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谈丨高建群:陕西文化自信的底气从何而来?

时间:2018-11-01 22:47:41  来源:西部网-陕西新闻网  ©原创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专家谈丨高建群:陕西文化自信的底气从何而来?

说到文化自信,陕西从来不缺少文化自信


说到文化自信,陕西从来不缺少文化自信。“关西大汉,击节而起,慷慨悲凉”,这曾是古人形容我们陕西人唱秦腔的情景,陕西自古就拥有着极强的文化自信。

我们的文化自信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

首先就是是周秦汉唐的传统文化。中华农耕文明板块沿袭下来的周诗、周礼、周易、周乐,这些都是在陕西这块土地上产生的。“文王建丰,武王建镐”,中华民族现在的许多规范和礼仪,就是从当初的丰镐二京沿袭下来的。

进入先秦两汉,我们又经历了光辉灿烂的百家争鸣年代。到了唐代,陕西更是一个文化人聚集的地方。在长安城里,可能这棵树上李白曾经栓过马,那片高台上杜甫曾在此吟诵。彼时,中华大地上最优秀的文化人都聚集在陕西,开启我们灿烂的盛唐时代。

另一方面,为什么陕西出现了这么多的大作家?这跟革命文化的传统有关。

延安时期有三个文化“山头”,一是丁玲领导的“文抗”(全国文艺抗敌协会),另一个是周扬领导的鲁艺,第三个就是柯仲平领导的陕甘宁边区文协。新中国成立后文协没有去北京,而是随西北局留在了西安,柯仲平担任首任主席,原文协机关刊物《群众周刊》主编胡采,继任主席。文协秘书长是著名歌曲《松花江上》的作者张寒晖。张寒晖当年病逝于延安,柯仲平作诗悼念说,文化山上葬寒晖,一把土来一把泪。

这些从延安走来的革命文艺家聚集在西安这座古城,让陕西成为中国的文化重镇。

后来,建国以后陕西文化在全国范围内产生过3次重大的影响,处于万众瞩目地位。一个是60年代初,1961年以赵望云、石鲁为代表的长安画派轰动京城,成为建国以后画坛的三大流派之一。一个是80年代西部电影的辉煌,以西部电影教父吴天明为代表的西部电影走向世界,在那个时候西部电影就是中国电影的代名词,给我们带来了十年辉煌。第三个就是文学陕军的辉煌。

文学陕军的辉煌,首先我们要谈到建国初从延安走下来的老革命文艺家柳青,他的《创业史》到现在还被认为是建国以来长篇小说的代表作“三红一创”之一。还有我们写《保卫延安》的杜鹏程,写《风雪之夜》的王汶石以及作为新中国“石油文学”的开拓者之一、创作《柴达木手记》的李若冰。这一批老艺术家,对我们这一代有着言传身教的作用,告诉我们只要努力,是可以达到一定高度的。

1993年5月20日为纪念毛主席讲话,在北京召开《最后一个匈奴》的研讨会,“陕军东征”的口号就是在这次会议上提出的。高建群在会上讲,你们不要只关注高建群,陕西还有很多好作家也在写长篇,他们的长篇不久以后将面世。当时,陈忠实在创作《白鹿原》,贾平凹在创作《废都》,这些作家和作品后来掀起了轰动全国的“陕军东征”现象,一夜间洛阳纸贵。

高建群当时在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说,“我们不应该忘记另外一位著名的作家,路遥。”为什么陕西作家的长篇小说一下子在京城引起这么大的反响,这与1985年路遥倡议陕西作协组织的“长篇小说促进会”有关系。会上提出的口号是“文学最后的较量,就是长篇小说的较量。”会后,路遥继续背起行囊来到陕北,创作他的《平凡的世界》。

1988年出版的《平凡的世界》,应该说是开了“陕军东征”的先河。在“陕军东征”的年代,中国的长篇小说达到了一定的高度,缩短了和世界的距离,但是虽有又进入了一段时间的颓势,一直到现在。

高建群说,现在我们的综合国力已经跃升世界前列,但我们的文学依旧是第三世界的水平。所以,我们每一名艺术家都有责任来振兴中国的文学,否则我们会脸红羞愧。(文/高建群口述,编辑张澍田整理)

(高建群:陕西文联副主席,被誉为浪漫派文学“最后的骑士”。他的《最后一个匈奴》与陈忠实的《白鹿原》、贾平凹《废都》等陕西作家的作品引发了“陕军东征”现象,震动了中国文坛。)

编辑:刘振华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 了解陕西大事 关注陕西头条
  • 一杯咖啡一份地图,票根经济赋能文旅融合

    忒色 一杯咖啡一份地图,票根经济赋能文旅融合11月3日,由曲江新区文化旅游局和肯悦咖啡联合举办的“金色曲江·银杏咖啡节”活动正式开启,西北首家独立肯悦咖啡店暨陕西肯悦咖啡30家门店也盛大启幕 2025-11-04

  • 陕西加强鸟类保护全链条监管

    忒色 省林业局自然保护地与野生动植物保护处处长赵侠呼吁,各类参与鸟类保护的个人和社会团体应严格遵守野生动物保护法、自然保护区条例等法律法规,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进入保护区核心区等未开放区域 2025-11-04

  • 跑出“体文旅商”融合新图景

    忒色 本届宝鸡马拉松在组织运营上实现突破,将起跑阶段前5公里赛道由半幅改为全幅设计,有效疏导参赛人流,从源头化解了大型路跑赛事常见的出发拥堵问题 2025-10-31

  • 淬火·新生

    忒色 2025-10-27

  • 文脉·铜川

    忒色 2025-10-27

  • 转型之路

    忒色 2025-10-26

  • 千年炉火

    忒色 2025-10-26

  • 铜音共振

    忒色 昔日煤城,今朝蝶变。融入西安“半小时圈”,铜川机遇扑面而来!铝基新材料、半导体、汽车装备…链式集群,打造转型高地。 2025-10-26

  • 铜川:一首歌的故事

    忒色 60多年来,歌曲《唱支山歌给党听》承载着人们对新生活的歌颂,深沉的爱国爱党之情,唱遍大江南北,温暖几代人的记忆。 2025-10-26

  • 铜你相约

    忒色 千年窑火淬炼北方青瓷之都,冰裂纹中凝固盛唐气韵。药王山上铭刻大医精诚,薛家寨峭壁生长英雄信仰。 2025-10-26

  • 一城铜画

    忒色 白鹭在漆水河振翅朱鹮于沮河畔起舞,华北豹的足迹隐入苍茫山林……从工业记忆到山水画卷,铜川大地,正书写着动人的生态篇章 2025-10-26

  • “收藏170余万件文物”的陕西历史博物馆 带着3件国宝登上花呗皮肤

    忒色 “收藏170余万件文物”的陕西历史博物馆 带着3件国宝登上花呗皮肤 10月24日,陕西历史博物馆携3件国宝——镶金兽首玛瑙杯、鸳鸯莲瓣纹金碗、开元通宝金钱登上花呗文物皮肤,可在手机上免费获取 2025-10-24

网站简介 网站团队 本网动态 友情链接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工作邮箱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新闻宣传自律管理承诺书

Copyright ©2006-2022 西部网(陕西新闻网) WWW.CNWES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法律顾问:陕西洪振律师事务所主任 王洪
陕ICP备0701214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1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706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