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7年,陕西将全面建成这些城市社区嵌入式设施体系

时间:2024-03-26 16:07:11  来源:西部网  ©原创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到2027年,陕西将全面建成这些城市社区嵌入式设施体系

力争到2025年,社区服务设施稳步增加,实现各类设施达到100%覆盖,基本建成与居民基本民生保障需求相适应,与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匹配的社区民政服务设施体系,在西部发挥示范效应

西部网讯(记者 李媛)记者今天(3月26日)获悉,陕西省民政厅近日下发《关于在城市社区建设嵌入式民政服务设施的通知》。通知要求,力争到2025年,全省社区服务设施稳步增加,实现各类设施达到100%覆盖,基本建成与居民基本民生保障需求相适应,与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匹配的社区民政服务设施体系,在西部发挥示范效应。到2027年,功能完善、布局合理的社区服务设施体系全面建成,服务设施在全覆盖的基础上提质增效,扩展服务范围、内容,满足群众优质、便捷、多层次的服务需求。

日间照料中心

通知要求,居民户数在1000户以上的社区建设日间照料中心,建筑面积不小于300平方米,床位数不少于10张,有条件的可设置一定的护理型床位,为失能或部分失能老年人提供短期托养等生活照料服务。娱乐室、文化活动室等与社区共享面积不应超过日间照料中心面积的30%。

日间照料中心应根据实际需要,合理设置老年人的生活服务、保健康复、娱乐及辅助用房、室外活动场地等。其中:老年人生活服务用房可包括休息室、沐浴间(含理发室)和餐厅(含配餐间);老年人保健康复用房可包括医疗保健室、康复训练室和心理疏导室;老年人娱乐用房可包括阅览室(含书画室)、网络室和多功能活动室;辅助用房可包括办公室、厨房、洗衣房、公共卫生间和其他用房(含库房等)。

老年助餐服务设施

通知要求,老年助餐服务设施应设置在居民聚集区、困难老人集中区、交通便利区。各地在新建城区和居住区配套建设养老服务设施、老城区和已建成居住区补齐养老服务设施时,应统筹考虑老年助餐服务设施建设或场地使用需要,保证老年助餐服务设施与社区综合服务设施、便民商业服务设施、生活性服务业资源统筹利用、共建共享,并作为一刻钟居家养老服务圈、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的必要内容,完善老年食堂、老年餐桌、老年助餐点等老年助餐服务设施配置,优化功能布局。

可按规定履行相关国有资产管理程序后,通过调剂、出租、转让等方式将机关和事业单位闲置房产用于开展老年助餐服务。有条件的地方可对将现有设施场地改扩建用于老年助餐服务的,给予相应补贴和支持。

鼓励各类经济主体,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参与举办或承接运营老年助餐服务设施。在提供线下便利服务的基础上,可以利用智能终端和现有的信息管理系统,推广多种形式、方便快捷的智慧助餐服务方式,为有需要的老年人提供上门服务。鼓励通过邻里互助、志愿服务方式为有送餐需求的困难老年人送餐上门。

儿童之家

儿童之家选址应远离危害儿童安全、不利于儿童健康成长的环境和场所,室内面积不少于30平方米,无危险设施和安全隐患,有条件的儿童之家可按照儿童年龄特点和服务功能分区规划,向儿童及其家庭提供游戏、娱乐、教育、卫生和心理支持,以及临时庇护、法律援助和转介等服务,有相对封闭的室外活动场地,场地内应无危险设施和安全隐患。

可充分利用现有场地,按照一室多用、分区布局、分时使用的原则进行建设,作为“儿童之家”的固定场所。按照资源共享原则,在充分利用现有设备的基础上,适当添置符合未成年人开展学习、活动所需的配套设施,配备儿童基本卫生用品。

儿童之家设施设备的购买、设置、使用应符合安全要求。儿童之家应有专(兼)职工作人员和一定数量的志愿者。鼓励有条件的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和留守妇女以结对共建、志愿服务等多种形式支持儿童之家建设。

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站

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站(以下简称未保站)应综合考虑辖区内未成年人数量、服务半径、地理位置、工作内容等因素进行设置,可单独设置或采取“社工站+未保站”双站合一方式设置,也可依托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教育实践基地、活动中心等活动场所设置。

未保站应设置不少于30平方米的办公区域和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服务功能区(含监护床位),向服务对象提供监护指导、心理辅导、法律援助、个案服务、危机干预、活动学习、转介等服务。应指定专门人员负责未保站日常工作管理,指导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人员及时办理未成年人相关事务。充分发挥社工作用,鼓励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引入专业社会组织开展宣传引导、人员培训、政策咨询、信息排查、强制报告等相关工作。

困难群众急难问题快速响应工作室

依托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办事大厅(服务大厅),建设困难群众急难问题快速响应服务队工作室,负责困难群众主动发现、协助申办救助、走访排查以及探访探视等工作。

工作室建筑面积一般不少于15-20平方米,配有必要的电脑、打印机等设施设备,提供互联网办公等条件。工作室按照“1+X”要求设置。“1”是指面向困难群众咨询服务的综合窗口,“X”包括社会救助政策宣传和救助成效展示区、培训议事区和日常办公区等,在功能设置上应体现主动、精准、温暖、长效、智慧的救助服务特色。

社会组织孵化基地

应选择位置适中、交通便利且方便社会组织办事的区域作为社会组织孵化基地办公地点,并有一定面积的办公场所,为社区社会组织开展活动提供场地支持。

社区社会组织孵化基地应由具备专业能力的枢纽型社会组织或社会工作服务机构运营,重点培育提供养老、助残、儿童福利和未成年人保护等方面服务的社区社会组织。为初创阶段的社区社会组织提供场地设备、能力建设、财务指导、人员培训、信息发布、需求对接、项目策划督导、社会工作人才实践等方面的支持。

编辑:贺桐

网站简介 |  本网动态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我要投稿 |  联系我们 |  工作邮箱 | 不良信息举报 |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本网站法律顾问:陕西洪振律师事务所主任 王洪
陕ICP备0701214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706142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0103号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南路336号 联系电话:029-85257337(传真) 商务电话:029-85226012 投稿邮箱:news@cnwest.com
Copyright ©2006- 西部网(陕西新闻网) WWW.CNWEST.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