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腰鼓亮相国庆联欢 100余名演员大多为普通农民

时间:2019-10-01 21:25:08  来源:西部网  ©原创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陕西腰鼓亮相国庆联欢 100余名演员大多为普通农民

今天(10月1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成立70周年联欢活动在天安门广场举行,陕西腰鼓参与到此次联欢活动当中。

913b97039c4eadfb459daa57f58d6c87.jpeg

陕西腰鼓亮相国庆联欢,100余名演员大多为普通农民。

西部网讯(特派北京记者 贺桐)今天(10月1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联欢活动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来自陕西榆林横山和延安安塞100余名农民,打起腰鼓亮相联欢活动。

记者探访榆林横山老腰鼓训练

身挂红腰鼓,头系羊肚白毛巾,腾空、缠腰、摆头、舞臂、跳转、走翻等舞蹈动作,无不表达着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憧憬。精彩的腰鼓表演贯穿国庆联欢活动,陕西腰鼓队是如何从黄土高原舞到了北京?9月29日,记者来到位于北京市昌平区的腰鼓队训练基地进行实地探访。

“我们从八个乡镇的报名者中,最终选拔出来54名队员,其中4个替补队员,他们都是各个乡镇的农民。”榆林横山区文化和旅游文物广电局工会主席高锋介绍说,今年六月中旬,从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接到任务后,腰鼓队就不断排练、调整。

131a9e154bb4688ad3b41617c12d1e3e.jpeg

记者实地探访陕西腰鼓训练。

“横山老腰鼓表演队参与联欢活动的第一篇章和第四篇章。”高锋说,他们的表演主要承担活跃氛围的任务。

“我们队员都是从各乡镇选拔上来,相对来说都不专业,而且每个乡镇每个村的打法也都不一样,磨合到一起难度不小。”横山区文化和旅游文物广电局工作人员奥锦霞说,每一名队员都特别拼,默默地承受着压力,有的还隐瞒病情。“队员每次训练完,衣服脱下来之后直接可以拧出水来,真的让人很感动。”

6717b9889ceb4a59fe0f1abb170f7169.jpeg

打了30多年腰鼓的刘建军接受记者采访。

“7月初我们在横山自行排练时强度很大,平均每日排练时长为9小时。” 奥锦霞说,因为腰鼓腿脚动作幅度较大,有队员脚指甲脱落但仍坚持排练,有队员在排练过程中髋骨骨折遗憾退出。很多队员为了能有参与这次演出的机会,都在偷偷吃去痛片缓解疼痛。

今年50岁的刘建军是横山区党岔镇泗源沟村村民,打了30多年的腰鼓。憨厚淳朴的刘建军得知被选拔上老腰鼓队,要去北京参加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联欢活动后非常激动,如今打起腰鼓来是越打越有劲。

8eeadc736ae6abdc3373888ef733fb0e.jpeg

国庆联欢活动前,陕西腰鼓演员在天安门广场合影。

“安塞腰鼓总教头”再度参加国庆表演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安塞腰鼓市级代表性传承人,刘占明被安塞人称为“安塞腰鼓总教头”。他7岁起就跟着父亲学习打腰鼓。15岁那年,他进入安塞文艺宣传队,成为一名专业腰鼓手。

刘占明参加过新中国成立50周年和新中国成立60周年庆祝活动。“我的电脑桌面背景是国庆60周年1020人的安塞腰鼓队打着腰鼓经过天安门广场时的照片。”

efb5b246e12c3c9541e33b2448303919.jpeg

陕西腰鼓队员在训练中。

“来参加这次演出的腰鼓队员没有接受过专业训练,都是农闲时喜欢打腰鼓的普通农民,为了这次演出大家都是铆足了劲地练习。”刘占明说。

谈起表演,刘占明激动不已,包括候补队员在内的100余人,已经苦练了好几个月,每天出操、跑步,“就是为了能把这次表演演好,为祖国的生日献礼。”

国庆联欢活动当中,腰鼓队员在天安门广场,身挂红腰鼓、头系羊肚白毛巾、扬槌击鼓、腾空跳跃,向世界充分展现新时代新中国农民的精神风貌。

编辑:王瑜

网站简介 |  本网动态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我要投稿 |  联系我们 |  工作邮箱 | 不良信息举报 |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本网站法律顾问:陕西洪振律师事务所主任 王洪
陕ICP备0701214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706142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0103号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南路336号 联系电话:029-85257337(传真) 商务电话:029-85226012 投稿邮箱:news@cnwest.com
Copyright ©2006- 西部网(陕西新闻网) WWW.CNWEST.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