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7年7月18日吉利30万辆新能源汽车产业化项目落户西安经开区,“汽车产业”“吉利集团”就成为高频词汇,始终牵动着西安的神经。作为一个力图在汽车产业上有所作为的后起城市,如何在激烈的区域竞争和市场竞争中实现追赶超越?
【一、汽车产业是区域经济现象】
汽车产业因产业关联度高、技术集中度高、产值贡献率大,被视为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也代表着制造业的实力和水平。
产业关联度是不同产业之间因为生产供需而形成的内在关系。就像一家服装厂会和纺织厂、印染厂、纽扣厂、缝纫机厂等产生订单关系一样,一个汽车整车制造项目,会与发动机、材料加工、石化、电子、橡胶等众多行业产生必然联系。
据测算,汽车工业与相关产业的直接关联度是1:2,间接关联度达到1:5。就是说,汽车产业每产出1亿元的产值,会带动其他产业产出2亿元甚至5亿元的产值。正因如此,美、德、法、日等汽车产业强国,也都是经济强国;我国的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以及杭州、武汉、成都等新一线城市,也是国内汽车产业最发达的地区。
至于汽车产业的技术带动、产值占比更是毋庸赘言。因此,各地竞相发展汽车产业,不仅仅是一个产业竞争现象,已经演化为区域经济现象。汽车产业的发展水平,正在重新定位区域位置,重新划分城市级别。对西安而言,做大做强制造业,建设百万辆汽车生产基地,是重塑城市经济地位,实现“长安梦”的基础。
【二、错失传统汽车产业发展机遇】
西安汽车产业薄弱的原因,从表象看是错失了两次全国汽车产业大发展的机遇。
一是从1980年代中期开始的合资汽车发展机遇。在“以市场换技术”战略下,1984年诞生了我国第一家汽车合资生产企业——北京吉普。 后来,德国、日本、法国等世界主要汽车企业纷纷进入中国合资建厂。长达20多年的合资发展历程,基本奠定了我国目前的汽车产业区域格局。现在的北、上、广等主要汽车产业基地,都得益于这一发展时期。
但直到2016年,西安才引进了韩国双龙汽车与陕汽集团合资,在西安经开区签约整车生产项目。而此时,较大的外资汽车品牌已基本完成了在中国的布局,留给西安的机会所剩无几。
二是从本世纪初开始的自主品牌汽车发展机遇。2000年以后,在汽车市场需求快速增长的带动下,比亚迪(2003年)、奇瑞(1997年)、吉利(2003年)、众泰(2003年)等自主品牌汽车纷纷起步。近10年来,自主品牌汽车进入高速发展阶段,深圳的比亚迪汽车、杭州的吉利汽车等,对所在城市的经济发展都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但西安在这一时期没有诞生新的自主品牌汽车企业。而比亚迪却在2003年通过收购西安秦川汽车,拿到了轿车生产牌照,正式进入汽车制造行业——秦川汽车是当时西北地区唯一拥有轿车生产牌照的企业。
客观地说,在传统汽车产业发展道路上,西安已经输在起跑线上,是一个典型的汽车产业后起城市。
【三、追赶超越面临两大困难】
当前西安汽车产业追赶超越面临着两大困难:一是在汽车产能规模上追赶的难度在加大;二是全国汽车产业格局基本落定,无论合资品牌还是国内车企,都很难再有动辄年产几十万辆规模的项目布局。
西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最简单的理解是:从二线城市真正进入全国“新一线”城市。从追赶超越的对标城市看,成都、武汉的新一线城市地位已经明朗。这两个城市2016年的汽车产量分别是115.4万辆、176.68万辆,是西安的3倍和4.6倍,增长速度是西安的1倍。
这意味着,西安即便实现30%左右的超常规增长,产量规模与成都、武汉的差距也很难显著缩小。毕竟到2016年西安的汽车产量只有38.25万辆,规模基数太小。
2017年我国汽车产销达到2901.5万辆和2887.9万辆,已连续9年位居全球第一。但增速正呈现稳中趋降的态势,从2010年以前动辄两位数的增速,回落到年均7%左右。2011年以后,除2013年、2016年增速超过13%外,其余年份均在7%以下。这一态势表明,我国传统汽车产能的扩张正在接近规模经济的边际。
嗅觉灵敏的车企早已感知到这一趋势,对新项目布局的态度更加谨慎。就连以“攻城略地”著称的吉利汽车,也表示西安项目是吉利在国内布局的最后一个大型整车项目。这对西安的汽车产业招商极为不利。
【四、产业变革创造机遇】
但正在出现的汽车产业大变革,创造了第三次发展机遇。
一是技术革新打破了传统汽车产业格局。电动、自主、共享、互联已成为公认的汽车产业发展方向,正在打破原有的技术和制造体系,出现全新规模化的汽车产业门类。
