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西安大唐芙蓉园大胆尝试,以真人互动演绎的方式,“复活”了多部唐代古画。
演职人员精彩再现《乐舞图》,引来游客围观。 (记者 尚洪涛 摄)
让壁画“活”起来
需要有创造力和想象力
炎炎夏日,大唐芙蓉园胡店章亭序舞台前忽然挤满了游客,原来是再现壁画演出《乐舞图》在这里上演。演出虽然只有短短十分钟,但幽默而充满意趣,汉人乐师和胡人乐师在诙谐幽默的伶人指挥下,用各自的乐器演奏不同风格的乐曲,风格各异却又巧妙融合,汉人舞师和胡人舞师的对舞则隐隐有几分pk的味道。
据介绍,《乐舞图》于西安市长安区大兆街办郭庄村韩休墓出土,现藏陕西历史博物馆。画面绘制于墓室的东壁,高233厘米,宽396厘米,图中共绘有男女乐舞伎14人,或坐、或立、或歌、或舞,构成一幅乐队在两边演奏,中间两名舞者相对而舞的生动画面。位于左边的女子,手执筝、箜篌、笙和拍板,与隋唐传统汉族乐舞清乐(清商乐)相近;右边的男子,手执排箫、曲项琵琶、箜篌、筚篥和小铜钹,与流行于盛唐的胡部乐相近。个个表情生动,形象逼真。画面中间是两名正在小圆毯上舞蹈的舞伎,左边的女子与右边的男子相对而舞,舞姿优美,从身姿可见,正在轻盈地旋转,风格轻松浪漫,气氛喜乐圆满。
《调琴啜茗图》场景再现。 (记者 尚洪涛 摄)
曲江文旅股份演艺中心编导张璇子表示,“壁画再现了唐代人们的生活场景,但在摄像机出现之前,伟大的艺术也只能定格一个瞬间。壁画毕竟是静态的,要把壁画变成一个演出,还需要加入创造力和想象力。比如去合理想象他们的对话,他们的舞蹈内容,他们的音乐内容。以《乐舞图》为例,能看出来是一支乐团在演奏,一半是胡人乐师,一半是汉人乐师,然后这边还有个拿着指挥棒的伶人。我们再现演出时,就以这个指挥者为视角,从他那一段幽默风趣又充满了自信的自我介绍引出整个演出,也解释了这个乐团是由汉人乐师和胡人乐师一起组成的,而他们的舞蹈中,会有胡旋舞等动作,演奏的是龟兹乐曲,当然,这是我们在捕捉了壁画中舞师的动作形态后想象出来的。我们也尽量还原了壁画中人物的妆容、服饰,尽量做到让游客既能看懂,又有记忆点,还有一定的互动性。”
编导巧思
让观众“听”到画中的声音
记者注意到,除了《乐舞图》外,这次在大唐芙蓉园再现的多幅古画演出,从服装、道具上都尽量运用巧思,把每一幅作品独特的“性格”展现在观众面前。
在仕女馆北门表演的《挥扇仕女图》则更加能看出编导的巧思。《挥扇仕女图》是唐代画家周昉创作的一幅国画,绢本设色,现在由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画中描绘了唐代宫廷妇女的生活。演出将画中人物手持团扇、凝思追忆、对镜梳妆及惆怅对谈的场景呈现展示,她们时而静若画作,时而翩然舞动,深刻诠释了唐仕女悠闲的生活场景。而在互动表演中,编导赋予了这些角色以对话内容,而且这些内容颇有意趣,有女子惆怅的原因是因为梳着唐代的坠马髻美则美矣,却导致了脱发和发际线后移;有人是因为暑热难消,夜夜失眠,内心烦闷。当编导给这些女子赋予了对话内容,似乎《挥扇仕女图》中女子的形态都能解释通了。
看完《挥扇仕女图》,在侍女馆的东门刚好能看到《内人双陆图》的表演,原画也是周昉的作品,该画描绘了唐装贵族妇女以棋戏消遣的生活。图中间为二盛装贵族妇女对坐行棋,左右有亲近观棋,侍婢应候。她们面如满月,腰肢浑圆,纤柔娇媚。化作让人穿越回大唐的某个静谧午后,下棋人一个举棋不定,一个将行未行。而编导将其改编为一个小故事,二人对弈,还有侍女携酒而来,对弈之余,难免有些小怨言,让人捧腹。
记者了解到,“复活”的还有《树下仕女图》《捣练图》《调琴啜茗图》《观鸟捕蝉图》等,多为唐代壁画或知名画作,为了契合大唐芙蓉园整体风貌,多选用具有丝路元素或唐仕女元素的画作进行再现。演出时间不长,都控制在15分钟以内,重点是传达一种文化自信,也让更多的游客在参观游览之余,认识了解唐代的画作,真正做到让文物活起来。“也许演出的时间很短,但会在游客心中悄然种下一颗种子,会让他们纷纷去了解演出背后的画作的原作情况,这样我们的目的也就达到了,真正的寓教于乐,传承民族文化精神。”张璇子如是说。
来源:西安日报
编辑:王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