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乡青年助农有为:情系猕猴桃 筑梦乡村振兴

时间:2024-07-16 16:34:14  来源:西部网  ©原创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返乡青年助农有为:情系猕猴桃 筑梦乡村振兴

盛夏时节,位于秦岭脚下陕西眉县的30万亩猕猴桃郁郁葱葱,一颗颗毛茸茸的猕猴桃已见雏形,惹人喜爱

35c34ce43efbd885abf35797aae7475f.png

张育在猕猴桃果园录制夏季技术管理视频

西部网讯 盛夏时节,位于秦岭脚下陕西眉县的30万亩猕猴桃园郁郁葱葱,一颗颗毛茸茸的猕猴桃已见雏形,惹人喜爱。而忙碌在田间地头的,除了父母辈的一代“老”果农,还有很多“新”农人。他们生在眉县,长在眉县,并曾走出眉县读书、工作,最后成为返乡青年,选择在这片热爱土地上深耕发展。

“要将猕猴桃产业做优做强”

在眉县金渠镇,毕业于名牌大学的张育、林斯佳夫妇是猕猴桃果农交口称赞的“双凤”。他们放弃了大城市安逸的工作生活,回到家乡眉县投身猕猴桃产业,以一颗助力乡村振兴的不悔初心将猕猴桃产业做优做强。

2013年,张育以优异的成绩被中国地质大学录取。4年后,他进入福建省福州市一家知名的教育培训机构工作。2019年,看到家乡的猕猴桃产业日渐壮大,但粗犷的管理方式还有很大提升空间,张育决定返乡创业。2021年底,张育和未婚妻林斯佳一起回到眉县,全身心投入到猕猴桃产业服务中。依托父亲的农资门市铺,同时整合已有农业资源,张育夫妇引入现代化的管理观念,建立起猕猴桃生长全周期的技术服务,成立眉县猕乡缘猕猴桃专业合作社。

在借鉴原有“果园托管”模式和经验的基础上,合作社摸索出了猕猴桃产业社会化服务的“果园精准托管”模式:与农户签订托管协议,以土壤科学检测、果园诊断、全程技术指导、全程施肥服务、农用器械服务等对猕猴桃种植的全流程进行精准指导跟踪服务。通过“果园精准托管”后,猕猴桃生产的规模化、集约化程度明显提升,托管果园总体农药使用量比上年减少1吨、化肥使用量减少2500吨,大大减少了面源污染,减缓土壤水土流失,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到1.5%以上,走出一条助力眉县猕猴桃绿色生态发展的健康之路。

4291a3059d02e0582727a14dde34d7c3.png

刘学为全省猕猴桃“头雁”学员讲解公司发展经验

“让更多吃到高品质猕猴桃”

今年36岁的刘学也是一位不折不扣的“新”农人。2014年,刘学和妻子决定回乡创业,适逢网络电商的快速发展阶段,刘学夫妻注册了贝壳果园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以订单农业模式保底收购,以此引导农户高标准统一化管理种植。

2014年到2018年,刘学夫妻以微商的私域销售每年都能保持百分之两百的销售额增长,其“原生小弥”“贝壳果缘”等注册商标在市场得到了一定的认可。

2021年,刘学夫妻再次把主要精力投入到眉县猕猴桃的发展,总计投入1500万,建设冷库、工厂,购入最先进的数字化分拣设备,在猕猴桃的视觉瑕疵识别和内部品质识别上取得了关键性突破,在猕猴桃采后数据化分选方面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眉县猕猴桃的品质得到了进一步提升。2023年,刘学夫妻再次投入2000余万,购入大型的选果设备,新建1万平厂房,也开始探索采后包装的一些自动化应用项目,在猕猴桃的分选及后熟技术方面,做到了更精准更高品质的分选销售,让更多的消费者吃到眉县的高品质猕猴桃。

79d2590bf3ffa08b7e967e5125c868d3.png

辛磊给北京大学元培学院学生分享创业经历

“为猕猴桃产业可持续发展闯出新途径”

90后辛磊是一名土生土长的眉县人。2013年,辛磊毕业于成都理工大学商务管理专业,回乡创业。初入千裕酒业,辛磊对于果酒酿造还是一窍不通,但他立志探索出以果代粮酿酒的新工艺,为家乡水果产业尤其是猕猴桃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闯出新途径。

