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技术加速县域产业升级 陕西首个“盒马县”落户清涧

时间:2022-06-01 18:39:32  来源:西安新闻网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数字技术加速县域产业升级 陕西首个“盒马县”落户清涧

清涧县乡村振兴特派员梁玉说道,“盒马县”成立后,将以黑猪产销为突破口,帮助当地打造特色农业,并通过数字化方式,加快推动清涧县产业结构转型。制定35项养殖标准。”经过梁玉的实地考察发现,因为农户们没有掌握科学的养殖方法、没有健全的养殖标准,导

“养猪不是越肥越好,瘦肉率高,才能卖上好价。”清涧县乡村振兴特派员梁玉说道,“盒马县”成立后,将以黑猪产销为突破口,帮助当地打造特色农业,并通过数字化方式,加快推动清涧县产业结构转型。5月31日,清涧县人民政府与盒马签订框架协议:建立陕西首个“盒马县”,日跑2万步的黑毛土猪、红枣汁等十多款清涧特产,将被陆续送上西安人的餐桌。

制定35项养殖标准

让“瘦身黑猪”热销西安市场

记者了解到,清涧县地处黄河西岸,黄土高原纵横的沟壑梁峁,是饲养黑毛土猪的绝佳环境。黑猪养殖是县里的新兴产业,存栏量一度超过10万头,但近两年猪肉市场波动较大,养殖户萌生退意,存栏量锐减。“县里不止有黑猪,还有不少优质农产品,但在市场上没有竞争力,我们希望通过数字化技术和资源帮助当地产业升级。”经过梁玉的实地考察发现,因为农户们没有掌握科学的养殖方法、没有健全的养殖标准,导致猪肥肉多瘦肉少,卖不上好价。

为了促进农户增收,根据西安市场需求,盒马肉蛋禽采购工作人员联同技术人员,为当地农户量身制定出35项养殖标准,通过为黑猪装上了计步器,督促黑猪每天跑够2万步;严格把控黑猪生长周期与生猪毛重;为每一头黑猪溯源,建立“身份编码”,让市民在购买时查阅数字ID,就能获得这头猪的品种、体重、运动频次等信息……多措并举为清涧县拓宽特色农产品销路。

“我第一次看到如此详细的养殖标准,比如黑猪第六根和第七根肋骨之间的膘厚度不能超过3公分……为了达到符合标准的品质,我在养殖场开辟了散养场地,每天都让黑猪在黄土地上跑步,在山泉水里游泳。”作为清涧县返乡创业大学生韩永文告诉记者,以前养猪那肯定是越肥越好,但现在跟盒马合作,就要为黑猪瘦身,要按照标准养殖一头黑猪所花的时间与精力更多了,但他愿意这样做,因为品质好的黑猪肉受市场欢迎,能卖上好价格,钱袋子自然鼓了起来,“清涧黑猪已经在西安盒马上架了,希望消费者能喜欢。”

百架蔬菜大棚启用

带动产业集群在清涧落地生根

标准化养殖黑毛土猪,让农户尝到了甜头。清涧县也决定,以此为契机,同步建立盒马村、盒马县,按下特色农业发展的快进键。记者了解到,盒马村是指根据盒马订单,产销之间形成长期、稳定的供应关系,推动农产品标准化、精细化、品牌化改造,发展数字农业的村庄。订单农业,能先期解决农户“种出好产品找不到好市场”的后顾之忧。

目前,清涧县高杰村已启用100架蔬菜大棚,农户们根据订单要求,开始精细化种植普罗旺斯西红柿等经济作物。“还没种出来的菜,就已经卖掉了,以前我想都不敢想。“农民白老汉在高杰村种了40多年地,让他感慨的是,种了一辈子菜,现在才知道为啥他以前种的卖不上价,那是不了解市场需求。记者在大棚中看到,一颗颗饱满的西红柿果实正在转色期,预计6月底就会被送上西安市民的餐桌。

清涧县副县长朱国峰表示,盒马县建立后,将在清涧培养更多的二产、三产,以及产业带,为形成产业集群“打地基”。清涧是著名的红枣之乡,希望与阿里公益、盒马的合作继续深入,将清涧打造成陕北大棚农业之乡、黑毛土猪养殖之乡,带动起蔬果种植、畜牧养殖、屠宰、深加工等产业集群在清涧落地生根,带动22万农民走向致富路。

据悉,根据各村农业产业发展实际,双方还将打造多个“盒马村”,发展数字农业村庄,并在种养殖标准、产销对接等方面提供技术指导与培训,目前已确立双庙河便民服务中心前惠家河村为黑毛土猪“盒马村”、高杰村镇高杰村为特色蔬菜“盒马村”。

文/图 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郭沛然 轩辕杨子

编辑:融媒体

网站简介 |  本网动态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我要投稿 |  联系我们 |  工作邮箱 | 不良信息举报 |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本网站法律顾问:陕西洪振律师事务所主任 王洪
陕ICP备0701214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706142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0103号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南路336号 联系电话:029-85257337(传真) 商务电话:029-85226012 投稿邮箱:news@cnwest.com
Copyright ©2006- 西部网(陕西新闻网) WWW.CNWEST.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