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博物馆游 文物看丝路——开篇:客从丝路来

时间:2024-07-23 12:20:37  来源:西部网  ©原创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暑期博物馆游 文物看丝路——开篇:客从丝路来

例如西安博物院研学课程中“客从丝路来”的“客”,指的是“史君墓石椁”的墓主人“史君”

今年是“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路网”申遗成功十周年。其实,每个人的心中都有自己对丝绸之路的理解。让我们在这个暑期走进博物馆,刷新自己心中的丝绸之路。

随着暑期到来,各博物馆的研学活动纷纷展开,西安博物院用镇馆之宝“史君墓石椁”将小朋友们带入丝路之旅。

47341fa222db28983350330091bf9aa3.jpeg

西安博物院教育专员 张希晨:“有很多报名的家长朋友在公众号上看到给大家说的是‘客从丝路来’,那么这个客是什么客?他为什么要从丝路而来呢?

其实,丝绸之路虽连接东西方上千年,但很长时间并没有固定的统一名称。直到近代德国地理学家费迪南•冯•李希霍芬1877年出版的著作《中国——我的旅行成果》中,首次提出了“丝绸之路”的概念。行动在中国,命名于西方,这本身就是一种文化交融。

陕西历史博物馆 馆长 侯宁彬:“丝绸之路虽然说只有短短的这四个字,但是把整个沿线的文化背景和人文交流,总结的非常到位,所以大家都接纳了这么一个概念。

有了这条连接东西方的道路,各种中原不曾出现的“奇装异服”逐渐走入中华大地。到了唐代,作为国际化大都市的长安,大家已经见怪不怪,甚至有些西方元素已经融入其中。比如陕西历史博物馆的“唐彩绘胡人男立俑”,陶俑的着装就是当时典型的胡人装扮。

665b3556b8918b6af136cbaa58911b8d.jpeg

1c1a9de73268948d345c077b0145de83.jpeg

侯宁彬:“其实,陕西历史博物馆跟丝绸之路有关的文物很多,比如胡人俑就反映的是唐代和中亚、西亚之间的交流。俑的打扮全是西方化的,跟我们关中或者中原的人完全不一样。也就说,在唐代那个时候,在长安这么一个国际化大都市来自世界各地的使节、商人都有。

像这样有着显著西方特色的文物,许多博物馆都有。通过文物,大家看到了千年前丝路上往来商人、使节,带来的生活方方面面变化。

例如西安博物院研学课程中“客从丝路来”的“客”,指的是“史君墓石椁”的墓主人“史君”。作为西安博物院体量最大的镇馆之宝,“史君墓石椁”展陈于博物馆负一层三展区,墓主是粟特人。粟特是原先中亚地区的古老民族,大约生活在今天的乌兹别克斯坦。这件文物上的信息,让大家知道了1000多年前,粟特商人在丝绸之路上的故事,也让大家了解了当时西域风情和东西方文化交流。

b239c4c8ddd538a8f195d0de06006f18.jpeg

西安博物院教育专员 张希晨:“‘史君墓石椁’就是叫做‘史君’的这个人,他死后葬在了咱们长安地区。那么这个‘史君’他到底是何许人也?我们在了解这个墓葬的主人的时候,这些具体的信息又是如何而来的呢?

起点新闻记者:林炎

供稿单位:陕西广电融媒体集团·起点新闻

编辑:胡一瑾

网站简介 |  本网动态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我要投稿 |  联系我们 |  工作邮箱 | 不良信息举报 |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本网站法律顾问:陕西洪振律师事务所主任 王洪
陕ICP备0701214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706142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0103号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南路336号 联系电话:029-85257337(传真) 商务电话:029-85226012 投稿邮箱:news@cnwest.com
Copyright ©2006- 西部网(陕西新闻网) WWW.CNWEST.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