二是需求升级改变了原有的汽车消费模式。一方面,便捷、舒适、个性成为汽车消费新趋势,使汽车产业向智能化、数字化、服务化方向发展;另一方面,汽车使用强度提升,消费更新速度加快,为新一代汽车产品腾挪出需求空间。
三是我国自主品牌汽车产业将洗牌重组。2017年中国品牌乘用车占全国市场份额43.9%,在轿车领域只占19.9%。在1084.7万辆自主品牌汽车中,只有吉利、长安、长城3家企业销量超过100万辆,其余十几家企业的市场份额均未超过6%。可以预见,未来5—10年自主品牌汽车势必出现以强并弱、强强联合的格局变化。
我国汽车产业发展的第三次机遇,既是全球汽车产业的代际更替,也是自主品牌汽车产业的格局升级。这是一条新的跑道,谁先起跑,谁就会占据主动权,谁先领跑,谁就会占据话语权。这场重大产业变革,将为西安创造后来居上、换道超车的良机。
【五、追赶超越的西安跑道】
西安市政府发布的《关于支持西安经开区千亿级汽车产业集群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用5年时间,扶持西安经开区打造千亿级汽车产业集群。具体目标是建成全国首个集重卡、客车、轿车为一体的汽车生产基地,形成涵盖整车制造、专用车、零部件等为一体的较为完备的汽车全产业链。
在这一目标下,西安汽车产业的路径渐趋清晰。在顶层设计、资金扶持、政策支持、人才培养等综合支撑下,还需着力在追赶超越的方式方法上,做足做深做巧。
一是“换道”。结合发展硬科技产业、建设硬科技之都,全力投入汽车产业新兴领域。突出围绕新能源汽车、甲醇汽车、智能汽车生产制造,打出全国“新型汽车制造基地”大旗,坚定换道超车的决心,厚植西安新优势。
二是“换车”。在努力增强整车和零部件生产制造能力的同时,注重以己之长避实击虚,突出以“硬技术”占据主动权,以“软平台”占据话语权。
在“硬技术”上,以汽车产业引领性技术为突破口,围绕发动机和驱动电机、动力电池和燃料电池、轻量化技术、电池管理和智能交互、环境感知和自动驾驶、灵活燃料转换器、智慧出行系统等核心技术,建设新技术创新研发基地。
在“软平台”上,加快“以市场换项目”,把西安建设成为新型汽车推广应用城市。推动“以文化聚企业”,举办国际新能源汽车场地赛、拉力赛,智能汽车表演赛,汽车音乐节和专业会展活动等,建设具有影响力的新型汽车文化中心。
三是“搭车”。从发展趋势看,自主品牌企业必将成为我国汽车产业的主导力量,“现在你对我爱搭不理,以后我让你高攀不起”,其中必将诞生汽车业的“华为”和“联想”。要瞄准吉利、长城、长安等企业,提早谋篇布局,全面深化合作。
特别要借助吉利汽车等企业全球布局,紧跟“单打冠军”“小巨人”步调,争取更多代表新型汽车产业方向的“蓝筹股”“潜力股”入驻西安,及早搭上中国品牌车企大崛起的“顺风车”。
编辑:李为涵
忒色 宝鸡市文物普查队发现博山盖绿釉陶奁博山盖绿釉陶奁(资料照片) 2025-07-01
忒色 选手返程行囊满载特产,化身移动的“麟游名片”,推动农特产品依托赛事走向全国 2025-06-30
忒色 6月25日至27日,由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渭南市文化和旅游局承办的陕西省濒危剧种展演在渭南大剧院上演。 2025-06-30
忒色 党建引领锻造“高原枫警”吉迈派出所将党建工作作为队伍建设的 “定盘星”,纵向建立“局党委—所支部—党员先锋岗”三级责任链,横向打造“民警+村警+义警”治安共同体,立体化构建“激励-约束-关怀”成长矩阵,用三维坐标重构高原警务生态 2025-06-23
忒色 第四届源点西部电影展在古城西安启幕 2025-06-23
忒色 2025-06-23
忒色 央视热播电视剧《护宝寻踪》圆满收官《吕氏乡约》再塑乡风文明底色蓝田县三里镇乔村文化墙上的《吕氏乡约》 2025-06-23
忒色 记者从久治县公安局获悉,G347综合检查站自2023年12月正式运行以来,已成为果洛州乃至青海省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关键支点,以“智慧警务+跨域协作”的创新模式,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省界安全防线 2025-06-20
忒色 2025-06-21
忒色 6月18日,聚焦果洛“十四五”·共鉴发展新征程2025“网链果洛・融绘新篇”大型融媒体采风行,深入探访了果洛藏族自治州久治县河曲马良种繁育基地,记录下这里以特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 2025-06-20
忒色 在党建引擎的强劲驱动下,宁友村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被全面激活,焕发出蓬勃发展的崭新生机 2025-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