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农耕地,领跑新未来。4月13日,备受瞩目的陕西农信·2025杨凌农科城马拉松赛鸣枪起跑,来自全国各地的2万名选手逐梦赛场。一场马拉松不仅是跑者的挑战,也是城市文明的展示,这场速度与激情的盛会背后离不开一群温暖的守护者。
中医药跑进马拉松 “绝活”让跑者赞“厉害”
4月的杨凌,春风拂过渭水,晨光刚刚爬上秦岭北麓的轮廓,这座农科城已早早苏醒。
清晨6时,陕西医科大学的志愿者们在杨凌马拉松赛事起终点,搬起了医疗物资——酒精、针灸针、瑜伽垫等医疗服务器材。再过两个小时,2025年杨凌农科城马拉松将鸣枪开跑,550多名医疗志愿队,将成为2万名跑友的“隐形守护者”。“医学专业的学生必须严谨到骨子里。”陕西中医药大学负责人张峰在赛前反复强调。
作为连续七年护航赛事的中医专业院校,陕西中医药大学今年升级推出 “全流程拉伸服务”,由针灸推拿学,康复治疗学,中医康复学等专业学生组成的志愿者团队,经过系统化培训后,将在赛后为选手提供推拿放松肌肉、按摩缓解疲劳、艾灸温经通络等 “定制版” 中医理疗服务。7:30时,发令枪响。当第一梯队的杨马跑者冲出起点时,医疗志愿者们的“马拉松”也悄然开始。
伴随着最后一批跑者陆续冲线。医疗馆内,陕西中医药大学的志愿者们开始了中医按摩推拿服务。陕西中医药大学袁博一边熟练地施力按摩,一边耐心地询问选手的感受。
“力度怎么样?如果感觉不舒服您随时跟我说。”
“他们非常专业,按完之后舒服多了,这杨马的服务真是太贴心了!你们太专业了!”来自商洛的全马选手忍不住为他们贴心专业的服务点赞。
据了解,为确保本届赛事安全有序进行,杨马医疗保障部组建了一支由 898 人构成的专业医疗急救保障团队,赛道沿线,240名医务人员、590 名医疗志愿者全力守护每一位参与者的生命健康。本届赛事赛马全程共设置24个救护点、4个救护站、5个流动救护组及1个酒店保障点、投入了 62辆保障车辆。同时,赛道全程配备48台AED,24台除颤仪,确保一旦有伤病员出现,获得进一步治疗。
“我们今年还在赛道投入了自行车AED,每个人负责6公里左右路段,自行车在赛道相对安全,也能第一时间让医护工作者投入抢救。”杨凌示范区医院普外科医生刘琪说道。46名医疗跑者上赛道 成为全程“移动救护站”
在杨马赛道上,还有一群“能跑、更能医”的特殊选手——医疗跑者。他们作为马拉松赛道上不可或缺的“移动救护站”,不仅要以稳定的配速完成比赛,更时刻关注赛道上的跑者状态,第一时间为需要帮助的选手提供急救援助。
来自陕西省人民医院重症护士的张晶,是此次杨马半马245-300赛段的急救跑者,今年是她第四次参加杨马,有非常专业的急救经验。“我们不以追求成绩为目的,主要是留意身边的跑友,随时准备为他们提供紧急医疗救助”她说道。
参加过美国心脏协会AHA急救证书培训的杜娜,已经陆陆续续参加过上百场马拉松赛事,这次作为全马445-500赛段的急救跑者,她告诉我们,医疗跑者最核心的作用,就是抓住赛道上突发情况的“黄金四分钟”,给跑者提供第一时间的“安全感”。
赛事的顺利举办,离不开全方位的保障体系。本届马拉松赛共投入安保力量2500余名。全体安保人员坚守岗位,分布在赛道沿线、重要路口以及人员密集区域,全力维护赛事秩序,保障选手和观众的安全。
4342余名“蓝精灵” 用爱传递奔跑的力量
与跑者们共同相约的,还有今年杨马4342余名“杨马蓝精灵”青年志愿者。其中高校青年志愿者4042名,社会志愿者300名。赛前,从马拉松专业知识、急救处理技能,到礼仪接待规范,每一项内容都学得认真扎实,在赛场上提供暖心的服务。
在沿路补给站,志愿者们迅速且精准地为选手们递上运动饮料、矿泉水、水果和能量胶等补给品,有的志愿者还贴心提醒跑者:“喝点水,补充下水分,跑起来更有力气。”
“为了能让选手快速拿取补给又不造成拥堵,他们反复练习递物的动作,力求做到高效又贴心。”杨陵区团委书记袁博说道。
在完赛物资发放区,志愿者们用热情的掌声欢迎每一位来领取物资的选手,大家直呼志愿者们情绪值拉满了。
“杨马志愿者太热情了,一路上有他们的加油和帮助,还有根本拿不完的杨凌特色物资,有机蔬菜,我太开心了。”全马的选手杨佳激动地说。
杨马志愿者们的细心服务,与赛事安保人员的坚守、医疗团队的付出相互交织,共同绘就了杨凌马拉松温暖人心的画卷。这场赛事,不仅展现了跑者们挑战自我、超越极限的体育精神,更彰显了杨凌这座城市的温度与担当。杨凌以细致入微的筹备、全方位的保障,让每一位参与者都留下了深刻而美好的记忆,也让杨凌马拉松成为体育赛事与城市精神完美融合的典范。
编辑:朱茜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