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犁春泥,万亩新绿。眼下正值春耕时期,在榆林市定边县水口峁村的田边,几位县上的科技特派员正在给村民现场示范讲解渗水地膜顶凌春播谷子种植技术。“这个地膜具有单向渗水功能,外面的水能渗进去,里面的水出不来,咱们县区处于干旱地区,这个技术就能增加三分之一的土壤持水,非常适用。”其中一位科技特派员说。
渗水地膜与普通地膜相比,可有效利用微小降水,增加土壤持水度,同时残膜可降解、无需回收,具有保墒提产、抑制杂草,提高杂粮产量和品质的作用。2021年,定边县发改科技局联合科技特派员在红柳沟镇水口峁村试种金谷3号1200亩,即使去年定边县遭遇严重干旱,干旱指数达到局地综合气象特旱等级,但是运用渗水地膜试种的金谷3号谷子亩产依然达到500公斤。
红柳沟镇水口峁村村委会副主任邱士荣高兴地说:“现在村里的村民对发展种植的信心特别大,十分感谢科技局和农业局对我们村子的大力支持。”
此次的早春顶凌春播谷子技术,是针对定边县干旱与半干旱季风气候、地膜易破裂等特征衍生的新技术,也是渗水地膜覆盖旱作农业技术的延伸,该技术将秋季深翻施肥蓄雨技术、春季顶凌早播技术、种子处理技术等相结合,在定边县进行推广和发展,逐渐形成谷子—玉米—大豆—谷子轮作倒茬模式,为定边县农作物优质高效生产,打下基础。科技特派员、高级农艺师王世东介绍道:“种子处理、种子选择、肥料配比,都是科技特派员和专业的技术员完成的,老百姓只需要把我们配比好的种子种下去就可以了,这就叫机械化一体作业轻简化生产技术,易于普及和推广。”
“近几年,我们引进了新品种、新技术、新机械,在全县开展了渗水地膜谷子的实验示范,通过这几年的实验示范,这项技术已经取得了成功的经验。”定边县发改科技局副局长高彩霞告诉记者。
下好先手棋,掌握主动权,为确保农民增收势头不减,自2018年以来,定边县发改科技局每年下派25名科技特派员到田间地头,“把脉”农业发展,指导农民春耕秋收。截至目前,定边县旱作农业渗水地膜项目辐射带动全县9个乡镇21个行政村,涵盖了全县的梁、塬、涧、滩等不同的地貌类型与土壤质地,播种面积达3000亩,改变了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为全年粮食生产高质高效提供保障。
“今年我们还引进了一个更好的新品种汾选3号,试种了100亩,这个谷子生长期长、米质好,产值也高,能为农民带来更高的效益。今后我们会继续利用科技创新,推动旱作农业的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发展。”定边县发改科技局副局长高彩霞说道。
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李长江 通讯员 卢云云
编辑:融媒体
忒色 7月15日,“2025著名媒体+网红大V恩施行·走进地心谷”活动的探访团成员作为蝶舞清江·恩施地心谷景区全新科技游览项目的首批体验者,在产品全球首发式结束后,搭乘悬崖列车与“探险方舟”,贴壁“飞行”,探秘地心,解锁“地心引力”新体验 2025-07-16
忒色 活动期间,游客可在爱菊健康文化体验园内观光游玩葫芦种植区、丝路好物区、非遗体验区、趣味游戏区四大主题区域 2025-07-11
忒色 宝鸡市文物普查队发现博山盖绿釉陶奁博山盖绿釉陶奁(资料照片) 2025-07-01
忒色 选手返程行囊满载特产,化身移动的“麟游名片”,推动农特产品依托赛事走向全国 2025-06-30
忒色 6月25日至27日,由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渭南市文化和旅游局承办的陕西省濒危剧种展演在渭南大剧院上演。 2025-06-30
忒色 党建引领锻造“高原枫警”吉迈派出所将党建工作作为队伍建设的 “定盘星”,纵向建立“局党委—所支部—党员先锋岗”三级责任链,横向打造“民警+村警+义警”治安共同体,立体化构建“激励-约束-关怀”成长矩阵,用三维坐标重构高原警务生态 2025-06-23
忒色 第四届源点西部电影展在古城西安启幕 2025-06-23
忒色 2025-06-23
忒色 央视热播电视剧《护宝寻踪》圆满收官《吕氏乡约》再塑乡风文明底色蓝田县三里镇乔村文化墙上的《吕氏乡约》 2025-06-23
忒色 记者从久治县公安局获悉,G347综合检查站自2023年12月正式运行以来,已成为果洛州乃至青海省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关键支点,以“智慧警务+跨域协作”的创新模式,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省界安全防线 2025-06-20
忒色 2025-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