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7年7月18日吉利30万辆新能源汽车产业化项目落户西安经开区,“汽车产业”“吉利集团”就成为高频词汇,始终牵动着西安的神经。作为一个力图在汽车产业上有所作为的后起城市,如何在激烈的区域竞争和市场竞争中实现追赶超越?
【一、汽车产业是区域经济现象】
汽车产业因产业关联度高、技术集中度高、产值贡献率大,被视为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也代表着制造业的实力和水平。
产业关联度是不同产业之间因为生产供需而形成的内在关系。就像一家服装厂会和纺织厂、印染厂、纽扣厂、缝纫机厂等产生订单关系一样,一个汽车整车制造项目,会与发动机、材料加工、石化、电子、橡胶等众多行业产生必然联系。
据测算,汽车工业与相关产业的直接关联度是1:2,间接关联度达到1:5。就是说,汽车产业每产出1亿元的产值,会带动其他产业产出2亿元甚至5亿元的产值。正因如此,美、德、法、日等汽车产业强国,也都是经济强国;我国的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以及杭州、武汉、成都等新一线城市,也是国内汽车产业最发达的地区。
至于汽车产业的技术带动、产值占比更是毋庸赘言。因此,各地竞相发展汽车产业,不仅仅是一个产业竞争现象,已经演化为区域经济现象。汽车产业的发展水平,正在重新定位区域位置,重新划分城市级别。对西安而言,做大做强制造业,建设百万辆汽车生产基地,是重塑城市经济地位,实现“长安梦”的基础。
【二、错失传统汽车产业发展机遇】
西安汽车产业薄弱的原因,从表象看是错失了两次全国汽车产业大发展的机遇。
一是从1980年代中期开始的合资汽车发展机遇。在“以市场换技术”战略下,1984年诞生了我国第一家汽车合资生产企业——北京吉普。 后来,德国、日本、法国等世界主要汽车企业纷纷进入中国合资建厂。长达20多年的合资发展历程,基本奠定了我国目前的汽车产业区域格局。现在的北、上、广等主要汽车产业基地,都得益于这一发展时期。
但直到2016年,西安才引进了韩国双龙汽车与陕汽集团合资,在西安经开区签约整车生产项目。而此时,较大的外资汽车品牌已基本完成了在中国的布局,留给西安的机会所剩无几。
二是从本世纪初开始的自主品牌汽车发展机遇。2000年以后,在汽车市场需求快速增长的带动下,比亚迪(2003年)、奇瑞(1997年)、吉利(2003年)、众泰(2003年)等自主品牌汽车纷纷起步。近10年来,自主品牌汽车进入高速发展阶段,深圳的比亚迪汽车、杭州的吉利汽车等,对所在城市的经济发展都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但西安在这一时期没有诞生新的自主品牌汽车企业。而比亚迪却在2003年通过收购西安秦川汽车,拿到了轿车生产牌照,正式进入汽车制造行业——秦川汽车是当时西北地区唯一拥有轿车生产牌照的企业。
客观地说,在传统汽车产业发展道路上,西安已经输在起跑线上,是一个典型的汽车产业后起城市。
【三、追赶超越面临两大困难】
当前西安汽车产业追赶超越面临着两大困难:一是在汽车产能规模上追赶的难度在加大;二是全国汽车产业格局基本落定,无论合资品牌还是国内车企,都很难再有动辄年产几十万辆规模的项目布局。
西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最简单的理解是:从二线城市真正进入全国“新一线”城市。从追赶超越的对标城市看,成都、武汉的新一线城市地位已经明朗。这两个城市2016年的汽车产量分别是115.4万辆、176.68万辆,是西安的3倍和4.6倍,增长速度是西安的1倍。
这意味着,西安即便实现30%左右的超常规增长,产量规模与成都、武汉的差距也很难显著缩小。毕竟到2016年西安的汽车产量只有38.25万辆,规模基数太小。
2017年我国汽车产销达到2901.5万辆和2887.9万辆,已连续9年位居全球第一。但增速正呈现稳中趋降的态势,从2010年以前动辄两位数的增速,回落到年均7%左右。2011年以后,除2013年、2016年增速超过13%外,其余年份均在7%以下。这一态势表明,我国传统汽车产能的扩张正在接近规模经济的边际。
嗅觉灵敏的车企早已感知到这一趋势,对新项目布局的态度更加谨慎。就连以“攻城略地”著称的吉利汽车,也表示西安项目是吉利在国内布局的最后一个大型整车项目。这对西安的汽车产业招商极为不利。
【四、产业变革创造机遇】
但正在出现的汽车产业大变革,创造了第三次发展机遇。
一是技术革新打破了传统汽车产业格局。电动、自主、共享、互联已成为公认的汽车产业发展方向,正在打破原有的技术和制造体系,出现全新规模化的汽车产业门类。
二是需求升级改变了原有的汽车消费模式。一方面,便捷、舒适、个性成为汽车消费新趋势,使汽车产业向智能化、数字化、服务化方向发展;另一方面,汽车使用强度提升,消费更新速度加快,为新一代汽车产品腾挪出需求空间。
三是我国自主品牌汽车产业将洗牌重组。2017年中国品牌乘用车占全国市场份额43.9%,在轿车领域只占19.9%。在1084.7万辆自主品牌汽车中,只有吉利、长安、长城3家企业销量超过100万辆,其余十几家企业的市场份额均未超过6%。可以预见,未来5—10年自主品牌汽车势必出现以强并弱、强强联合的格局变化。
