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春林 王伶
省委十三届九次全会明确提出,要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持续抓好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在创新驱动发展、工业结构调整、服务业质量提升上下更大功夫。电子信息产业作为陕西省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转型升级关键在于创新驱动,而创新驱动的核心则在于人才。对于陕西高校而言,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论述、“七一”重要讲话和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落实省委十三届九次全会部署,更好发挥人才对创新驱动的支撑作用,着力强化信息产业创新型行业领军人才培养,为陕西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十三五”期间,陕西紧紧抓住全球电子信息产业创新和变革的重大历史机遇,着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集群,2020年电子信息产业增长达37.4%,但同时也存在着自主创新能力弱、关键技术尚未突破等瓶颈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创新之道,唯在得人”。要让陕西省电子信息产业领域“得人”,高校必须心怀“国之大者”,准确把握陕西发展大势,以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为龙头,紧扣创新要求,着眼关键技术,加快培养更多服务国家战略、适应产业需求的创新型行业领军人才,充分发挥人才对“知识创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市场创新”的驱动作用,真正实现人才链与创新链、产业链的深度融合。
创新型行业领军人才培养要以强化价值引领为前提。科技创新要适应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四个面向”要求。电子信息产业创新型行业领军人才培养,要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和服务“四个面向”的价值导向,进一步改革人才培养目标,强化产业发展的问题导向和需求导向,推动关键技术攻关和原始创新能力全面提升。要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深化“三全育人”综合改革,担负起“中国芯”科研攻关的使命责任,弘扬“两弹一星”精神、科学家精神、“西迁精神”,增进师生的历史认同、文化自信和家国情怀,从本质上回答好领军人才培养方向和科技创新“为了谁”的问题。
创新型行业领军人才培养要以深化育人模式为重点。电子信息产业创新型行业领军人才培养,要紧密结合下一代信息技术发展趋势,针对集成电路、人工智能、数字经济等产业领域稀缺人才,构建与国家战略需求和陕西打造全国先进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目标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模式,深化人才培养体系改革。一是推动科教融合。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加强高校与科研院所在人才联合培养、资源共建共享和联合科研攻关等方面的优势互补,进一步强化芯片、元器件、通信技术等下一代信息技术的科研攻关能力,鼓励学生着眼未来开展创新创业活动,以在“干中学、学中干”的方式提升科研创新能力,下好人才培养“先手棋”。要聚焦科技强国、网络强国、军民融合等国家战略需求和数字陕西、数字社会、数字政府建设等陕西省发展需求,针对关键领域、“卡脖子”问题和急需支撑环节,打好人才培养“主动仗”。二是推动产教融合。勇担服务国家需求和区域经济发展的时代使命,充分利用陕西丰富的军工资源和产业基础优势,建立紧密对接电子信息产业链的学科专业体系,把创新嵌入产业发展各领域,推动产教融合做实做强。要聘请科研院所、龙头企业等行业高层次人才进高校上讲台,给予行业导师、产业教授等荣誉头衔,引入行业前沿课程体系,将行业先进技术和理念转化为学校人才培养优势。要与在陕电子信息企业构建教学资源共享机制和实践教学平台,盘活优化教学资源,建立联合实验室,共同开展产学研用合作项目,开设专业人才硕士(博士)班、联合培养基地和人才实习实践基地,真正在服务产业发展中解决问题。三是推动国际协同。深化国际合作,邀请国际名师授课,引入国际优质教学资源和技术热点内容,促进课程教学国际化和教学模式的先进化,让学生对学科最新发展及时了解。鼓励师生赴国外知名高校参加电子信息领域的学术交流和访学,提高科研创新意识和能力。充分利用陕西区位优势,通过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相关高校、科研院所和行业企业的联合培养、深化科研合作等方式,实现资源统筹、合作双赢。
创新型行业领军人才培养要以完善质量监控机制为保障。培养电子信息产业创新型行业领军人才,还应注重创新链、产业链对于人才链的反馈作用。要基于科教融合机制,构建“学科—督导—导师—学生”内线式质量保障体系,通过最新的学术前沿动态和发展趋势,及时调整学科方向,准确把握督导重点,发挥导师引领作用。要基于产教融合机制,构建“培养单位—用人单位”外线质量保障体系,根据电子信息产教融合平台与电子信息产业的评价指标,由用人单位对高校人才培养效果给出相应评价,通过第三方测评分析,获得人才培养的效果评价,推动高校进一步调整和优化人才培养目标、方案和课程设计、教学安排等。
抓人才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今年初,陕西省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坚持创新核心地位,实施人才强省战略,做强创新平台,共享创新资源,切实解决产业链与创新链、科技与经济‘两张皮’问题,在科技自立自强上展现科教大省的实力”。时序过半,省委十三届九次全会再次强调了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性。陕西高校要心怀“国之大者”,肩负起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光荣使命,努力培养创新型行业领军人才,让创新驱动新引擎全速发力,为陕西新时代追赶超越高质量发展提供不竭动能。
(作者李春林为西北工业大学副研究员,王伶为西北工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编辑:李为涵
忒色 恩施地心谷景区据悉,本次“知音湖北·超级文旅日”活动由湖北省统一打造,以每月17日(谐音“一起”)为载体,旨在通过文旅惠民深化“知音湖北”的文化内涵 2025-10-20
忒色 从河口水库的碧波荡漾、百鸟翱翔,到马合镇的黄沙披绿、生机渐显,榆阳区正用实际行动绘就生态治理新画卷 2025-10-17
忒色 近年来,宝鸡市持续推进渭河流域综合整治工程,通过河道清淤、湿地修复、植被恢复、水质提升等一系列措施,生态环境得到显著改善,吸引众多鸟类前来栖息 2025-10-16
忒色 10月1日,一场名为“酷城东·熟人节”的创意活动在此启幕 2025-10-13
忒色 9月30日,回到西安的裴海潮(前)和朋友进行日常骑行训练 2025-10-10
忒色 这里正在进行陕西省第三届“延长石油杯”三人篮球联赛(社区组)比赛的揭幕战 2025-10-10
忒色 赛事主办方负责人表示,作为传承秦腔文化的重要载体,本次郑国渠秦腔大赛复赛不仅为戏迷提供了展示才华的平台,更以“水利遗址+传统戏曲”的创新形式,推动文化遗产与艺术传承的双向赋能 2025-10-05
忒色 游客在景区民宿的中秋装置前拍照这个假期,恩施地心谷凭借其独特的地质景观与深厚的文化底蕴,为游客提供一日尽览诗意山水、一夜梦回民族寨堡的完整体验,成为短途微度假的理想目的地 2025-09-22
忒色 开幕式上,陕西省民政厅、西安市民政局分别发布《陕西养老产业蓝皮书(2025)》《陕西银发经济产业目录(2025)》和《2024年西安市老年人口、老龄事业和养老服务综合统计信息》,为产业发展提供权威数据支撑和政策指引 2025-09-20
忒色 本届大赛旨在搭建全球资源对接平台,推动安康毛绒玩具产业由“制造”向“智造”转型升级 2025-09-15
忒色 在这一重要关头,金砖国家作为全球南方第一方阵,要坚持弘扬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金砖精神,共同捍卫多边主义,维护多边贸易体制,推进“大金砖合作”,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025-09-09
忒色 恩施地心谷相关负责人称,希望通过“双新项目”升级景区设施与服务,并以“科技+自然+文化”的创新模式,为游客提供一场集视觉震撼、身心体验与文化沉浸于一体的难忘峡谷之旅 2025-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