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的春风,吹绿了枝头上的嫩芽,吹绿了地上的小草,也吹动了榆林人民手植新绿的热情。植下一棵树,收获万点绿。近日,走进榆林大地,我们可以看到一派热火朝天的植树景象,一个个忙于扶正树苗、挥锹培土、踏实浇水的可爱身影,一株株象征绿色希望的乡土适生苗木,不断厚植着我市的生态底色,装饰着美丽的榆林。
3月31日,榆阳区广大干部职工在榆阳区小纪汗林场参加义务植树活动。记者 刘继远摄
为了推进沙地再治理,我市决定实施防止二次沙化及国土绿化五年行动,并印发了《防止二次沙化及国土绿化五年行动方案》,规划2021-2025年五年时间,全市完成营造林及种草500万亩,其中:人工造林种草150万亩、飞播造林50万亩、封山育林50万亩,退化林修复200万亩、退化草原修复50万亩。今年是我市全面推进防止二次沙化及国土绿化五年行动的关键之年,全市计划实施林草项目205个,营造林及种草100万亩,建设生态振兴示范村20个、森林村庄50个,改造低产经济林4万亩。
推行义务植树包抓村庄
率先建设50个森林村庄
一人独木难成荫,众人植树方成林。造林绿化是生存工程、民生工程和发展工程,人人都是绿化家园的播撒者、行动者和责任者。4月6日至8日,37家市直部门及企事业单位分三批次开展集体义务植树活动,自觉支持、积极参与植树造林,全市上下形成了爱绿植绿护绿的良好氛围。
我市不断创新义务植树尽责方式,除了集体植树外,今年起,我市将“上山植树”变为“进村植树”,以市级领导挂帅包抓重点村庄、重点地块,市直部门包抓村庄义务植树的形式,率先在榆林城区周边建设特色鲜明、美丽宜居的森林村庄50个,重点推动村庄森林化、农田网格化、道路林荫化、宅旁林果化、庭院园林化,形成义务植树部门包抓创新经验和模式,向全市推广实行,全面加快乡村自然生态保护,持续增加绿化总量,不断提高生态系统质量,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我们在榆林中心城区周边选择了50个村庄,每个村庄由1名市级领导包抓,1-2个市级部门或单位对接,组织本部门干部职工到所包抓的村子进行义务植树,对村庄进行绿化,总共有54个市级部门和单位参与了此项活动。”榆林市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王立荣介绍道。
动员社会资本参与
规划33.2万亩生态保护修复项目
“在完成2021年‘塞上森林城’提质增效行动既定任务的基础上,今年我们将再加力度,再添措施,全面完成2022年造林绿化任务。作为国有大型煤炭企业,我们应责无旁贷为‘大美榆林’增绿添彩,为新时代榆林生态文明建设贡献新的更大力量。”陕西陕煤曹家滩矿业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雷亚军说。
企业自觉担起绿色发展责任,积极投身参与生态保护修复工作,既塑造了企业的良好形象,又形成了强有力的示范效应和社会效应。“今年,我市以社会资本自主投资模式为主,社会资本单独或以联合体、产业联盟等形式出资实施‘塞上森林城’提质增效行动生态保护修复项目。目前,已经有40多个企业主动投资实施项目建设,33万亩任务基本上已经全部认领。”王立荣告诉记者。
据悉,为了动员社会力量参与造林绿化工作,我市印发了《关于推进社会资本参与2022年“塞上森林城”提质增效行动生态保护修复项目的意见》,在中心城区周围规划33.2万亩“塞上森林城”提质增效行动生态保护修复项目,其中榆阳区30.1万亩,涉及巴拉素镇、芹河镇、小纪汗镇、马合镇、岔河则乡、孟家湾乡、牛家梁镇、青云镇、小纪汗林场等8个乡镇1个国有林场;横山区3.1万亩,涉及波罗镇、白界镇等2个乡镇,设计了46个生态保护修复项目实施单元。在确保耕地不减少,永久基本农田不占用的前提下,重点对区域内裸露土地进行绿化,对低效林地进行抚育提升,对主城区周边老化退化林地、退化草地进行改造提升,对沙蒿逐步进行更替。
推广高西沟生态治理样板
每年打造20个生态振兴示范村
