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谈丨让“共享操场”真正“火”起来

时间:2024-02-28 09:57:53  来源:陕西日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专家谈丨让“共享操场”真正“火”起来

学校体育场地实现“共享”后,既为周边市民提供了锻炼场所,又盘活了闲置的公共资源,是一件值得鼓励的好事情

d3b66ce8-e5e8-47a6-9fb6-c68bffc982f3.jpg.2

走进“共享操场”。 辛刚作

寒假期间,青岛、珠海、上海、三亚、长沙等地宣布,学校体育场地将面向社会公众开放。家门口有了“共享操场”,让不少市民欢呼雀跃。

“共享操场”并非新鲜事。早在2017年,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出台的《关于推进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的实施意见》中就提出,学校体育场馆可以根据不同对象采取免费、优惠或有偿开放方式,有偿开放不能以营利为目的;学校要积极探索体育场馆开放的运营方式,建立适合当地需要的运营模式。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的需求日益强烈,但由于公共运动场所较少,群众运动健身的需求得不到有效满足。学校体育场地实现“共享”后,既为周边市民提供了锻炼场所,又盘活了闲置的公共资源,是一件值得鼓励的好事情。但令人遗憾的是,时至今日,“共享操场”推广的成效尚不明显,与群众的期盼还存在较大差距。

客观来看,“操场共享”并非敞开学校大门那么简单,而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管理、保障、资金等方方面面的问题。比如,开门锁门、登记信息等具体事宜由谁来负责?设备和场地的维护及维修费用由谁来承担?市民在锻炼过程中出现意外由谁来担责……这些,都是不得不考虑的现实问题。

但“共享”的大门一旦打开,遇到问题后,就不能再简单地“一关了之”,而应多方谋划,找到问题的“最优解”。

学校在制定安全预案、管理守则和风险防控措施的同时,可以探索建立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运营的模式,推进学校体育场地有序开放;教育、体育、公安、医疗等部门要发挥统筹协调作用,为“共享操场”开放后可能出现的问题制定解决方案;市民应自觉遵守学校规章制度,讲究社会公德,文明健身、安全健身。

唯有多方合力,才能让群众家门口“沉睡”的体育场地“火”起来,成为群众健身休闲的好去处,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杨小玲)

编辑:郭佳欣

网站简介 |  本网动态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我要投稿 |  联系我们 |  工作邮箱 | 不良信息举报 |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本网站法律顾问:陕西洪振律师事务所主任 王洪
陕ICP备0701214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706142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0103号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南路336号 联系电话:029-85257337(传真) 商务电话:029-85226012 投稿邮箱:news@cnwest.com
Copyright ©2006- 西部网(陕西新闻网) WWW.CNWEST.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