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旺 气象新 吴堡县东庄村绘就“冬日山居图”

时间:2019-11-15 11:20:59  来源:西部网-陕西新闻网  ©原创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产业旺 气象新 吴堡县东庄村绘就“冬日山居图”

李爱荣只是东庄村众多受益的贫困户之一,跟她一起在村里干活的贫困户还有很多


3b5a9ff45cd93d4e2ac9d41a4c4fb0c7.jpeg

西部网讯(记者 熊惠玲 通讯员 郭娇娜 )初冬时节走在吴堡县寇家塬镇东庄村的主干道上,两旁黄绿色的树叶随风摆动。在广袤的东庄塬峁,果林、挂面加工厂和装修一新的农家庄院点缀其间,构成一卷美丽的“冬日山居图”。

近年来,东庄村积极探索“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贫困户”模式,通过入股分红、就业扶贫、订单收购、土地流转、产业发展等模式,想方设法让村民共享改革发展的“大蛋糕”。截至目前,该村成立了千亩果桑基地、昆仑雪菊、手工挂面加工厂(东塬农产品加工开发有限公司)、光伏发电站、家禽养殖场(养殖鸭鹅)、日光温室等6个经济合作社参与带贫益贫,扶持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73户实现增收致富。

cc8395a49b8db5a3038caadb52750cdd.jpeg

“日子越过越有奔头”

今年65岁的薛茂荣是村里的贫困户,儿子患有残疾,年轻时常年在外“跟工”让他的身体提前“退了休”。家里唯一的劳力干不成重活儿,日子更是每况愈下。自从村里建起了集体经济合作社,薛茂荣家有了大变化:因为自己心细肯干,村里让他负责刚建好的鸭子养殖场管护工作。

每天负责喂养看护5000多只鸭苗和200多只白鹅,一个月3000元工资,这可让薛茂荣高兴坏了。“我每天喂着鸭子,心里别提多高兴,我一定能干好!”薛茂荣刚把鸭食粉好,便又忙着在太阳落山之前把小鸭子们赶回暖棚内休息,一天下来几乎没停歇的时刻,但是他乐在其中。

“现在的生活可以了,我的日子越过越有奔头了。”薛茂荣说,鸭苗再养几个月就能出栏了,儿子薛葵葵也在村里的挂面厂做工,父子俩一个月下来收入可观。“国家政策好,我家里脱贫了,心里很感激,我一定要好好干活,回报村里。”他说。

今年以来,东庄村投资120万元建成了一座占地6亩的标准化鸭棚,配有水源井、蓄水池以及消毒室、防疫室、工人宿舍等设施,于9月底养殖麻鸭5000只,白鹅210只。“我们的麻鸭年底就能出栏了,按目前市场价格计算,预计今年鸭场养殖收益10万元左右。”王艳军说。

34faf4f6dfd552c1e6ed4fc4d86f0d7e.jpeg

“家门口干活,爽利”

“家门口上班,轻轻松松赚钱,我还有时间看顾家里的老人。”贫困户李爱荣常年在外打工,听说村里建起了挂面厂,急忙从榆林赶回来,她被安排在离家只有十几米远的手工空心挂面加工厂干活,主要分装切割好的挂面,一个月下来也能赚个三千多元。

李爱荣只是东庄村众多受益的贫困户之一,跟她一起在村里干活的贫困户还有很多。据王艳军介绍,该村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73户176人,目前已脱贫户66户168人,剩余7户8人,计划于2020年实现全部脱贫。

2016年3月,王艳军当选为东庄村党支部书记,为了东庄的脱贫致富,他没少奔波。经过走访考查,他找准了东庄贫困的根源,和村委班子制定了东庄村脱贫致富发展规划。目前全村已流转土地两千余亩,建成了千亩果桑基地、有机蔬菜基地、山地苹果基地。

让王艳军最骄傲的就是东庄村的村集体经济未来将形成循环济模式,他说:“我们将手工挂面加工过程中剩余的挂面断头收集起来,做为家禽养殖场的饲料,家禽粪便再用于千亩果桑基地和日光温室种植的肥料,从而发展‘手工挂面-养殖场--种植’模式,实现能源与资源良性循环、种植与养殖并存,达到综合利用、转化增值、改良土壤和治理环境的效应。今年村里通过参与村集体股份经济实现户均分红、务工收入3000元左右,村集体经济已经能够很好的带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啦。”

生态宜居 梦想变“梦乡”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迅猛发展,东庄村不仅农业在转型,新农村建设也在如火如荼地展开。自2017年以来,东庄村坚持党建引领,在打好脱贫攻坚仗、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改善人居环境、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等工作中取得各项优异成绩。

东庄村村民宋海洋在2016年脱了贫,几年来他和老伴儿一起鼓足干劲挣下了一份“小家业”:家里翻新了旧院落,安上了太阳能热水器,仅去年一年养殖肉羊、小杂粮销售、劳务奖补以及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务工收入共计7万余元,他还被评为县上的自强脱贫模范,老农民走上了领奖台。

东庄村像宋海洋一样乘借精准扶贫东风改变家庭命运的人不在少数,依托村集体经济发展,村民们一年四季都有活儿干、有钱挣。

宋海洋说:“我们春天除了要种自家的小杂粮,还得帮村里的雪菊基地育苗子,夏天得管护桑果园和山地苹果,秋天来了要收粮摘菊花,冬天也闲不下来,挂面厂经常要招工人,只要咱勤快,绝对能致富!”

如今的东庄,村有特色产业,户有干净庭院,水泥公路通到家,安全饮水全到户,文化广场好不热闹。一幅“业兴、家富、人和、村美”的新农村画卷正在东庄村徐徐展开。

编辑:熊惠玲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 了解陕西大事 关注陕西头条

网站简介 网站团队 本网动态 友情链接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工作邮箱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新闻宣传自律管理承诺书

Copyright ©2006-2022 西部网(陕西新闻网) WWW.CNWES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法律顾问:陕西洪振律师事务所主任 王洪
陕ICP备0701214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1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706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