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谷县府谷镇:统筹城乡综合发展 镇村呈现崭新面貌

时间:2021-11-21 19:17:19  来源:西安新闻网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府谷县府谷镇:统筹城乡综合发展 镇村呈现崭新面貌

据了解,去年,该村蔬菜大棚种植的收益只有15万元。在府谷镇石庙墕村的希望养殖厂里,刚出生10天的猪仔正在主人王侯平的精心照料下健康成长。据悉,该村今年共投资700余万元对村里的村容村貌、基础设施进行了全面的改造和完善


近年来,府谷县府谷镇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狠抓传统工业产业升级改造,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大力改善人居环境,积极发展培育绿色生态产业链,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培育壮大特色产业 提升富民增收动能

初冬时节,田间地头庄稼已经收割完毕,大地早已是光秃秃的了,府谷县府谷镇高梁村经济合作社蔬果大棚内,却是另一番景象:一串串豆角正散发出幽幽甜香,煞是诱人;村民们有的忙着采摘豆角,有的在大棚外将豆角分装到蔬菜袋里,准备发往蔬菜批发市场。

据了解,去年,该村蔬菜大棚种植的收益只有15万元。今年,村领导班子总结失败经验,改变种植模式、扩大种植规模,收益是去年的三倍。

该村党支部书记张飞在采访时谈到:“今年第一茬种植香瓜和西瓜早在4月份就完成销售,可实现收入20余万元。第二茬种植的豆角,也可收入20余万元。今年种植蔬菜大棚共实现收入近50万元,仅种植蔬菜大棚一项,每户可增加收入2000多元。”

开拓思路应对挑战 困境中寻求新机遇

在府谷镇石庙墕村的希望养殖厂里,刚出生10天的猪仔正在主人王侯平的精心照料下健康成长。

据悉,该养殖场目前存栏猪1500多头,今年已经出栏3000余头。受猪肉市场价格下跌和饲料成本上涨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今年养猪场一直亏损。拥有20年养猪经验的王侯平并没有因亏损缩小养殖规模,他认为低迷的市场也在孕育着更大的商机,只要能够抓住市场需求的这个点,那市场永远不会离开你,价格下跌固然让养殖户承受着亏损与压力,但是同时也在孕育着新的机会。

为更好适应市场,王侯平对猪的品种、养猪设备进行了改良和更新,同时对饲养管理方法和饲养模式也进行了新的规划,以便能紧跟市场需求的节奏,以期等待时机,获得较好的收益。

另外,该养殖场新建农场,种植玉米、高粱等农作物来补充养猪的饲料。同时新建一座大型沼气池,利用沼气池集中处理养殖粪尿等污染物,将生产的沼气用于养殖场供热、供电,生产沼气产生的沼渣、沼液沤制出大量有机肥料,提供给农场种植使用。逐步形成养殖、种植互相促进、互相利用的良性循环发展模式,降低了养殖成本,增加了抵抗风险的能力。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擦亮乡村振兴底色

随着经济的发展,村民的精神文化需求日益提升,文化广场成为新农村建设中最活跃的休闲娱乐场所。在西山寨村中村广场的施工现场,几名工人正在给仿古窑洞封顶,再过几天就竣工了。

据悉,该村今年共投资700余万元对村里的村容村貌、基础设施进行了全面的改造和完善。前些年好多村民搬到县城居住,现在村里基础设施日益完善,环境变美了,好多村民又返回村里居住,广场上、道路旁随处可见锻炼遛弯的村民。

西山寨村人居环境的改善不只是个例。今年以来,府谷镇投资592万元分别完成村西山村、温李河村、新府村的绿化、美化、亮化、硬化。全面推进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实施集体经济“清零”行动,成立村集体经济联合社26个,村集体经济合作社34个。争取专项资金1917万元,平整高梁、高石崖、高家音则等村土地1500余亩;投资25.8万元完成高梁村果树种植项目;投资20万元建成高梁村蔬菜分解大棚;投资18万元建成贵峁村小杂粮加工厂;投资375万元正在实施三和村湖羊养殖及双膜拱棚建设项目;投资230万元正在实施柳林碛村黑山温室育苗大棚;投资134万元正在实施河塔村东山肉牛养殖项目。

同时,积极推广种植经济林、中药材、有机糜谷等经济作物2000余亩;大力推行农田托管、土地流转等模式,稳定粮食种植面积;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做好与乡村振兴的规划衔接、政策衔接、工作衔接、项目衔接、机制衔接。累计销售农特产品172.6万元,“双百”帮扶单位达成帮扶意向资金179万元,帮扶企业达成帮扶意向资金400万元。(通讯员 王永新)

编辑:融媒体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 了解陕西大事 关注陕西头条

网站简介 网站团队 本网动态 友情链接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工作邮箱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新闻宣传自律管理承诺书

Copyright ©2006-2022 西部网(陕西新闻网) WWW.CNWES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法律顾问:陕西洪振律师事务所主任 王洪
陕ICP备0701214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1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706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