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度汉字“信”:在陕西文物中的多种精彩呈现形式

时间:2023-06-17 08:35:32  来源:西安晚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2023年度汉字“信”:在陕西文物中的多种精彩呈现形式

西魏独孤信多面体煤精组印  独孤信印章的印文  皇后玉玺  战国错金杜虎符  □文/图 杨利娜    近日,由中国公共关系协会和汉中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23“一带一路”年度汉字发布活动在陕西举行

309f2d9727bd5a979ad14f08d25bd8f4.jpeg

西魏独孤信多面体煤精组印

近日,由中国公共关系协会和汉中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23“一带一路”年度汉字发布活动在陕西举行。汉字“信”从9个候选汉字中脱颖而出,成为本年度汉字的代表。《说文解字》中的含义是:“信,诚也。”本义为言语真实,引申指诚实,不欺,信用。“一带一路”是一条互尊互信之路,一条合作共赢之路,一条文明互鉴之路,共建“一带一路”更需要诚实守信,相互信任,增强信心。陕西这片热土,从不缺少有关诚信的印记。在历史上,诚信被幻化成具体的实物,从皇帝的玉玺,到臣子的官印,再到调兵遣将的虎符,一枚枚印章……与“信”相关的系列文物,更是成为证明真实、表示信用的凭证——

虎符代表兵家诚信的器物 再现沙场点兵里的军事智慧

汉字“信”成为2023“一带一路”年度汉字,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教授、博导黄天树对“信”字进行了专业解读。

首先,虎符历来被认为是代表兵家诚信的器物,一只小小的虎符却能调动千军万马,军队全部都要听从它的调遣。一般分为两半,两半相合。若需调动50人以上兵力,须有与此符相合的君王右半符。从战国错金杜虎符、秦阳陵虎符、汉玄兔太守铜虎符、汉齐郡太守虎符,到北魏河内太守虎符、六朝河南公虎符、隋常乐府铜虎符,再到唐右领军卫铜鱼符、唐龟符等,目前出土的虎符从形态到材质各不相同。其中,战国错金杜虎符最具代表性,被一些学者认为系已发现的战国秦虎符中年代最早的一件,客观地印证了秦国在少陵原西周杜伯国(即杜国)封地(今西安市东南)设杜县的历史,并且客观而真实地反映了战国时期虎符调兵遣将制度的历史。此外,战国错金杜虎符铭文是所有出土虎符中铭文最长的一件,其上有错金小篆铭文9行共40字,且保存完好,特别是错金字,精致优美,虽历经两千多年,仍然熠熠闪光。杜虎符上成熟的小篆书体说明,秦统一及李斯作篆前的战国时代事实上已经存在小篆这一字体。

杜虎符是西安郊区山门口公社北沈家桥村社员杨东锋在平整土地时发现的。如果以字释意,“印”字的左半部是个“爪”字,即手,右半部是个“节”字,就是符节,也就是凭证,合起来就是手持符节,代表诚信。

cb4f3d363cafb4af7811a6cda81e4edf.jpeg

独孤信印章的印文

举世罕见的国宝

“多面体煤精组合印章”和“皇后之玺”

在陕西,有一枚举世罕见的国宝文物,其曾经的主人名为“信”。1981年11月的一个下午,安康市旬阳县博物馆的工作人员正在收拾东西准备下班时,一个身穿校服背着书包的少年,突然敲响了博物馆的大门。当少年拿出像“煤球”一样的东西时,只那么一瞬间,工作人员就发现它的与众不同:通体漆黑明亮,触手温润如玉,整体被精细地切割成了26个切面。其中14个印面上镌有印文,有公文用印、上书用印、书信用印,集多种用途于一身,既是官印也是私印。

据专家考证,这个像煤炭一样的文物可是举世罕见的国宝级文物。它由“煤精”制成,被称为“多面体煤精组合印章”。其曾经的主人独孤信,复姓独孤,原名为独孤如愿,追随宇文泰几十年,出生入死屡建奇功,被宇文泰赐名为“信”,可见宇文泰对独孤信的认可程度。独孤信七个女儿中有三个皇后,因此他也得到了一个美誉——“中国第一老丈人”。