凭着“干一行、爱一行”的干劲儿,辛磊刻苦自学猕猴桃果酒酿造工艺、管理、储藏等相关知识,向周边专业人士虚心请教学习、交流经验,并多次拜访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赶赴各地参加行业技能培训,终取得中国酒业协会酿酒师证书,成为国家二级酿酒师,同时经过系统地学习培训成为国家级品酒师。

功夫不负有心人,2018年11月,千裕酒业第一批猕猴桃果酒成功灌装。千裕猕猴桃酒的成功生产灌装不仅给公司创造了可观收益,还直接带动400余户果农增收,辐射带动果农9000余户,果农人均增收2000元以上,为本地猕猴桃产业的发展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为了实现企业的长远发展,辛磊还带头主持猕猴桃加工产品创新项目和猕猴桃酥饼项目,先后荣获陕西省农业创业创新大赛农产品产销类一等奖和宝鸡市第十一届创业大赛优胜奖。

2018年,辛磊还带领千裕酒业,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达成战略技术合作,以陕西省猕猴桃主栽品种为研究对象,开展NFC果汁、全果粉、益生菌发酵猕猴桃饮品关键技术研究。 2021年,在辛磊的带领下,千裕果窖花果酒、红心猕猴桃酒等新产品相继问世。千裕猕猴桃果酒以其独特的风味、健康的理念,屡获殊荣,赢得了消费者的广泛认可。

“要帮助更多的果农增产增收”

2004年,21岁的李凯一踏出校门,便发现周围群众养殖奶牛的势头高涨但知识匮乏。他立即自费报考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三年学满成为当地最年轻的牛“医生”。

2012年,李凯把家里3亩果园作为实验田,像妈妈照顾婴儿一样大胆实践从书本和专家那里学到的猕猴桃管理技术。经过三年不懈努力,摸索和总结出猕猴桃管理技术指南,成为一名真正的“土专家”。2019年,李凯以特聘农技员身份,被眉县农业农村局指派到新西兰学习猕猴桃先进管理经验,之后通过层层选拔,成为一名特聘农技员,从此踏上猕猴桃标准化技术推广之路。

让果农们走捷径不走弯路,这是李凯交给自己的任务。“每年肥料没少上,功夫没少费,钱没少花,黄化病总治不了。”李凯通过对猕猴桃树一番“望闻问切”得出结果是施肥环节上出现问题。立即在地头开具优化施肥方案,改变施肥方法的救急“处方”。果然“药”到病除,果园黄化病问题得到明显改善,果子也卖了个好价钱。

不少果农的猕猴桃园由于缺乏科学管理树势早衰。李凯每隔几天就上门手把手指导,如今树势恢复,枝条均匀分布满架面。“把好粉授关,亩产5000斤优质果没有问题”,李凯胸有成竹。

为了让更多果农受益,李凯把课堂从家里搬到地头,又从地头搬到手机,开春时还开起猕猴桃微课堂,每天晚上利用两小时与省内外果农交流互动,帮助他们解决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难题。李凯还凭借自己撰写的《猕猴桃果园生草技术》课题获得了宝鸡市职业农民培育“微课堂”教学比赛第一名的好成绩。通过技术培训推广,帮助更多的果农增产增收,猕猴桃“妈妈”李凯忙到停不下来。

他们是当代有为青年,也是深耕于眉县猕猴桃产业的“新”农人。在眉县,像他们这样的返乡青年还有很多。他们将自己的热血青春挥洒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让猕猴桃林更壮,让猕猴桃果更甜,让猕猴桃酒更香,共同描绘出一幅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通讯员 席彦兵)

编辑:沈晓芳

网站简介 |  本网动态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我要投稿 |  联系我们 |  工作邮箱 | 不良信息举报 |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本网站法律顾问:陕西洪振律师事务所主任 王洪
陕ICP备0701214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706142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0103号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南路336号 联系电话:029-85257337(传真) 商务电话:029-85226012 投稿邮箱:news@cnwest.com
Copyright ©2006- 西部网(陕西新闻网) WWW.CNWEST.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