我国汽车产业发展的第三次机遇,既是全球汽车产业的代际更替,也是自主品牌汽车产业的格局升级。这是一条新的跑道,谁先起跑,谁就会占据主动权,谁先领跑,谁就会占据话语权。这场重大产业变革,将为西安创造后来居上、换道超车的良机。
【五、追赶超越的西安跑道】
西安市政府发布的《关于支持西安经开区千亿级汽车产业集群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用5年时间,扶持西安经开区打造千亿级汽车产业集群。具体目标是建成全国首个集重卡、客车、轿车为一体的汽车生产基地,形成涵盖整车制造、专用车、零部件等为一体的较为完备的汽车全产业链。
在这一目标下,西安汽车产业的路径渐趋清晰。在顶层设计、资金扶持、政策支持、人才培养等综合支撑下,还需着力在追赶超越的方式方法上,做足做深做巧。
一是“换道”。结合发展硬科技产业、建设硬科技之都,全力投入汽车产业新兴领域。突出围绕新能源汽车、甲醇汽车、智能汽车生产制造,打出全国“新型汽车制造基地”大旗,坚定换道超车的决心,厚植西安新优势。
二是“换车”。在努力增强整车和零部件生产制造能力的同时,注重以己之长避实击虚,突出以“硬技术”占据主动权,以“软平台”占据话语权。
在“硬技术”上,以汽车产业引领性技术为突破口,围绕发动机和驱动电机、动力电池和燃料电池、轻量化技术、电池管理和智能交互、环境感知和自动驾驶、灵活燃料转换器、智慧出行系统等核心技术,建设新技术创新研发基地。
在“软平台”上,加快“以市场换项目”,把西安建设成为新型汽车推广应用城市。推动“以文化聚企业”,举办国际新能源汽车场地赛、拉力赛,智能汽车表演赛,汽车音乐节和专业会展活动等,建设具有影响力的新型汽车文化中心。
三是“搭车”。从发展趋势看,自主品牌企业必将成为我国汽车产业的主导力量,“现在你对我爱搭不理,以后我让你高攀不起”,其中必将诞生汽车业的“华为”和“联想”。要瞄准吉利、长城、长安等企业,提早谋篇布局,全面深化合作。
特别要借助吉利汽车等企业全球布局,紧跟“单打冠军”“小巨人”步调,争取更多代表新型汽车产业方向的“蓝筹股”“潜力股”入驻西安,及早搭上中国品牌车企大崛起的“顺风车”。
编辑:李为涵
忒色 本届大赛旨在搭建全球资源对接平台,推动安康毛绒玩具产业由“制造”向“智造”转型升级 2025-09-15
忒色 在这一重要关头,金砖国家作为全球南方第一方阵,要坚持弘扬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金砖精神,共同捍卫多边主义,维护多边贸易体制,推进“大金砖合作”,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025-09-09
忒色 恩施地心谷相关负责人称,希望通过“双新项目”升级景区设施与服务,并以“科技+自然+文化”的创新模式,为游客提供一场集视觉震撼、身心体验与文化沉浸于一体的难忘峡谷之旅 2025-09-08
忒色 据悉,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还将推出馆长讲展、数字展览等活动,邀公众重温抗战荣光,汲取前进力量 2025-09-05
忒色 延安市宝塔区河庄坪镇打造“河庄坪村晚”,村歌村舞精彩纷呈、安塞腰鼓豪放激昂、乡村市集人声鼎沸……充满乡土气息与欢乐氛围的“村晚”为来河庄坪镇体验窑洞民宿的游客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陕北文化盛宴 2025-08-21
忒色 8月6日,人民网推出报道《店里的“老外”越来越多了》,同样以“老外”热门打卡城市——西安为例,解读“中国的吸引力从何而来”,在这篇文图、视频报道中,外国游客在西安做陶俑、品美食、穿汉服,忙得不亦乐乎,折射出持续升温的“China Travel”热潮 2025-08-12
忒色 展会同期将举办第九届世界无人机大会西安峰会等重点活动,将邀请近百余名行业专家出席并发表演讲,为行业赋能,为产业发展建言献策 2025-07-25
忒色 当青铜器饕餮纹饰在研学少年的拓片中浮现,当《诗经》雅韵随啤酒泡沫升腾——这个夏天,岐山县以一场持续4个月的“寻周记”周文化系列活动,让沉睡3000年的周礼文明走出典籍、融入市井,在古今碰撞中奏响新的乐章 2025-08-11
忒色 长安镇副镇长朱晓静介绍,除了设立文共体分中心外,长安镇按照境内3条河流划分片区,组团式设立3个联合子中心,形成“1+3+N”的文化服务网络 2025-08-08
忒色 她创办的陕西嘉林乐世达文化创意有限公司,与宝鸡市渭滨区经二路街道携手设立“蒲公英”社区工厂,以文创手工钩织为支点,为就业困难群体提供灵活就业机会 2025-08-08
忒色 赛事丰富多彩 激发群众活力——陕西全民健身活动扫描八月二日,第二十届“白桦林杯”川崎羽毛球公开赛拉开大幕 2025-08-08
忒色 神话里的“哮天犬”原来真的存在! 韩城芮国遗址博物馆展出的中华猎犬骨骼系“哮天犬”原型狗是人类的朋友 2025-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