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美则鱼肥,土沃则稻香,环境优则发展强。
在革命圣地延安的税务系统,一场刀刃向内的自我革新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近期,随着延长、延川等5个县区办税服务厅完成转型升级,“前中后”三区协同的智慧服务新模式逐渐成型,为区域发展“软环境”注入了税务新动能。
近日,延川县个体工商户刘志军在延川县税务局工作人员的帮助下,学会了在线上独立办理业务。“以后大多数业务都不用到大厅来,在家动动手指就行。”刘志军高兴地说。
延川县作为已完成转型的5个县区之一,合理配置现有资源,在税务服务升级方面已走在前列。
在延川县税务局办税服务厅,实体窗口前办理业务者寥寥无几,自助办理区却人流不断。“以前一个工作人员服务一个纳税人,现在一个工作人员可以同时辅助多个纳税人完成业务办理。”延川县税务局工作人员介绍,改造升级后到线下办税的人少了很多,即使来了线下,大都是在自助电脑系统上完成,只有少数才需要去实体窗口。
据了解,已完成转型升级的县区税务局均将原有的实体窗口大幅缩减,释放出来的人力增加为流动导税员,引导、辅助纳税人线上办税。此外,可以在线上办理的业务增加到了96%,让随时随地办税成为现实。
让群众少跑腿,让数据多跑腿。这场用云端“加法”换来的窗口“减法”,一加一减之间是服务与效能的双提升,正在惠及更多的群众与企业。
“现在到了办税大厅,就像回家了一样。”这是纳税人对延长县税务局的由衷评价。
办税服务厅职能转型之后的延长县税务局,通过整合前台、充实中台、夯实后台,让前中后台全链条更加清晰明了。前台是导办预检区、简事快办区和自助办税区,中台是“云”办理区(征纳互动服务区),后台是审批处理与统计分析区。前来办理业务的纳税人,大都可以在前台的简事快办或自助办理区域解决问题,需要到窗口办理的业务只有少数。
目前,虽然完成改造的县区均对前中后台做了区分,但是为了更好地服务群众,办税服务厅也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比如,每年9月份至12月份,是果农前来纳税的高峰期,在这种情况下,办税服务厅便会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人员架构和资源配置,保障纳税人正常办税。
除了“加减并重”和“前中后台”之外,延安各县(市、区)因地制宜的税务创新实践可谓“百花齐放”。
黄龙县的“征纳互动会诊室”突破地域限制,通过远程视频实现跨区专家“云会诊”;宜川县的“税费体检报告单”为企业定制“健康档案”,9份“诊断书”化解潜在风险;延长县的“张思德服务队”主动进企入户,把税费服务搬到田间地头;延川县税务人员采用“一站式服务”,随时动态响应纳税人的需求,形成了“线上自主办、线下引导办”的双轨服务格局;甘泉集中部署“征纳互动”服务力量,构建“1部电话+2名固定座席”的“办问一体”服务模式……
据了解,延安市税务局办税服务厅税费服务升级以来,纳税人平均办税时长压缩40%,办税服务厅窗口等待时长同比下降55%,征纳互动业务服务同比提高了148%,各项税费业务的办理效率大大提高,纳税人的获得感幸福感也得到持续提升。
这场以“加减并重”破题、用“功能重构”解题、借“特色创新”答题的改革实践,是今年以来延安全市上下持续深化“三个年”活动的生动缩影。通过问题导向、目标牵引、集中攻坚、靶向用力,深入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用好“三解”机制,加强数字政府建设,着力打造办事更高效的政务环境,让革命老区成为投资兴业的热土。
编辑:朱茜茜