米脂县高西沟村是黄土高原生态治理的一个样板,走出了一条生态和经济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路。2022年起,我市推广米脂高西沟生态综合治理样板,计划每年打造20个生态振兴示范村,每村投资1000万元。到2025年,全市将建成80个特色鲜明、美丽宜居的森林乡村。
今年,首批打造的20个生态振兴示范村涉及榆林所有县市区,其中北部风沙草滩区10个,南部黄土丘陵沟壑区10个。生态振兴示范村建设将重点加强乡村原有林草植被、自然景观、小微湿地等自然生境保护,全面保护乡村自然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和完整性,对古树名木、珍贵树种等进行挂牌保护。科学开展乡村绿化美化,坚持以水定绿、适地适树,因地制宜推进乡村绿道建设,构建布局合理、配套完善、景观多样的乡村绿色廊道。开展乡村裸露山体等地块的绿化美化,重点对边角地、空闲地、撂荒地、拆违地等进行绿化,见缝插绿,有条件的开展立体绿化,乔、灌、草多层次绿化,提升庭院绿化水平。同时将乡村绿化美化与林草产业发展相结合,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带动乡村林草产业振兴,实现林草产业富民,走出一条生态和经济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路。
“进入4月份以来,全市造林绿化工作已经全面展开,榆林大地到处都是植树造林的场面。下一步,我们将认真做好技术服务,严把质量,加强督导,全力推进防止二次沙化及国土绿化工作,持续推动榆林由‘浅绿’向‘深绿’挺进。”王立荣说。
编辑:融媒体
忒色 龙湖西安香醍天街,致力于打造满足顾客购物、休闲、社交及娱乐等需求的品质生活空间,为亲子家庭成长之路提供美好的品质生活陪伴,而以其卓越的产品质量和创新精神闻名全球的知名玩具厂商多美卡,也始终坚持以玩具激发孩子们的内心热爱,鼓励孩子们勇敢追梦 2025-07-31
忒色 ◆早餐 2025-07-30
忒色 “院子收拾干净后,特别受前来研学的团队和避暑游客欢迎,房间早早就被预订完了 2025-07-29
忒色 本报记者 刘枫摄本报讯 (记者 刘枫 王姿颐)7月27日,在第十一届中国—东盟青年精英交流节青年和平对话会上,由西安外事鼓乐团13名艺术家演奏的唐代宫廷乐舞《七德乐》,赢得现场中外嘉宾的阵阵掌声 2025-07-28
忒色 这是西安铁路局开行的首趟红色照金旅游专列,旨在通过“全民健身+红色教育”的创新形式,让游客在旅途中触摸革命历史,感悟革命精神 2025-07-28
忒色 本报记者 李旭佳文/图毛茸茸的圆耳、微龇的小尖牙……近几个月,中国潮玩泡泡玛特旗下IP——Labubu在全球掀起热潮!从“00后”王莎莎对收藏超50件Labubu玩偶的热爱,到二手市场限量款溢价超200%的疯狂 2025-07-23
忒色 2025-07-21
忒色 7月15日,“2025著名媒体+网红大V恩施行·走进地心谷”活动的探访团成员作为蝶舞清江·恩施地心谷景区全新科技游览项目的首批体验者,在产品全球首发式结束后,搭乘悬崖列车与“探险方舟”,贴壁“飞行”,探秘地心,解锁“地心引力”新体验 2025-07-16
忒色 活动期间,游客可在爱菊健康文化体验园内观光游玩葫芦种植区、丝路好物区、非遗体验区、趣味游戏区四大主题区域 2025-07-11
忒色 宝鸡市文物普查队发现博山盖绿釉陶奁博山盖绿釉陶奁(资料照片) 2025-07-01
忒色 选手返程行囊满载特产,化身移动的“麟游名片”,推动农特产品依托赛事走向全国 2025-06-30
忒色 6月25日至27日,由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渭南市文化和旅游局承办的陕西省濒危剧种展演在渭南大剧院上演。 2025-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