中国最早的印章实物发现于安阳殷墟,是商代晚期物品。秦统一后,确立玺印制度,规定帝后印章称“玺”,其余均称“印”。据《汉官旧仪》记载:“皇帝六玺,皆白玉螭虎钮。”还记载:“皇后之玺,文与帝同。皇后之玺,金螭虎钮。”说到汉代玉玺,不得不提陕西历史博物馆馆藏的西汉皇后之玺,它是汉代皇后玉玺的唯一实物资料,对研究秦汉帝后玺印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汉代玉玺以新疆和田羊脂白玉雕成,玉色纯净无瑕,晶莹润泽,玺钮为高浮雕的匍匐螭虎,形象凶猛,体态矫健,玺面阴刻篆书“皇后之玺”4字。关于这枚玉玺被发现的故事,想必大部分人都已了解,1968年9月某个傍晚,咸阳市韩家湾公社韩家湾小学的13岁学生孔忠良偶然发现这枚玉玺,后被其父孔祥发带到西安交给文物专家。它的主人吕后,随刘邦定天下,临朝称制十六年、为“文景之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垂帘听政的女人。

d86807c217ab96d62f10f84f4949a08c.jpeg

皇后玉玺

“一言九鼎”和“人无信不立”

岁月流转 诚信精神始终如一

许慎在《说文解字》里说:“鼎,和五味之宝器也。”岁月流转中,鼎由烹饪之器逐渐演化为意义深邃的器物。比如形容一句话有九鼎重,即“一言九鼎”,代表信誉极高。

1979年陕西省淳化县史家塬出土的淳化大鼎,是西周时期最大最重的圆鼎。不同于其他西周青铜鼎上铸有铭文,淳化大鼎虽然体形庞大,身上却一个字都没有,甚至连个族徽都没有,正是由于这些疑问,给它增添了神秘感……淳化大鼎体量巨大,体重达226千克;器形独特,除口沿上有两个常见的鼎耳之外,腰部铸有三个特别的鼎耳,形状如同酒器中的銴;出自墓葬,而传世名鼎大多出于青铜窖藏,这在考古历史方面具有重要意义。除了淳化大鼎,陕西省宝鸡市作为青铜器之乡,自汉代以来,青铜器在宝鸡不断出土,数量之巨,精品之多,铭刻内容之重要,均居中国之首。西周四十三年逨鼎,西周伯方鼎,西周带盖龙纹鼎,西周子京方鼎……这些鼎所铸铭文为研究西周历史提供了新的资料。

“人无信不立”。经过数千年的传承,诚信精神所蕴含的始终如一、持之以恒、责任担当的价值理念,与民族精神的其他内容一起,共同支撑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这也体现在文物保护中。“披红戴花无比光荣自豪,在中华世纪坛开展剪彩仪式上,五只长满老茧的大手举起了剪刀。在央视现场直播间,他们紧张得怦怦心跳。在意大利和法国,他们的身影出现在罗马巴黎街道。在人民大会堂领奖台上,他们脸上露出了灿烂的微笑……”杨家村五位农民发现西周青铜器窖藏的故事已经传颂了20年,当年取土帮村民垫庄基的他们在发现青铜器窖藏后,立即认识到这是文物,随即用土封住洞口,并上报宝鸡市文物局。正是这一举措,使我们如穿越时空一般看到当初古人珍藏青铜宝物的情形。

该窖藏出土青铜器27件,计有鼎12、鬲9、壶2、盘1、匜1、盉1、盂1。这批窖藏青铜器为西周单氏家族所有,件件有铭文,计有4048字。其中逨盘铸铭文372字,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发现的西周青铜器铭文中最长的一件,记载了周代十二位王与单氏家族八代的对应关系。这是西周人记录的比较完整的西周王室世系,其世系顺序与《史记·周本纪》全然一致,这是新世纪初的空前发现。如今对那些意外发现的文物,越来越多的群众自发进行保护并主动上交,他们不为利益所动,信义使然,自觉加入到保护文物的行列中来,成为文化遗产保护的新生力量。

53e450c58c74abb1fcb823e4a150a4de.jpeg

ab6279942f9372e78998e536b6202f4d.jpeg

战国错金杜虎符

□文/图 杨利娜

编辑:韩睿

网站简介 |  本网动态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我要投稿 |  联系我们 |  工作邮箱 | 不良信息举报 |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本网站法律顾问:陕西洪振律师事务所主任 王洪
陕ICP备0701214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706142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0103号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南路336号 联系电话:029-85257337(传真) 商务电话:029-85226012 投稿邮箱:news@cnwest.com
Copyright ©2006- 西部网(陕西新闻网) WWW.CNWEST.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