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剧芦苇
或许你不知道芦苇是谁,但你一定看过他的作品——陈凯歌的《霸王别姬》、张艺谋的《活着》、叶大鹰的《红樱桃》、让·雅克·阿诺的《狼图腾》……这些至今仍被奉为经典的电影,剧本的编剧都是芦苇。
芦苇被称为第五代导演的“御用”编剧,也被赞誉为中国电影编剧的“天花板”。作为电影的幕后英雄,四十多年的光影经历让芦苇形成了独树一帜的创作风格,他喜欢通过小人物的故事,折射出大时代的史诗。
怎样创作出值得细细品味的经典作品?编剧芦苇身上有怎样的故事?8月23日,在由西安电影制片厂主办的文学影视创作深度汇谈中,记者与芦苇一起,交流了影视发展和剧本创作等问题,聆听了他的光影故事。
从“孩子王”到编剧,“干”就完了!
芦苇,1950年出生,在西安长大。“我从小就是孩子王,打架是出了名的,现在看来就是个‘坏孩子’。但是打架有一点很重要,就是不能跑,狭路相逢勇者胜,你必须要上。当你有了这个心理后,就总能打得过。”这种“干架”的精神贯穿在芦苇的创作历程中,他坦言,创作肯定会遇到无数的问题,实际上是和自己斗,必须把解决问题当成人生使命。“遇到困难,退缩是人的本能,但要克服这个本能,‘干’就完了。”
1976年,26岁的芦苇进入西安电影制片厂工作,他先是做了两年的炊事员,后来因为学过美术,就做了西影厂的美工和绘景。
“我都没想过当编剧,一开始是想当个画家,那时候除了打架就是画画。”芦苇坦言,自己是在西影厂任职后才想着“既然干了这行,就该学一学这行的知识”,于是他常常跟着导演、编剧、场务、摄影,看他们是怎么工作的。他逐渐发现,拍电影和画画实际是一回事儿,只不过电影银幕是一幅比较大的画,而且画会动而已。
“那时候摄制组讨论剧本,我在旁边经常口出狂言,说这块不行,那块不行,后来人家说‘你说哪哪都不行,有本事你来呗!’我就不服,说‘我来就我来!’。”于是芦苇白天工作,晚上改剧本,写出来给摄制组一瞧纷纷说好,“最后居然真给拍出来了,反响还不错。当时吴天明厂长就鼓励我,你小子不错,当编剧去吧。”从这里,芦苇才真的走上了编剧的路,命运的齿轮开始运转。
结缘《霸王别姬》,成就影史神作
1987年,芦苇担任犯罪电影《最后的疯狂》的编剧。这部戏上映后让远在国外的陈凯歌看到了,他便留意起了芦苇。1992年,陈凯歌拍《边走边唱》时,到西安采外景,便通过顾长卫找到了芦苇,希望他能参与自己手上的项目——改编香港作家李碧华的小说《霸王别姬》,拍一部京剧电影。
“我还纳闷问他,‘你为啥找我来了,咱俩又不认识’,陈凯歌说‘看到了你写的文章,我喜欢’。”那时候芦苇也常在报刊上写人物的速写,两人相谈甚欢,很快达成了合作意向。
陈凯歌和芦苇的合影(资料图)
“《霸王别姬》是我所有作品里最忠于剧本的。”芦苇感慨,他一共写了87场戏,最后剪出来是完全是按照剧本来的,只是拿掉了两场。
“这也是我跟他合作的条件。我说你不能改我的剧本,你可以提要求,我来改。凯歌非常尊重我的剧本,第一版就很满意,我后来又写了第二版。当我追着凯歌要再改第三版的时候,凯歌生气了,他跟我说,‘你杀红眼了!’。”芦苇解释,哪有编剧主动追着导演要改剧本的?
与李碧华的原著小说相比,芦苇的故事有了大幅改动,形成了一个经典电影戏中戏的嵌套结构,故事围绕两位京剧伶人半个世纪的悲欢离合,展现了对传统文化、人的生存状态及人性的思考与领悟。
“我并不是一开始就懂京剧。”芦苇说,为了研究清楚京剧,他长时间听京剧,也泡在图书馆里,看各种资料、书籍,直到写完,用了一年两个月的时间。
《霸王别姬》手稿,电影已经公映30年。(资料图)
为了更加了解京剧名伶的生活,他专门拜访了中国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大师袁世海老先生,聊完后,袁老先生请芦苇吃了一顿炸酱面。“席间他问我,‘你父亲是哪个科班的?’,”这让芦苇啼笑皆非,“因为我当时跟他聊得很专业,用词都是京剧里专门的词汇,所以他误会我是出自京剧世家,实际上我父亲是当兵的。”
芦苇对自己作品很满意的一点是“看里面的台词,没有一句不是行家说的话”。他认为,创作出来的人物必须让人信服,为此,他在写每一个剧本时都查阅大量资料文献,争取让自己成为一个行家。
芦苇与张国荣的合影(资料图)
1993年,《霸王别姬》在中国内地以及中国香港上映,此后在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公映。同年,该片荣获法国戛纳国际电影节最高奖项金棕榈大奖,成为首部获此殊荣的中国影片。这部电影让陈凯歌、巩俐、张国荣等人都迎来了自己的事业巅峰,也成为了芦苇最令人称道的编剧作品。
对青年电影人的激励: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
谈到最喜欢的创作类型,芦苇说:“我最想写的还是农村题材,想讲农民的故事。”
“我对农民很了解,因为我下乡插队了三年半,三年半的农民没白当。”这段知青经历对芦苇进行乡村题材写作的帮助很大,在下地干农活的日子里,他积累了农民的生活样本,也积累了对农村生活的感悟。因此,芦苇也希望年轻的创作者们沉下心来去积累生活,理解生活。
芦苇和青年电影人的对谈
芦苇认为,每一部电影都应该是对创作者自己的交代。他注意到,很多编剧有好的想法,却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没能坚持写完。芦苇告诫年轻的电影人,一定要写完,不要焦虑,要用“干架”的精神去解决创作过程中遇到的诸多问题。
不是说年龄大了就“干不动架”了,芦苇说:“天生我材必有用,成功跟年龄没有关系,我写《霸王别姬》的时候都41岁了。编剧有好想法就坚持把它写完,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
芦苇说,他在《封神第一部》的年轻电影人们身上,就看到了勇往直前的“干架”精神。最近电影《封神第一部》热播,芦苇便是电影的剧本顾问。“其实对于我来说,《封神三部曲》并不是我擅长的类型,但是我非常看重这个创作班子,非常看重这个导演,我也很看重这个项目,因为他们是一群认真拍电影的人。”
在剧组,芦苇也会为年轻演员开设座谈会,分享传授专业知识。更多的时间,他在对每一版剧本提出修改意见。和他一贯的创作思路一样,他要给剧本做减法,突出人物故事主线,不能有闲篇。最初的剧本人物很多,看完剧本,芦苇建议人物精简成7个,故事情节不发生在主线人物身上的都砍掉,提高叙事效率,他建议,“姬发写成功,整部电影就会成功”。
在芦苇看来,人性这一主题,是电影永恒的题材。今年已经73岁的他,还将继续探索人性,感悟人性,创作出更多深入人心的作品。(西部网·陕西头条记者 王佳祯)
编辑:王佳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