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环境|延安宝塔区:让惠企政策落地无忧

时间:2023-09-07 08:51:53  来源:陕西日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看环境|延安宝塔区:让惠企政策落地无忧

“三个年”活动开展以来,为更好助企纾困,帮助企业精准享受各项政策,宝塔区全面梳理了涉及中小企业减税降费、提质增效、资金支持等一系列政策,形成宝塔区助企纾困政策包,并建立长效工作机制,积极搭建政企一体化综合服务平台,激发民营经济发展新活力。

“我们今天来主要是解读省级中小企业特约服务机构认定的相关政策,帮助你们拓展业务、申领补贴券,申报项目获取资金支持。”9月1日,在陕西泓勃会计师事务所会议室里,延安市宝塔区民营经济服务中心副主任顾雄介绍。

“三个年”活动开展以来,为更好助企纾困,帮助企业精准享受各项政策,宝塔区全面梳理了涉及中小企业减税降费、提质增效、资金支持等一系列政策,形成宝塔区助企纾困政策包,并建立长效工作机制,积极搭建政企一体化综合服务平台,创建项目跟踪服务机制,激发民营经济发展新活力。

走进位于宝塔区枣园街道延店则村的延安富锶源供水有限责任公司,公司生产线正在井然有序地运行。

此前,该公司因增加生产线遇到了资金难题。在宝塔区民营经济服务中心的一次入企走访调查中,公司负责人得知可以申请支持省级中小企业的技术改造项目资金来渡过难关。

“技术改造项目资金很好地发挥了作用。目前,我们生产线增加了8升和11.3升的小桶装水产品,产品更多元。新的生产线不仅加大了产量,也增加了出库量,一天的出库量超过3000桶。”该公司副总经理郝帅介绍。

打通服务企业“最后一公里”,是宝塔区民营经济服务中心的服务宗旨。该中心先后帮助民营企业申请项目支持资金3000多万元,惠企范围达60多户。

宝塔区还建立了区级领导包联重点企业、科级干部包联“五上”企业、乡镇(街道)联系限下和规下企业的包联制度,实现主导产业全覆盖、“五上”企业有帮扶、重点培育企业有支持、限下和规下企业不放松,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中具体问题45项。

在宝塔区李渠镇碾庄村,延安市昌威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已经恢复正常运转。因碾庄村要求公司一次性支付8年租金,双方多次协商未果,生产一度停滞。宝塔区人民检察院检察长赵祥通过与李渠镇政府和碾庄村委会多次沟通协商,最终促成双方达成分期支付的租赁协议。

“赵祥检察长包联了我们公司后,短短一个月时间,就帮我们解决了资金上的大难题。还有我们公司的应收账款问题,通过区检察院跟欠款方多次协商,回款率比以往提高了很多,保证了公司的正常运转。”该公司总经理王延东说。

此外,为进一步优化重商亲商暖商服务环境,切实解决企业发展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突出问题,宝塔区深入开展“千名干部进千企”助企纾困专项行动。专项行动开展以来,34名区级领导陆续深入68户包联重点企业,区级各部门单位以及乡镇(街道)238名包联领导干部深入272户包联企业走访调研,帮助企业解决了贷款难、道路绕行、汽车销售企业用水难等诸多问题。

围绕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宝塔区民营经济服务中心按照“个转企”“小升规”“规做精”“优上市”的企业梯度培育原则,建立专精特新培育企业清单,全面帮助企业做好政策解读服务,积极帮助企业开展专精特新企业认定工作。

“在区民营经济服务中心的大力支持下,我们搭建了延安市‘两库一平台’金融服务基础设施。截至目前,两库已建立延安市各类经营主体信用档案34.9万户,已建立延安市农户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用档案52.26万户,帮助经营主体获得信贷支持41.35亿元。今后,我们将在征信服务中小企业融资发展过程中继续发力,扎实服务信用城市建设和金融创新服务。”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陕西鼎业征信有限公司总经理马春林说。

“下一步,我们将以‘三个年’活动为契机,认真贯彻落实《延安市大力服务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为民营企业做好惠企政策宣传、企业梯度培育、项目跟踪服务、解难纾困排忧等工作,切切实实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顾雄说。(记者 王姿颐 通讯员 王静)

记者手记

亲商暖商 创业活力竞相迸发

好的营商环境就像阳光、水和空气,对经营主体而言至关重要。要统筹好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打造办事更高效的政务环境,推动“企业追着政府办”向“政府追着企业办”转变,重商亲商暖商,为高质量发展、现代化建设夯实“硬基础”。

宝塔区民营经济服务中心为企业提供主动服务、靠前服务、精准服务,不定期入企走访送政策,同时邀请民营企业座谈,进行相关政策的告知和培训。一项项与企业需求紧密贴合的服务,为企业节省了办事时间、人力,让企业更省心、更便捷地享受政策红利,也能让企业将更多精力投入创新创业,持续扎根生长。

营商环境的优化,也增强了经营主体干事创业的获得感、幸福感。记者实地采访中发现,群众对宝塔区民营经济服务中心的服务纷纷给出了肯定的评价,“政策更透明了”“办事流程顺畅得多”“遇到问题有人帮着解决”……一条条群众的反馈是营商环境改善的最好诠释。营商环境没有最优,只有更优。政府各部门应继续齐心协力推动营商环境迈向更优,为经济持续向好提供有力支撑。

编辑:天天

网站简介 |  本网动态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我要投稿 |  联系我们 |  工作邮箱 | 不良信息举报 |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本网站法律顾问:陕西洪振律师事务所主任 王洪
陕ICP备0701214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706142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0103号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南路336号 联系电话:029-85257337(传真) 商务电话:029-85226012 投稿邮箱:news@cnwest.com
Copyright ©2006- 西部网(陕西新闻网) WWW.CNWEST.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