爱美的女生来说特别友好。”小吴笑着说。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市保障性租赁住房数量逐步扩大,申请的新市民、青年人越来越多。为更好服务广大租户,西安市安居集团不断提升管理服务水平,在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上下足功夫。
希望里·奥体保障性租赁住房小区。
此前,有租住需求的市民可在项目房源发布后,登录西安市住建局网站查询并登记,也可通过“西安住建”或“安居资产集团”微信公众号查询房源信息。8月1日,项目正式上线西安市保障性租赁住房管理平台,市民租住更加方便。
此外,社区在居住体验和生活品质上也不断提升,加入了一系列智慧元素,智能化物业管理、智能门禁系统、节能灯具等多种“智慧+”科技应用,围绕“衣、食、住”等方面为住户提供更加安全、优质、便捷的生活环境。在社区的监控中心记者看到,智慧社区管理平台上可随时查看社区内部的运行情况,有鸟瞰摄像头、高抛摄像头等24小时守护社区安全。社区的地下车库还具有空气质量检测功能,会根据车库湿度、二氧化碳浓度自动启动通风除湿功能,提升住户的生活品质。
希望里·奥体保障性租赁住房小区监控中心。
老旧小区改造
让“老居民”乐享“新生活”
粉刷一新的外墙、平整洁净的路面、设计美观的绿化、规范有序的车位、设施齐全的儿童游乐区、健身场所和及时更新的地下管网,让位于泾河工业园区的车城温泉花园小区变了模样。
改造后的车城温泉花园小区。
作为西安市老旧小区改造任务中的一员,车城温泉花园小区的改造与其他被改造的老旧小区一样,在“老地方”呈现出全新的面貌,部分居民也纷纷重新装修房子,开始享受“新生活”。
改造后的车城温泉花园小区增设了儿童游乐区。
居民王师傅告诉记者,前些年,小区楼房年久失修,环境卫生较差,私搭乱建问题突出,道路破损出行困难,特别是管网老旧,每年冬天的采暖季,暖气不热成了大家的心病。如今,这里已是另一番景象:外墙加了保温层,去年冬季小区里不再有人喊冷了;以前闲置成为停车场的广场,改成了乒乓球场、羽毛球场;破旧的中心广场翻新成了篮球场、足球场,增设了儿童游乐区、环形步道;小区里还设置了生态车位、电动自行车和电动汽车充电桩……眼前熟悉的院子、熟识的老邻居配上这样的好环境,生活好不惬意。
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既是关系居民日常生活的关键“小事”,又是城市基层治理中的民生“大事”。西安自2013年开始老旧小区改造试点工作以来,截至目前,西安市共改造完成2217个小区,建筑面积3459.2万平方米,惠及群众39.9万余户。
居民在小区绿道散步。
2023年开工改造的137个老旧小区,目前已改造完成81个,剩余56个小区正在紧张施工中;2024年全市计划开工老旧小区改造项目74个,目前已开工47个项目,其余27个项目正在前期准备工作中,凌乱的“大杂院”通过改造变成宜居整洁的“新小区”,“颜值”更高、功能更全,重新焕发出生机与活力,群众居住幸福感和满意度不断提升。
改造后的车城温泉花园小区。
安居乃民之所盼。从“忧居”到“宜居”,作为一项民生工程、民心工程,住房保障工作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目前,我市还在不断推进“保交楼”工作,登记在册的14个项目7661套住房已全部完工交付,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建成交付回迁安置项目11个,涉及3611户13546人。未来,西安将持续推进住房保障这项实事,坚持不懈解决困难群众住房问题,促进实现全体人民“住有所居、住有优居”。
编辑:张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