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想锻炼 被卡“年龄线” 如何破解老年人“健身门槛”

时间:2024-05-30 07:54:30  来源:三秦都市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老人想锻炼 被卡“年龄线” 如何破解老年人“健身门槛”

一名老人正在使用健身房内的跑步机。

退休老人想在健身房办理健身卡,却被健身房以“年龄过大”为由拒绝,这样的事情并非个例。连日来,记者走访发现,西安市不少营业性健身场馆设置的“年龄门槛”,让不少有健身需求的老人被“拒之门外”。

据官方统计数据显示,老年人日常生活主要内容中,锻炼身体占比36.8%,排名第三位,仅次于操持家务和居家娱乐。健身场馆设置的“年龄门槛”无非是担心老人在锻炼过程中出现意外要承担责任,但如此“一刀切”不可取。

因年龄大被健身房“拒之门外”

家住五路口附近的张学军是一名健身爱好者,今年67岁的他平时经常在环城公园打网球。“但是近期天气越来越热,本想找一个室内场所锻炼,没想到不少健身房都拒绝给我办卡。”张学军说。

几天前,张学军找了一家位于解放路上的健身房,咨询后得知办理年卡的费用为1399元,前往健身房实地参观发现,这里场馆面积很大,离家也比较近,各项条件他都很满意。但当他准备办卡时,健身房工作人员得知他已经67岁后,当即表示过了健身房的“年龄线”,拒绝为其办理。

“健身房的会籍负责人告诉我,他们这里有规定,65岁以上的老人不能办理健身卡,原因是担心年龄过大的老人在健身时出现意外情况。”张学军说。听闻此言后,他告知工作人员,自己的身体情况很好,平时也经常锻炼,并且在健身房里他不会使用难度过高的健身器材。但无论他怎么说,工作人员都表示,健身房对所有65岁以上的老人都一视同仁,不会为他开先例。

为避免风险 健身场馆设置“年龄门槛”

连日来,记者通过实地走访、电话咨询的方式了解到,目前,西安市内的健身房设置“年龄门槛”的情况并非个例。在西安市二环东路上的一家健身房,前台工作人员表示,目前该健身房规定,办理健身卡的年龄限制是65岁以下,因为之前有老年人在健身房锻炼时,出现过被重型器材扭伤胳膊的情况,为此健身房还吃了官司。自去年年初开始健身房设置了办卡的“年龄线”。

西安市东郊一家游泳馆的工作人员也给出了相同的回答,工作人员表示,该游泳馆面对的消费群体以儿童和青壮年人为主,如果年龄超过60岁,则不能办理会员卡,关于这点会在消费者办卡前向其说明。问其原因,工作人员回答,因为游泳这项运动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对于有慢性病的老年人来说,稍不注意就可能发生溺水的情况,虽说馆内配有专业的救生员,但是为了避免意外情况,还是拒绝向60岁以上的老年人开放。

部分健身场馆不设限 老年人要签免责协议

记者在走访中发现,针对老年人办理健身卡,也有一些健身场馆不对其设置“年龄门槛”,但是需要消费者与场馆签署免责协议。西安市长乐路上一家开设在商场中的健身房内配有游泳池和各种健身器材,场馆工作人员表示,如果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在此办卡,需要本人及其家属一同在场,需要老人、家属、场馆三方一同签署免责协议,以避免老人健身时出现意外后产生纠纷。

也有健身场馆表示,对于年龄较大的消费者,会采取差异化服务。近日,记者在西安市环城东路上的一家健身场馆内看到,不少老年人在此游泳、健身。刚游过泳在场馆外休息的王淑霞表示,她今年62岁,在这里锻炼已有半年时间,工作人员很负责,从未发生过意外情况。对此工作人员表示,场馆的健身教练、泳池救生员等均经培训持证上岗,会对年龄较大的锻炼者进行专业指导,此外,场馆购买了保险,以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对想锻炼的老年人不应在年龄上“一刀切”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60岁以上的人口占18.7%,未来老龄化趋势还将进一步加深。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老年群体的健身市场也在不断扩大。2023年国家体育总局等五部门印发的《全民健身场地设施提升行动工作方案(2023—2025年)》,明确要推动公共体育设施管理单位公开场地设施向社会开放,为老年人等特殊群体提供优惠便利服务。这说明,国家层面已经关注到了老年群体的健身需求。

从记者采访情况及诸多调查数据不难看出,老年群体的健身需求正在不断增大,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渴望走进专业的健身场馆锻炼身体。老年人参与体育活动时确实存在一定的风险,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应“一刀切”地拒绝老年人进入健身场馆。相反,应该通过提供合适的健身指导、设置专门的老年健身区域等方式,既保障了老年人的健身需求,又可降低风险。

律师:健身场馆设“年龄门槛”涉嫌违法

公益律师赵良善认为,《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明确要求,经营者向消费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应当恪守社会公德,诚信经营,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不得设定不公平、不合理的交易条件。因而,健身场馆这一做法不仅违背公德,也涉嫌违法。

赵良善建议,只要健身场馆从内部保障和外部环境两方面入手,即可做好老年人群体的安全,从而消除健身场馆对老年人安全方面的顾虑。如可以探索适合高龄人群的健身器械和健身活动,针对老年人加强服务和配套措施,为老年人打造温和、适配的健身环境。立法部门可以完善法律法规,对于老年人权益保护和老年人参加高危活动时,各方主体的义务和过错责任划分进行明确规定;与此同时,健身场馆还可通过购买保险的方式转嫁风险,保障其权益。

编辑:高佳槐

网站简介 |  本网动态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我要投稿 |  联系我们 |  工作邮箱 | 不良信息举报 |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本网站法律顾问:陕西洪振律师事务所主任 王洪
陕ICP备0701214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706142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0103号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南路336号 联系电话:029-85257337(传真) 商务电话:029-85226012 投稿邮箱:news@cnwest.com
Copyright ©2006- 西部网(陕西新闻网) WWW.CNWEST.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