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网讯(记者 马晴茹)5月5日迎来立夏,作为夏季的第一个节气,标志着万物进入生长旺季。常年立夏时节,我国升温显著,雷雨天气逐渐增多,给人们生活出行带来不便之外,一些疾病也容易“乘虚而入”。立夏后如何养生? 西部网·陕西头条记者采访了西安中医脑病医院中医内科副主任医师王敏。
王敏告诉记者,立夏养生应坚持“养心、养阳、祛湿”三原则,养心即保护心脏,使其功能正常。“在立夏时节,人们应保持心态平和,避免情绪波动过大,影响心脏功能。合理安排作息,保证充足睡眠,有助于养心。”
养阳则要求人们在日常生活和饮食中,注意保暖,避免过度贪凉。王敏说,在夏季,阳气旺盛,人体新陈代谢加快,消耗的能量也较多。因此,立夏养生应注重补充营养,保持充足的体力。
“祛湿是立夏养生的关键。”王敏认为,立夏后,由于湿度较大,人体易受湿邪侵袭,导致关节疼痛、消化不良等病症。此时,应多吃一些具有祛湿作用的食物,如红豆、扁豆、绿豆等。同时,保持居住环境的干燥,避免潮湿,有利于预防湿邪入侵。
在饮食调养方面,要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如蔬菜、水果等,避免过于油腻、辛辣的食物,以免增加肠胃负担;注重膳食平衡,补充足够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营养素,保证身体所需。
“运动还能帮助排出体内湿气,达到养生的目的。”王敏说,立夏时期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如散步、八段锦、慢跑、游泳等,可以提高心肺功能,促进新陈代谢,提高身体抵抗力。此外,在立夏养生过程中,心理调适同样重要,保持愉悦心情有利于心脏健康,可以借助音乐、舞蹈、旅行等方式释放压力。
王敏特别提醒,立夏时节养生,还应注意遵循一些养生禁忌,如避免在烈日下暴晒、避免熬夜、避免情绪激动等,每个人要结合自身体质和病情,有针对性地进行调养。
编辑:马晴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