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网讯(记者 陈嘉欣)在商洛市洛南县保安镇东边的悬崖峭壁上,盘曲着一条63公里长的洛惠渠,用甘甜清冽的河水滋养着洛南人民。2023年来,保安镇全面推行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工作,广泛听取民意,让这座“洛水丰碑”焕发出新活力。
洛惠渠上游(图片 洛南文旅)
苦瓜梁塬黄柏川,吃水更比吃油难。这句顺口溜描述的正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前洛南县极度缺水的场景。1958年,洛南举全县之力修建洛惠渠,解决了四十里梁塬六万多亩土地和十多万人饮水灌溉困难,彻底改变了这里“十年九旱、水贵如油”的苦难历史。
然而时过境迁,这条被当地群众看作“生命线”的水利工程,出现了亟待解决的问题。由于年久失修加上山体风化严重,汛期时洛惠渠沿线部分地段经常出现坍塌、堵塞等问题,断水现象时有发生。
“一下大雨就容易发生山体滑坡,不仅会把渠堵住,对我们这些沿岸群众的安全也是威胁。”保安镇黑潭村村民祝善智对此深有体会。为了解决问题,祝善智收集了众多村民的意见,并向保安镇人大代表程晓涛反映了大家的诉求。
洛惠渠流过保安镇
“我们非常重视群众的建议,在调研走访后将此问题列为议案提交给上级部门。”程晓涛告诉记者,在镇代表联络站与代表和群众座谈征求意见会上,选民群众多次提出要对洛惠渠加以开发保护,并深度挖掘其宝贵传统。2023年12月,在保安镇第十九届四次人民代表大会上,洛惠渠的复修项目成为2024年民生实事票决项目。
在洛南县政府、县人大、县水利局等多方面的通力配合下,2024年1月,洛惠渠正式开始复修工作。围绕加固、排堵、防滑等需求,保安镇先后修复张坪水库下游左岸道路2.63千米,新建潜坝右岸挡墙1.4千米、固床潜坝3座、排洪渠道800米、抗滑桩220个、吊桥135米及检修步道1178米,解决了洛惠渠长期存在的安全隐患。
同时,为了让更多人感悟“吃水不忘修渠人”的宝贵传统,保安镇还于今年8月建成投用洛惠渠红色教育基地,将洛惠渠管理处旧房改造为展馆,通过影像、图文等形式,详细介绍那段艰苦卓绝的历史故事。截止目前,已有5万余人来此接受红色教育。
洛惠渠石碑
“以前洛惠渠让‘八山一水一分田’的洛南县拥有了十万亩水浇地,现在它还吸引了游客来观光旅游,我们能摆摊设点增加收入,真是一举多得!”祝善智看着“洛惠渠”石碑欣慰地说。
编辑:陈嘉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