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一个人撑起一所学校——记陕西省第六届道德模范杨增叶
一间教室,一个学生,一个年级的课。
9月25日上午8时整,榆林市横山区响水镇高圪垯村小学,55岁的杨增叶准时走进教室。全校唯一一间能上课的教室里,5张桌子分成3列,13岁的胡丽娜“独享”着这一切。
杨增叶是校长,五年级的胡丽娜是学校唯一的学生。
25年来,哪怕只剩一个学生,杨增叶也始终坚守着她的三尺讲台。她说:“只要我还在,村里孩子们就有学上。”
时间回到1996年,在家务农的杨增叶生了一场大病,无法再从事重体力劳动。正好学校急需老师,就这样,她成了一名民办教师。从那时起,杨增叶的命运就和村里的孩子们紧紧连在了一起。
高圪垯村位于横山区南部山区,离最近的乡镇也有10多公里。
沟深,路远,人穷。为了能过上好日子,村里的年轻人纷纷选择外出打工。这个户籍人口860人的村子,如今只剩下200多人,而且大多数都是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去年还有9个孩子,今年升学加转学,只剩下胡丽娜了。”杨增叶说。
杨增叶从教的25年,是学生流失与老师坚守的25年。
杨增叶走上讲台的那一年,高圪垯村小学有6个年级150多名学生。2005年,地方进行撤点并校,高圪垯村小学只保留三年级以下的学生,有条件的村民把孩子转到了乡镇或者县城,学校老师也分流到了其他学校。新学期一开学,全校只剩下低年级的40人,而老师只剩下杨增叶一个,原本开课的7间教室也只剩下2间。
“半年我都没敢进那几间教室,每回路过都难过。就像庄户人家说的‘有犁地的,却没有了点豆豆的!’”杨增叶告诉记者,那段时间她无比失落,一度想结束教师生涯。但一想起那些无奈留守的孩子,第二天她还是走进了教室,继续前一天的课程。
村里一位老人告诉记者:“这个老师当得不容易,又当老师又当妈。村里几个没妈的娃娃,梳洗打扮都得靠杨老师帮忙。”
事实上那个时候,校长是她,教师是她,厨师也是她。杨增叶凭一己之力撑起了整个高圪垯村小学。
由于长时间站立和繁重的农活,杨增叶患上了腰椎间盘突出症,久站久坐就会腰腿疼痛,她说:“最严重的时候,躺在床上一步都挪不动。”
2007年春天,杨增叶步行去10多公里外的镇上送资料,不慎跌倒摔断了胳膊。为了不耽误孩子们学习,第二天她打着绷带又回到教室。“那时候吊着胳膊上课,放学还要下地干活,真是觉得自己挺不过去了,每天晚上都躲在被窝里悄悄地哭。”杨增叶说。
杨增叶也想过放弃,但每次快开学,家长们就会上门来问她什么时候开学。“如果我不教,这些孩子该怎么办?”杨增叶独自坚守,她说这是责任也是不舍。
如今,深受母亲影响,在煤矿工作的大儿子每月4天假期,只要回家,就“承包”孩子们的英语课。
9月25日临近晌午,下课的杨增叶走出教室活动了一下筋骨,宁静的陕北乡村传来阵阵鸡鸣。
编辑:融媒体
忒色 一杯咖啡一份地图,票根经济赋能文旅融合11月3日,由曲江新区文化旅游局和肯悦咖啡联合举办的“金色曲江·银杏咖啡节”活动正式开启,西北首家独立肯悦咖啡店暨陕西肯悦咖啡30家门店也盛大启幕 2025-11-04
忒色 省林业局自然保护地与野生动植物保护处处长赵侠呼吁,各类参与鸟类保护的个人和社会团体应严格遵守野生动物保护法、自然保护区条例等法律法规,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进入保护区核心区等未开放区域 2025-11-04
忒色 本届宝鸡马拉松在组织运营上实现突破,将起跑阶段前5公里赛道由半幅改为全幅设计,有效疏导参赛人流,从源头化解了大型路跑赛事常见的出发拥堵问题 2025-10-31
忒色 2025-10-27
忒色 2025-10-27
忒色 2025-10-26
忒色 2025-10-26
忒色 昔日煤城,今朝蝶变。融入西安“半小时圈”,铜川机遇扑面而来!铝基新材料、半导体、汽车装备…链式集群,打造转型高地。 2025-10-26
忒色 60多年来,歌曲《唱支山歌给党听》承载着人们对新生活的歌颂,深沉的爱国爱党之情,唱遍大江南北,温暖几代人的记忆。 2025-10-26
忒色 千年窑火淬炼北方青瓷之都,冰裂纹中凝固盛唐气韵。药王山上铭刻大医精诚,薛家寨峭壁生长英雄信仰。 2025-10-26
忒色 白鹭在漆水河振翅朱鹮于沮河畔起舞,华北豹的足迹隐入苍茫山林……从工业记忆到山水画卷,铜川大地,正书写着动人的生态篇章 2025-10-26
忒色 “收藏170余万件文物”的陕西历史博物馆 带着3件国宝登上花呗皮肤 10月24日,陕西历史博物馆携3件国宝——镶金兽首玛瑙杯、鸳鸯莲瓣纹金碗、开元通宝金钱登上花呗文物皮肤,可在手机上免费获取 2025-10-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